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很久沒有陳天橋的消息了。
自從2013年盛大文學遭遇滑鐵盧,在2014年被競爭對手騰訊收購,他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再次歸來,他的身份已然發生了轉變。
他投入10億在腦科學的研究上,來做腦科學的基礎研究,大腦治療和大腦開發。
這一系列研發的投入,帶著深深的慈善的印記,有人甚至這樣解讀他的一系列行為:"陳天橋成為首富以后,成了神經病,然后賣掉企業投入神經科學研究。
"這樣的解讀,難免不讓人心意難平。
要知道他曾是中國最年輕的首富,白手起家,31歲坐擁資產90億;他曾是最刷屏的輿論人物,只因他靠游戲發家,讓無數青少年沉迷于《傳奇》的世界中;他多年前創造了BAT現在的運營模式,被譽為中國互聯網10年發展總創意師和設計師。
消失多年再度出現,竟然變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神經病”,怎能不讓人唏噓?可世事總有因果。
很多人為他抱憾,將他視作生不逢時的悲劇英雄。
卻從來沒有細細想過,生不逢時的陳天橋,是否真的有問鼎天下的本事。
當命運眷顧,盛大開啟盛大網絡創立于1999年,當時的陳天橋從中華網拿到了300萬美元融資開始創業。
2000年,第一次網絡泡沫席卷了整個中國互聯網。
阿里巴巴稍有起色卻又在互聯網寒冬里搖搖欲墜,馬云含淚裁掉美國一半員工;百度加上李彥宏一共才有7名員工,不僅沒盈利,每天都支出大筆費用;求助無門、親人遠隔重洋的李彥宏在出租公寓里渡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年;騰訊的發展也不順利,因為融不到資,馬化騰險些賣掉OICQ來維持公司生存。
時間很快進入2001年,這一年的主角是盛大和陳天橋。
拿了中華網300萬美金后,花了快一年,卡通網站沒見長進,后續融資更是遙遙無期。
睡不著覺的陳天橋決定從韓國進口網游,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戰略。
當時的騰訊在忙著做社交、阿里在中小企業里搞傳銷、百度嘗試向C端搜索轉型,網易自主研發的《大話西游》,要到這一年年底才推出。
也就是說,盛大準備進入中國其他互聯網公司都沒有涉足的領域。
外人看不懂,中華網更看不懂,說服陳天橋不成,最后決定撤資,只給盛大賬上留了30萬美金。
事后證明,這可能是一筆可以與IDG從騰訊過早套現相“比肩”的遺憾之舉,中華網在中國創投史上嘗到了第一個“10億美金的教訓”。
一部《傳奇》不僅成就了陳天橋,也造就了中國網游產業。
2000年,中國只有350萬臺能上網的個人電腦,而到了2001年年底,這個數字是850萬臺。
差額來自于哪里?網吧。
這一年是中國網吧遍地開花的一年,因為老板們嗅到了巨大的商機:網游。
正是以《傳奇》為代表的網絡游戲的普及,加劇了網吧的蔓延,同時推動了網民數量的爆發。
到2001年年底,QQ注冊用戶將近5000萬,基本都是來自網吧。
2002年 盛大網絡年收入6.8億元人民幣,純利潤達1億。
30萬美元,不到一年換來了一個億的凈利;很快,投資了阿里巴巴的大神孫正義向盛大投資4000萬美元,估值猛漲、陳天橋數錢數到手軟、IPO迫在眉睫……2004年,盛大成功登陸華爾街,成為全球網游概念第一股。
彼時,距離他代理《傳奇》不足3年。
2004年是中國互聯網的超級年,騰訊、TOM、空中網等11家互聯網企業在這一年登陸海外資本市場。
然而,其他10家IPO企業加在一起,影響力也比不上同年上市的另一家企業——盛大。
盛大上市創造了很多紀錄。
它是當時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公司、全球市值最高的游戲公司。
同時,它也締造了中國最年輕的首富——擁有90億資產、年僅31歲的陳天橋。
當競爭來臨,卻忽視產品很多人將盛大游戲的失敗歸因于陳天橋本人的心灰意冷。
誠然,游戲是一項帶有原罪的生意。
媒體曾給這位新首富貼上“電子鴉片”、“不義之財”等標簽,《傳奇》等游戲和今日的《王者榮耀》一般被《人民日報》等媒體戳著脊梁。
“陳天橋”3個字一度就等同于網游,是社會、家長眼中最恨的那個人。
他也不止一次對外提及當年輿論對他的指責和批判,以至于生出轉型之心。
