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10月中旬,褚橙即將上市之前,一場又一場的發布會在褚橙莊園舉行。
對褚橙來說,每一年到了這個時節它才會成為焦點。
而對褚時健來說,只要露面,何時何地他都是焦點。
如今腿腳不靈便的褚時健還經常往果園跑。
他說褚橙的成功不是碰運氣碰來的。
很多人知道褚時健的人生經歷,卻好像并沒有真正讀懂這個故事。
CFP圖2015年的褚橙豐收了,88歲的褚時健顯得特別開心。
10月中旬,褚橙即將上市之前,一場又一場的發布會在褚橙莊園舉行。
對褚橙來說,每一年到了這個時節它才會成為焦點。
而對褚時健來說,只要露面,何時何地他都是焦點。
75歲時,愛“折騰”的褚時健從頭開始,選了需要等待和耐心的農業創業,折騰出褚橙,成了中國最出名的“橙王”。
從紅塔時代的“煙王”到褚橙時代的“橙王”,總有很多人來請教他,要怎么做事業;很多企業家圍著他,問他什么叫企業家精神。
而他的告誡,聽起來卻多少有些“過時”。
“我的(企業)平均勞動力形成的價值要比國家的高,我一直就是那個樣子要求自己的。
所以在做烤煙時要比別人納的稅多,比別人交給國家的好,今天(褚橙)是我們自己的了,也是一樣的要求。
”在這個強調規模遠勝于利潤的互聯網年代,褚時健對于利潤的執拗,對于“創造高于這個國家平均勞動力形成的財富”的標準多少有點另類。
但這也是他被很多人視為“神”一般存在的原因。
實在的果農人人都想從褚時健身上找到從低谷重新爬起的人生哲學,但卻忽視了這位老人做的都是實在事。
4年前,褚橙一炮而紅,褚時健再成為焦點。
鎂光燈下,人們因為“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勵志口號,重新細讀了他的人生。
也因為王石那句經典的引用:“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人人都想從褚時健身上找到從低谷重新爬起的人生哲學,但卻忽視了這位老人做的都是實在事。
十年栽樹,漫山紅土如今已綠樹成蔭,果實累累。
2002年,保外就醫的褚時健選擇和老伴馬靜芬回云南新平縣嘎灑鎮的哀勞山承包山頭,開始種橙。
這一年,他75歲。
褚時健說:“搞這個農業基礎很困難,得一步一步來,開始的四五年果實品質并不好,裝在箱子里爛了很多,有時候味道淡,有時候酸。
”褚橙莊園有四個作業長。
自種橙第一天就跟著褚時健的作業長王學堂回憶:“2009年以前都艱難,品質出現問題,市場推不動,資金成問題,產量一兩千噸都賣不出去。
”中國人不喜歡吃酸,褚橙的特點是味甜稍酸,皮薄易剝。
這個標準是褚時健研究得出的。
“云南冰糖橙是低酸品種。
中國人不喜歡吃酸,美國以前賣新奇士很多,但酸,它的糖酸比是10:1。
褚橙的糖酸比是20-24:1。
”褚時健身體已大不如從前。
因為腰椎的疾患,已沒法走很遠的路,他的云南話也并不好懂,但這并不影響絡繹不絕前來求經驗求分享的企業家、創業者和年輕人。
別人喜歡和他談人生,他說他更喜歡和人談橙子。
面對漫山遍野的橙子樹,他常常未待人提問,就自顧自地講起各種種植數據。
7年前,褚時健從哀勞山深處引來山泉水澆灌果園,呈弱堿性的山泉水水質極好,人畜可以直飲。
他命人在每一排果樹之間修建完整的灌溉設施和排水設施,干旱期間,常年保持土壤持水量在60%-70%。
“農夫山泉說有點甜,就是水有微堿性。
微堿性的水喝了助消化,這三天你會感覺飯量增加,(因為)水質好,消化好。
”褚時健對于灌溉、肥料、修建、采摘有自己的要求。
農戶不能提前摘取果實,否則按個罰款5元。
和一般的農民種植不同,他的要求是科學、量化和標準化,凡事都有應對方案。
他的標準細致到一棵果樹掛果不能超過260個。
年近九旬的褚時健,走路已需要人攙扶。
乘車進果園,下來走十幾步就得回到車上平躺休息。
但他依然對數字、指標如數家珍,毫厘不差。
收果前,他每半個月就要做一次指標評測。
“像糖,很重要,固形物就是糖和酸。
”捧著尚掛在枝頭的褚橙,他解釋;“我們裝新果,最怕的就是裝箱里面到消費者手里壞了,對不起人家。
人家對我們的印象就不好了。
所以要盡量保持果子壞的少,那么固形物要高。
水多了不好,多了不好保存。
”褚時健唯一無法抗衡的就是天災。
今年雨水多,橙子損失了七八百噸,果子掉了一地,他頗心疼,“九月十月兩個月,七八百噸,就是老天爺管著呢”。
老伴馬靜芬說:“雨水多的時候,老頭子一直在念叨,很著急的。
我說‘雨水這種就沒辦法了,只能請半仙來幫幫忙’,老頭子不答話,過兩天又念叨,我就去請(半仙)了,弄一下,老天真的就開眼了。
”今年的收成,褚時健還是滿意的,“產量受點影響,質量不受影響”。
