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企業內部關心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債權人關心你能不能還錢,股東關心你能不能掙錢。
財務匯報的正確姿勢是什么? 要讓匯報對象露出滿意的微笑,我們得穿上他們的鞋,站在他們的立場,關心他們的關心。
✦ 企業內部關心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債權人關心你能不能還錢,股東關心你能不能掙錢。
—— 單喆慜1. 你的財務分析做了給誰看?財務報告的對象是誰?兩個角度:對內,對外。
首先是企業自己看,我們要通過財務報表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評估自己還能不能活下去;其次是要給外部投資人看,投資人又包括股東和債權人,股東關心你有沒有投資價值,債權人關心你有沒有償債能力。
不同匯報對象的關注角度,決定了我們不同的匯報邏輯和方式。
>>對內匯報2. 一個企業的頭等大事兒是什么?活下去。
所以對內匯報,要讓所有業務部門知道企業的財務狀況,評估企業活得好不好,以及企業下個月可能活不下去的風險點是什么。
3. 什么叫財務狀況?就是我們這1個月經營下來,有沒有盈利?有沒有賺錢?留下了多少應收款?多少庫存?這些應收款和庫存什么時候能變成錢?能變成多少錢?以及這個月我們欠了多少錢?欠的這些錢什么時候到期?這里要特別強調賬期,即收款和付款的時間。
賬期影響著企業的營業周期和持續現金周轉能力。
當你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賣掉產品,收回客戶欠款,你就能及時還掉欠供應商的錢,付掉工資,交掉稅,企業就能形成良性的現金循環。
4. 大部分企業的風險點主要是兩個:應收賬款能不能收回來?貨能不能賣出去?5. 要降低風險發生率,銷售部門賣貨時要評估客戶信用。
所謂精準營銷,不僅意味著要找對客群,還要把產品賣給付得起錢的人。
6. 此外我們還要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如何提高?考慮兩方面:首先要保證接下來幾個月的固定支出。
一個企業總會有些固定支出,即使你什么業務都不做,辦公室租金、員工工資、渠道維護費等等這些你也得付。
如果不能維護住固定支出,那你接下來就很容易斷糧。
其次是要給自己犯錯的機會和損失的空間,尤其是初創企業。
再好的客戶也可能有財務困難的時候,萬一應收賬款壞賬,你也要保證企業能活下去。
一個企業不可能不犯錯誤,如果一開始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那你這個企業就被掐滅在搖籃里了。
7. 所以企業風險管理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賬上永遠要有足夠的錢,說別的都是空話。
要保有足夠的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賬期。
采購部門跟供應商談判,要爭取更多賬期,減緩付錢;銷售部門賣產品,在維護一定利潤率的前提下,則要爭取更短賬期,加快收錢。
另一方面,融資可以說是每一個企業的經常性工作。
它不是階段性的,也不單是財務部門的工作。
持續融資,讓自己手頭有足夠的錢,這方面,馬斯克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當然如果遇到財務困難,我們也可以管銀行借錢。
但銀行可不會雪中送炭,銀行是釜底抽薪的家伙,他看到你財務困難可能就不借錢給你了。
所以自己做好準備才是最重要的。
>>向債權人匯報8. 債權人關心什么呢?你能不能還錢。
“能不能”有兩個含義:一是能力,二是意愿。
9. 還錢能力如何評估?最首要的,是看你有沒有流動性。
債權人會計算一個數據,叫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你1年或1個營業周期內能夠變現的錢,就叫流動資產。
包括你賬上的現金,你能夠收回來的應收款,能賣掉的存貨,以及一些短期理財。
流動負債指你1年或1個營業周期內將到期的債務,包括應付款、預收款、其它應付款、應交稅費等,還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公司債權。
當流動比率大于1,債權人就認為你有流動性。
10. 但債權人看待企業永遠是悲觀的。
他看你的角度是什么呢?清算。
注意哦,不是等你不做了,準備把企業關掉才叫清算。
當你的業務規模不斷縮小,你就是處于清算狀態。
清算與持續經營正好形成對比。
持續經營需要兩個條件:① 產品有持續的競爭力;② 企業有持續的現金周轉能力。
這里涉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規模。