他曾在一篇文章里說:“我每年上交國家利稅有1個億,如果這是在鋼鐵行業或者汽車業,一定會被當成大企業的典范而大加宣傳,而我卻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收旗放簾,不敢對外多說一句話,所以轉型是早就在計劃之中的事情。
”不愛游戲這一產品的陳天橋,在行業競爭興起以后,自然力不從心。
2001年12月,剛從互聯網寒冬里熬過來的網易進軍游戲產業。
在國外幾家網游代理商那里吃了閉門羹后,網易決定不再看他人臉色,自主研發出了《大話西游》系列網游,尤其是《大話西游2》,商業上獲得了巨大成功。
盛大曾是網易成長道路上的主要競爭對手,2005年陳天橋曾推行代理、免費、平臺化等激進戰略,丁磊則針鋒相對,宣布“不代理、不免費、不出口”政策,堅持自研。
2006年網易游戲營收曾短暫超越盛大。
網易的成功映射出了盛大在產品自研上的短板。
在很多玩家心里,盛大運營游戲是抱著“弄一票就走人”的心態,很多好游戲被做死,導致口碑極差。
永恒之塔剛出時有一大批死忠用戶,但外掛泛濫而不作為,最后竟然直接公然售賣歐比斯點數,導致玩家流失。
之后的龍之谷,又存在著收費不合理的情況。
打到其他職業的裝備不能交易,交易要解除綁定,解除綁定要花錢。
一個月光解除綁定就要花幾百元。
還有人舉過一個例子:CF、DNF這種成功產品也遇到過挑戰,但是騰訊應對得十分成功,解決了該解決的問題。
盛大拿到龍之谷之后,本來是個大翻身的機會,但是面對前期眾多的Bug和技術問題……“它就是缺乏騰訊等其他公司的那種專注和耐心。
”知乎用戶Cuddymm Miao說: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迷上傳奇世界,但是“盛大靠游戲起家,卻不好好經營,你隨便去盛大相關游戲的吧,大部分都是罵盛大罵陳天橋的”。
知乎用戶道可道則評論說,盛大游戲“吸金實在是無底線無節操,弄到后來簡直就是有錢你就是大爺,沒錢你就邊兒玩蛋去,站在街上發呆都嫌磕磣!”“非常優秀的一款游戲,被盛大搞成這樣子,真的很佩服!”同時期,金山、九城、網易等幾家強勁對手融資上市,盛大賴以開疆拓土的資本優勢被對手趕上。
盛大的核心競爭力被越來越多的對手效仿,中國網游市場面臨再次洗牌。
在這個時候,不被陳天橋“喜愛”的盛大游戲,早早地就已經被判了死刑。
不善管理,孤單的戰士在群狼環伺的同時,陳天橋在管理上的短板也暴露出來。
他是完全地獨裁者,曾豪言,“我是王者,別人要按照我的規則來做事情”。
他要求公司的網管,每天至少回700封郵件。
機房里有7個攝像頭,直接連到他的辦公室。
這樣過于獨裁的方式,無疑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孤獨的戰士,耗盡精力,孤軍奮戰。
而在互聯網行業里,獨裁得好的領袖通常自己就是業內人士,而陳天橋卻早已對游戲興味索然。
史玉柱從陳天橋公司挖人事件,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是,2004年史玉柱到盛大參觀,陳天橋對史玉柱的來訪做了很周到的安排:參觀、吃飯、切磋業內境況。
不久,陳天橋收到了來自《英雄年代》項目組近乎集體規模的辭職消息——都跳槽到了史玉柱的公司。
消息傳開后,盛大內部中高層很憤怒,他們沖到陳天橋辦公室,要求起訴史玉柱。
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在過去幾十年,戰略布局太過超前的激進者陳天橋,迷失在自己的影視、視頻娛樂王國里,卻又聽不進任何異議。
在他提出做“盛大盒子”時,曾遭到盛大內部的一致反對。
公司高管會議上,陳大年、時任盛大總裁唐駿等人,都跟陳天橋拍起了桌子。
但陳天橋很堅定。
2004年,盛大盒子的思路剛理順,他半夜興奮地給公司各個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打電話,支持者寥寥。
到2004年年底,陳天橋干脆直接下了死命令:“這個事情,現在不是做不做的問題,是誰不做,誰走人的問題”。
他還放下狠話“我賣光盛大的股票也要搞IPTV。
”盲目發展,“盒子”不合時宜硬件不是盛大擅長的領域。
而這個理念又過于超前。
“盛大盒子”是一個生態系統的雛形,就算是讓現今如日中天的蘋果、谷歌,要想占據消費者的客廳并且形成一套生態系統,都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事情。
當時的盛大,顯然不具備足夠的資源整合能力。
更何況對于當時的廣電總局,“盛大盒子”無疑是一個政策的挑戰者。