講故事之外社會化營銷把褚時健推到了一個勵志符號的位置上,但他從沒有放棄企業經營者的身份。
他的外孫女婿李亞鑫說:“褚老比很多人都明白,講故事不是經營企業的長久之道。
”十年過去,褚橙已形成自己的種植和管理方法,光、熱、水、蟲害都有標準化的應對方法,但每年褚時健還要研究和調整。
目前褚橙莊園種植面積2400畝,將在整個新平沿江地帶拓展到20000畝。
明年新樹開始陸續掛果,整體產量預計會從1萬噸提升到6萬-7萬噸。
10月中旬,電商在褚橙莊園為褚時健開了一場“匠心”發布會。
褚時健感慨:“我覺得這個說得深刻了,(褚橙)真真正正是匠心筑造出來的,堆積起來的,我不是碰運氣碰來的。
”十年磨一劍,十年種一橙。
目前,全國柑橘畝產量不到一噸,褚橙能達到5噸,一般柑橘樹產果期只有三四年壽命,褚橙可以到三四十年。
這一點,褚時健重復提到。
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摘帽“右派”褚時健被派到嘎灑糖廠做副廠長。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做了兩件事,一是將榨糖后的甘蔗渣蒸發水分后替代木柴,降低燃料成本;二是跑到鄰縣白糖廠買下對方廢棄的生產設備,把技術指數較高的白糖生產技術嫁接到紅糖生產上,提高紅糖質量。
一年后,這家年虧損20萬元的榨糖廠扭虧為盈,掙了8萬元的利潤,在那個年代幾乎是個經濟奇跡。
降低榨糖單位成本,提高褚橙畝產量,異曲同工。
社會化營銷把褚時健推到了一個勵志符號的位置上,但他從沒有放棄企業經營者的身份。
他的外孫女婿李亞鑫說:“褚老比很多人都明白,講故事不是經營企業的長久之道。
”在哀牢山上,褚橙種植區實行封閉化管理,閑人不得入內。
漫山遍野的果林中,零星分布著數間紅色小瓦房,偶爾傳來雞鳴和犬吠,那是農戶的歇腳處。
十年前,哀勞山上的農戶種甘蔗,算上成本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錢。
今天種褚橙,農戶代管理的模式,一戶人家兩個勞動力不帶成本平均可拿到8萬-9萬元,種得好的超過10萬元。
褚時健貸款新建的選果廠,可以對農戶生產的產品進行標號,機器根據果子重量、大小、顏色分級,封箱后出產,全國首創。
果子按不同的等級付費,農戶間收入就有差距,有的五六萬元,有的十幾萬元,促進農戶鉆研。
這是研制褚橙之外,褚時健最高興的一件事。
“我們現在不止是種了市場上最成功的一個品牌,還把(解決)農村的貧困走出一條路來,這個是最關鍵最成功的。
共同分享是我們的初衷,希望大家都好起來,現在已經看到一點曙光了。
”最年長創業者以前是企業家,現在也有很多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年輕人上山去找他,一等就是幾天,為的就是和“國內年紀最大的創業者”見上一面。
十多年前褚時健開始種橙時,創業還不是一個流行詞。
十年后收成,褚橙也變成正能量符號。
以前是企業家,現在也有很多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年輕人上山去找他,一等就是幾天,為的就是和“國內年紀最大的創業者”見上一面。
有一次,有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在莊園門口等了三天三夜。
褚時健讓老伴出去看看。
年輕人說:“我要問問他是怎么富起來的,能不能教我怎么富起來?”又一次,一個年輕人從福建來找他,說大學畢業六七年卻沒有做成一件事情,“我告訴他我種個果樹也十多年了,你才六七年,急什么。
”75歲創業,選了慢熱的農業,花了好幾年才看到掛果,又花了好幾年才研發出好的味道。
很多人讀了褚時健的人生經歷,又好像沒有讀懂這個故事。
“那個時候我不敢要求快,在某種程度上也希望它符合規律但快一點好,但那個小樹隔兩個星期再來看,還是那么粗一點。
心里面是有點著急,我說還是想辦法看怎么把肥料、把水、把一些病蟲害處理好,然后還是要一步一步來,基礎要打好,拔苗助長這個道理我是明白的。
”熬過等待,褚時健想告訴年輕人的是“不要跟別人比”。
“現在我們這個社會風氣是有點麻煩了,他們要求富,而且要富得更快,世界上沒有這樣簡單的事。
通過自己奮斗和積累,這點是好的,但是現在比較浮躁。
年輕人人生歷程還很長,要20年見成功。
”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正在來臨。
哀牢山上的褚時健也感受到了。
他說,贊成全民創業,動手的人多,成功的人也在其中,如果大家都等著社會有了效益來共享,都等著國家來救濟,不可能。
