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國慶檔以來,《羞羞的鐵拳》以17.5億元的累計綜合票房,超越《港囧》成為中國影史2D電影票房冠軍。
話劇改編成電影的商業模式又一次成功復制,不僅給開心麻花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也讓開心麻花唯一的個人財務投資者——榮正投資董事長鄭培敏又一次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2015年,在投資長城影視6年獲得40倍回報退出后,鄭培敏成立了自己的文化產業基金。
在2年多時間里僅投資18個文娛項目,但平均單個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在50%以上。
雖然一直聚焦于文化產業,但鄭培敏說,他已經有近兩年沒有買過影視行業的公司,估值普遍太高,現在最佳的投資領域是體育產業。
榮正投資董事長鄭培敏一、像追女生一樣追到開心麻花2012年,我決定聚焦投資——只投文化行業。
為什么是文化行業?這里面有很多偶然性和必然性。
首先在盲目探索的投資階段,我們偶爾投中了長城影視,它的業績增長非常好。
我突然間意識到,改革開放30多年之后物質生活領域暴利機會已經沒有了,而精神生活領域還有大機會;其次,我當時是東方明珠、博瑞傳播的獨立董事,能夠了解到文化類上市公司的運作方式以及中宣部對文化企業的監管要求。
必然性是我自己的知識范圍:經管學院畢業,不懂科學、不了解技術,完全不具備去辨別高科技項目真偽的能力。
而文娛就是吃喝玩樂,看得見也摸得著的。
那時,別人還會給我介紹環保、醫藥的項目,我都不看,堅決拒絕誘惑。
系統性地開始找文化企業后,長城影視董事長給了我不少意見。
他的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任何影視劇就是講故事,所以要去找能夠系統性的、低成本的講故事企業。
”順著這個思路,我發現當時有兩個選擇。
一是網絡文學,二是話劇。
前者的要價太高,后者的成本卻很低,一般小成本的話劇制作才100萬左右,這對我們搞金融的人來說其實很少。
既然決定要投話劇,必然是要投中國最好的企業,我分析了北京和上海所有話劇演出票房排名后,發現在前10位中,有6家來自開心麻花。
這么牛逼的一個公司,當時市場上卻沒人看得到。
可能在投資上,大家都習慣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發現了開心麻花后,我們就通過114、百度等各種方式查它的資料,不斷騷擾他,跟賣保險的一樣,過程很費勁,結果找到之后人家根本不理我們,還以為我們是騙子。
最后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進行接觸溝通,跟追求女生一樣追求到了開心麻花。
剛接觸的時候,開心麻花是不敢做電影的。
因為一個話劇就一兩百萬投資,輸了就輸了。
電影最便宜的是夏洛特煩惱,加上宣發共4000萬;這次羞羞的鐵拳大概7000多萬;驢得水大概2000多萬,加上宣發大概3000多萬。
當時開心麻花的凈利潤大概就幾百萬,要投兩三千萬做電影,嚇都嚇死。
但作為風投,我們支持開心麻花做電影,不僅給錢,也給理念和信心。
可以說,開心麻花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風投的介入。
我從來不把開心麻花當成一個話劇公司,“話劇第一股”是對開心麻花的低估2015年10月份的時候,我就說了開心麻花是一個未來可以比肩華誼兄弟和光線的兩三百億市值的公司。
為什么呢?因為它22部原創話劇,至少15到20部是可以轉化為電影的,每一部蘊含的利潤至少是一個億。
開心麻花每一部話劇轉化電影的時候都有幾個特征:第一全是2D的,所以技術上都是低成本,不會出現過億投資量的電影;第二,它都是劇本取勝,開心麻花的品牌取勝,它不需要明星演;第三,可持續,無論是徐崢的囧系列還是吳京的戰狼系列,他們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不可持續。
但開心麻花有那么多話劇,他的商業模式是可復制的。
開心麻花的22部原創話劇有接近20部可以轉化為電影,每一部蘊含的利潤至少是一個億,這樣的公司就很值。
二、只投文化商人、不投文化人。
隨著對影視公司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我開始慢慢做總結,投資的本質是低買高賣,關鍵就是要找到好公司,好公司的判斷有兩點:一是好的商業模式,二是好的團隊。
商業模式就是說它怎么掙錢:是掙消費者的錢?還是掙機構的錢?還是政府的錢?比如說原來有很多人,特別是辦什么心連心晚會的公司,他們本質上掙的就是政府的錢,“國八條”一來全死了,最好的商業模式自然是對消費者或者是對機構的,當然這里面還要考慮競爭門檻,那就不同的商業模式就有不同。
在文化類企業投資中,創始人特別重要,我投的時候有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只投文化商人、不投文化人。
文化人被情懷所限制,以自我為中心。
比如,有些知名導演就屬于文化人,拍了個電影票房很低,就感覺是中國老百姓的素質很差。
當它的商業化失敗的時候,他不是怪自己,而是觀眾,是這一屆客戶不行。
張晨(開心麻花董事長)就不會這么說,每一場開心麻花的話劇結束后,都會有觀眾遞條子說這個段子應該這么改,這個東西應該那么干。
開心麻花的編劇們全是虛心接受,這就是商人,消費者不拿工資,主動參與創作,就應該要尊重觀眾。
商人是有成本意識的,每做一個東西都要控制成本,然后追求銷售收入和利潤。
長城影視董事長就是這樣,他做的電視劇道具和服裝都非常節約,但是毫不影響它的收視率。
其實就算在服裝上多花一點,到了電視屏幕上根本看不出來。
在中國100個影視公司中,董事長是商人的我估計不超過5個,大多數影視公司董事長老板都是文化人,這樣的企業我不會投。
另外,從大的投資方向上來說,就是不追風口,尋找價值投資標的。
我覺得大多數人投資都非常膚淺的,他們叫追風口。
比如AI、人工智能就很熱鬧,但是現在投進去三年之后,這就不是風口。
越多人投的時候,越要悠著點,倒不是說這不是好公司,但至少沒有好價格。
我就在沒人追的時候,敢于下注,耐住寂寞,安安靜靜地等著,相當于把翅膀準備好,等著風口來。
下一篇:在趣店的歷史問題上,投資人該如何站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位天使投資人的自白:投資有時還不如賭博賺得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