比如你這個月做了32萬的產品,下個月還能投32萬,你的規模就維持住了;你這個月投32萬的產品,但虧錢了,只收回22萬,下個月只能投22萬,你的規模就在縮小。
如果一直虧錢,要想護住規?;钕氯?,你只能像特斯拉一樣,不停管股東要錢,幫你撐住場面。
因為銀行是從清算角度看你,所以他不只看你賬面上的錢。
你賬上有20萬應收款,他覺得可能壞賬,收不回來了;你有10萬庫存,可能會打折賣,只能算5萬,你給供應商的預付款,可能直接打水漂。
11. 所以要想從銀行借到錢,你最好保證自己的流動比率大于1,而且是在清算狀態下。
只有極少數情況,如果你的流動比率小于1,銀行也會把錢借給你。
什么情況? 第一,你有一棟樓,你有別的沒用,得有一棟樓,這樓還得在市中心,在郊區也沒用。
你用市中心的這棟樓,或者一層樓也可以,做借款抵押。
只要抵押物不是重復抵押,以及你借的錢,處于抵押物的變現價格之內,銀行就愿意不考慮流動比率,借錢給你。
第二,你是央企。
12. 除了最關心的流動性,債權人還關心什么指標?你的資產負債率,你的利息保障倍數。
13. 資產負債率 = 總負債/總資產。
如果資產負債率太高,債權人就會擔心,你的資產是不是值這么多錢?尤其那些重資產企業,你說你有很多設備,但所有設備,都會因使用損耗和技術進步而貶值,拿出去賣真不值那錢。
比如航空公司要問銀行借錢買飛機,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因為飛機跟車一樣,買進來落地打八折,它是貶值的。
而且我們大部分飛機都是進口,進口就會受到匯率影響。
所以銀行給航空公司借錢得想很久:我借錢給你,你用飛機抵押,但你這抵押物又不值錢,是不是?那航空公司怎么辦?這就涉及到債權人關心的第三個重要指標:利息保障倍數。
14. 利息保障倍數 = 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息稅前利潤 = 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銀行其實并不指望你用賣產品賺的錢來付本金,他會關心,你賺的錢夠不夠付利息。
所以航空公司要說服銀行,我運營產生的盈利足夠付你的利息,本金呢?等我股東高興的時候,他給我錢我再還給你。
>>向股東匯報 15. 對股東來說什么最重要?你能不能掙錢。
所以股東最關注什么?第一是利潤;第二是資產周轉效率;第三是資產結構。
這三個方面,決定了你的規模、你掙錢的速度、你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
16. 給股東看利潤表時,我們要對應收賬款的回收程度做一個交代,對企業來說,應收款要么能收回來,要么壞賬。
對股東來說,你的應收款回收程度,決定了你的利潤是否存在。
17. 資產周轉效率方面,重點看兩個數據:總資產周轉率(銷售額/總資產)、凈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
前者可評估企業的資產變現速度是否達標;后者可評估產品的增值幅度,這兩個數據決定了企業的內在增長能力。
18. 資產結構包含資產和負債兩大塊,其中資產指運營資產和投資資產。
你在運營上的投入,我們稱為輕資產;你在產能和股權上的投入,也即投資資產,我們稱為重資產。
根據什么來分的?變現速度。
投運營就是投產品和服務,這是能夠快速變現的;投產能就是投設備、技術,一般不是用來變現的;而投股權則是通過投資收益獲得回報。
股東都喜歡輕資產,所謂創新商業模式,就是指你如何用輕資產的方式去構建你的商業模式,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在一個行業中,當大部分企業的資產都偏重時,如果你能采用輕資產的模式,往往你就能快速擴張。
在投運營、產能和股權之外,如果你還有閑錢,可以投一些能夠快速變現的短期理財,這叫金融資產。
19. 說完資產,負債呢?負債指你能借到的錢,和你能欠到的錢。
股東給你的錢、你能借的錢、你能欠的錢,共同決定了你的企業規模。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財務杠桿(債權人借款/股東投資)很難超過1,從這點上,我們大概能猜出一個企業最多能借到的錢。
欠的錢呢?如果你告訴股東,你是欠著錢在投產品和服務,股東聽了會非常開心。
因為如果你一直用股東的錢做產品,那你的規模將完全取決于股東,如果你能欠著供應商和客戶的錢做產品,那你的規模幾乎是無限的。
欠錢能力體現了你的競爭優勢。
20. 什么叫競爭優勢?就是我在這個行業里能比別人活得更久。
憑什么活更久?可不能瞎跑題,你得拿出兩個數據:① 你的毛利率更高;②上下游更信任你,即你的供應商愿意給你更長的賬期,你的客戶愿意更快付錢。
下一篇:創業者如何做出一家偉大的企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企業想轉型?看看這家“羽皇”如何“二次創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