“國家那么大,貧窮的人那么多,要靠自己去奮斗,所以要全民創業。
全民創業即使成功的機會是千分之一,十億人加起來成功的機率也比較大了,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創業精神的話,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了。
”時下創業的年輕人最缺的品質是什么?“國家的利益、社會的利益第一,然后再來安排個人的利益。
”褚時健這樣說。
放還是不放說自己“暫時不放手”的褚時健,有時候也放,年輕人嘗試的新鮮事情,他不懂,但也不干涉。
如今褚橙的管理團隊同樣以80后為主力。
褚時健說,現在褚橙有四塊基地,褚橙莊園這一塊自己打理,孫女、外孫女和外孫女婿各管一塊,兒子褚一斌也管一塊,他這邊等于養著一只“老母雞”,每年剩余的錢都給年輕人,支持他們去搞自己的業務。
走過大半生,他說“希望(他們)不要再跟著我吃原來的虧”。
每逢分枝掛果,褚時健還是要去果園,腿腳不靈便就坐著,讓別人把果子剝開給他看。
他也用智能手機,但那些功能基本不用:“我只打電話,有時間就靜靜休息。
起來就和種植管理的人聯系,問他們有什么問題,有問題了我第二天就要親自來看。
”在褚時健的定位里,褚橙目前還是要走“家族”企業路線。
88歲的他暫時沒有打算放手,“目前沒有這個打算退出管理,我想我還有一點精神”。
“休息多了還不好,可以幫他們做事,在我吃過虧的地方教給他們,不要再跟著我吃原來的虧,這一點我還可以起點作用,但讓我干苦差事的話我干不動了。
”“擅總結、愛總結”,幾乎是褚時健身邊所有人對他的評價,也是他的管理特色之一。
盡管不干苦差事,但褚時健會幫著身邊的人分析事情,找原因,然后改正。
他的觀點是“失敗的人能夠把失敗的基本原因找出來,別人犯的錯誤他能看得見,自己犯的錯誤自己能明白,下一步就不會繼續犯錯,這樣就能接受教訓了。
”他還會抽空看些經濟方面的書籍。
最近正在看陳九霖(企業家,曾執掌中國航油)送的書,要看看“那個書里面的人是怎么‘倒霉’的,總結下經驗”。
說自己“暫時不放手”的褚時健,有時候也放,年輕人嘗試的新鮮事情,他不懂,但也不干涉。
褚橙最開始叫冰糖橙,后來注冊了商標,只在云南地區走紅。
2012年經過電商的“勵志橙”營銷,一舉成名天下知。
褚橙的傳奇營銷,以及那句著名的廣告詞,其實是褚時健的外孫女婿李亞鑫參與打造的:“當時我們想,一個商品賦予它生命和故事,那它不純粹是街邊的地攤貨。
如果故事里還有精神內容,包括了褚老跌宕起伏的故事,這個東西就很有可能會成功。
”拿人生故事來打品牌,“他沒贊成但也不會否認,不了解就不表態,但覺得總比賣不出去好。
等到2012、2013年看到實際效果了,點頭認可。
”李亞鑫說。
李亞鑫2008年和太太任書逸(褚時健外孫女)從加拿大回國,幫褚時健夫婦經營褚橙。
銷售最難時,李亞鑫做了兩件事:一是跳開水果批發商,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將褚橙送到水果零售終端來銷售。
這樣一是可以保證質量,二是可按統一價格銷售,同時能以最快方式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里。
到了2012年,褚橙的銷售已不是問題。
之后,李亞鑫認為和互聯網合作是趨勢,對產品品牌有提升,于是與電商平臺合作,讓褚橙從一個云南品牌走向北上廣和全國。
其實李亞鑫和任書逸讀的專業都是金融,和銷售沒有半點關系,又早早出了國,并不了解國內市場。
一回來就接手褚橙銷售,褚時健倒是很想得開。
“褚老基本上是過問一下多少利潤和成本,不會干預太多,會放手。
”李亞鑫說,“就像他說的,年輕人每做一件事都要總結。
他每天都在給我總結,中國人的誠信要向外國的人學習,和水果經銷商間答應貨量無論再困難也給足,但不能賣假貨。
”褚橙的經營是家族企業,也面臨傳承的問題。
“很多規范,家族企業是不接受的,但處理好了,也可以把事情干好了。
”褚時健回應。
如今褚時健的人生仿佛重回紅塔山時代最風光的歲月,前來求教的人常年不絕。
他依然閑不住,在園子里琢磨他的新品,沃柑,還有檸檬。
“我88歲了,還有一點點精神,把品質搞上去,但我和他們說產品不過硬,隨時會垮臺,要永遠關注產品質量,只能比現在好不能比現在差。
將來哪個經營管理得好,就歸哪個管!”
下一篇:李想:愛創業>愛車 我為什么要不斷創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徐小平:創業為什么一定要奔著成功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