2005 年 11 月,盛大盒子的落地產品 EZ Station 以 6850 元的價格開始在浙江義烏試點銷售。
這價格即使放在現在,也足以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
加上產品本身存在缺陷以及當時家庭寬帶接入水平有限,EZ Station 最終在義烏這樣一個典型的高端富裕市場一個月才賣了 20 臺。
按照陳天橋的設想,盒子實質是三網(電信網、電視網、互聯網)融合的產品。
通過盒子,用戶可以在電視上玩游戲,看新聞、股票、電影,聽音樂。
內容才是盒子的核心,為此,財大氣粗的陳天橋開始一系的資本運作。
比如:在日本注資網游公司Bothtec,收購美國核心引擎研發公司Zone,在國內收購“邊鋒”,“浩方”以及手機平臺游戲的領先者“數位紅”整合起點中文網成立盛大文學等。
他甚至在2005年春節前后突襲新浪,斥資近20億買入新浪19.5%的股票。
然而, 盛大盒子注定成為試驗品。
內容不完善,挑戰政策,得罪傳統利益既得者,加上受當時互聯網水平制約,2006年,廣電總局一紙文書便讓陳天橋的盒子淡然收場。
有人說“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是瘋子”,而陳天橋是后者。
后來的樂視和小米,才算是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候,把陳天橋的夢想落了地。
但就算沒有政策因素,盛大盒子高昂的價格與糟糕的用戶體驗,也會將它自己送進墳墓。
而如果盛大游戲的“被棄”我們可以理解為“不愛”,那么盛大盒子,則實打實地驗證了陳天橋對于產品的忽視。
主業成“棄子”而在盛大為“盛大盒子”付出10億美金的代價的同時,盛大主營業務游戲,也已經形同“棄子”。
而在它經歷著兩次救場盛大、兩度淪為棄子的同時,它的競爭對手們開始大肆擴張:史玉柱的《征途》已經開始掃蕩;騰訊推出CF、引進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等;網易則引進了魔獸世界,推出了大話西游系列。
雖然2009年9月盛大游戲從盛大網絡中分拆出來,以發行價12.5美元,融資10.4億美元在納斯達克IPO,并創下了當年美國最大的IPO融資規模,及當時中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融資規模之最,但不被重視的“孩子”,終究沒有人在乎它未來能走多遠。
2016年1月14日,盛大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其已不再持有盛大游戲公司的任何股份。
在盛大盒子以失敗告終后,陳天橋將目光投向了網絡文學領域。
但同樣遭遇失敗。
2014年11月,盛大文學被競爭對手騰訊收購,2015年3月16日,盛大文學與騰訊文學整合成立閱文集團。
2017年11月8日,整合了前盛大文學與騰訊文學而成的閱文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市值直逼千億港元。
陳天橋13年前就開始的布局終于在內容創業、IP版權火爆的今天宣告成功了。
遺憾的是收割這一勝利果實的又不是他,而是馬化騰。
而陳天橋,則在消失于人們視野以后,帶著至少60億現金,轉做了投資人。
陳天橋的選擇在2015年胡潤發布的點金圣手富豪榜排中,陳天橋緊跟郭廣昌,以170億名列第二,超過張磊、沈南鵬、梁信軍、吳尚志、閻焱等眾所周知的投資大佬。
事實上,陳天橋的投資布局一直在進行中,而在2011年,盛大資本更是從盛大集團的投資部門獨立出來,從事投資業務。
(2009-2015年盛大投資的主要公司)而從上表可以看出,依托其企業基因,盛大的投資多是在文化傳媒方面,此外,互聯網金融以及移動互聯網也其投資重點,且多以投資A輪項目。
盛大的投資業務也許正如其官方聲明所言:將為全面轉型為全球領先的投資集團的目標而繼續努力。
很多人為陳天橋感到遺憾,笑言他是為前人栽樹的“苦工”。
卻未曾想,他轉做投資人的背后,也許是他基于自身了解以后的選擇。
陳天橋不是神經病,他是理智的。
畢竟做一個投資人,擁有好眼光與好運氣,也許就夠了。
下一篇:90 歲的千億富豪和他奮戰的下半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全球首富就是他:財富首破1000億美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