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以前的工作,光環是被授予的。
現在是自己給自己賦權,你就變成你自己了。
文丨吳丹 編輯丨王根旺 上個月,出版人張立憲《個人已經破產,靠還沒倒閉的行業活著》一文在短時間內達到十幾萬閱讀量,文中探討的“個人與平臺”的關系,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數以萬計的個人因平臺不再具有決定性優勢而紛紛找尋新機遇的現象引發大量共鳴,其中獲得6000多點贊,排名第一的評論是:個人之獨立,才是真的強大。
幸或不幸,媒體屬于他們討論中的一行。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中央電視臺原《新聞聯播》的播音員郎永淳。
他于去年底辭去了央視的職務,加入了互聯網公司“找鋼網”。
郎永淳加入央視20年,是中國人每晚七點的熟悉面孔,也是《新聞30分》里親切的男主持,但大眾對其個人,則知之甚少。
網絡的信息這樣描述他:江蘇人,大學學醫科針灸,后轉行進入媒體,20年前進入央視,10年前開始播《新聞聯播》。
為何離開央視,加入找鋼網?網上流傳的統一說法是“家庭和財務原因。
” 但從今年1月至今,找鋼網和郎永淳怎么走到一起的,加入找鋼網之后他又做了些什么?知道的人并不多。
8月9日,&i黑馬在找鋼網位于北辰世紀中心的辦公室見到了郎永淳,當時,他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忙著收拾什么,見到似乎是記者來了,顯得很客氣,要同事招呼著“進去會議室坐”。
郎永淳對記者“終于見到真人了”的開場白反應略為平淡,當然,這在采訪中也找到了緣由,“我去和鋼廠談,他們都是說,‘好不容易見到真人了,那肯定要喝一杯’。
”采訪開始的話題圍繞著我們的行當,“媒體現在怎么樣?” 接著,我們對自媒體、UGC、羅輯思維、央視1套和2套主持人的特點等討論了15分鐘左右。
“媒體想做成一個大平臺,很難。
”談著談著,他就提前回答了記者肚子里裝著的問題,為什么不接著干媒體? 在接下來的近兩小時采訪中,郎永淳也一直興頭頗高,其中數“宏觀經濟”、“鋼鐵行業現狀”、“找鋼網的過去和現在”等話題談鋒最健,盡管在回答有關胖貓創投(注:找鋼網的投資業務)所投企業估值的問題時,他偶爾要看一下資料,但提到鋼鐵的產量數據,行業增長數據,增長率等問題時,他表現出了非凡的記憶力,一口氣說了一連串數據。
這或許與他之前的工作有些關系,10年的新聞直播經驗。
“有時候6點58分了還可能換頭條,那種壓力常人無法想象。
” 現在的郎永淳,不再按照臺本練稿子,凡事要親力親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當好螺絲釘變成了操作好整個機器的運轉。
他在找鋼網和創始人王東討論戰略,負責一系列公共事務的搭建,協助找鋼國際,胖貓創投等業務的推進,胖貓創投等業務的推進,做新媒體業務、行業大數據聯盟等,也和鋼廠老板喝酒,北京上海兩頭跑,向外界告知:找鋼網是什么,在干什么。
“我是找鋼網的一個‘流量入口’。
”他對&i黑馬半開玩笑地說道。
和預想中的新聞聯播主持人不一樣,郎永淳講話算得上直接。
“希望自己能把胖貓這件事‘帶出來’——最后簽字的不是我。
” 此外,郎永淳用了很大篇幅談“找鋼網得以成立的邏輯”:打破中間環節,讓原來的行業信息透明化。
他似乎也以此回答:我為什么加入找鋼網? 郎永淳看準了,產業互聯網,是未來。
這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二次主動選擇,一起來看看他選擇這項事業的原因,以及他打算用自身優勢做些什么。
這一次,他被媒體播報。
以下為郎永淳口述,經&i黑馬整理: 我這么看“找鋼”這件事兒 胖貓創投原來叫胖貓工場,一年前開始做投資業務,那時候我還沒有介入。
我是今年一月份正式加盟的找鋼網。
有資料顯示,2015年B2B的交易規模達到了12萬億元,且數據還在穩步增長。
因此我們認為,B2B創業項目在五年內絕對有很大的機會。
胖貓創投主要關注領域是企業級服務:B2B電商,SAAS, 云計算,工業4.0等這四個方面,還是跟我們自身熟悉的模式相關。
找鋼網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已經做了四年探索,無論是從模式、技術還是在云電商的打造上,各方面都有了一個范例,所以希望把這些經驗輸出,做一些投資,也讓類似項目少走彎路、避開坑。
去年6月份到現在一共投了九個項目,去年最早的項目叫找油網,今年應該能夠完成B輪融資。
胖貓創投不單純追求財務回報,主要是一種戰略思考。
我認為,未來產業互聯網的機會很大,傳統制造業升級換代帶來很大想象空間。
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對制造業而言,下一步的升級轉型一定會有挑戰,這種挑戰來自于如何在經濟周期和產業周期的起伏波動中跳舞。
從業者會思考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找到市場,讓自己的生產方式符合未來趨勢,進而實現定制化生產和銷售。
我們看到黑色金屬這塊兒,在高點的時候占GDP的14.6%,低點時,是9.6%。
鋼鐵作為工業的基礎,它的產業規模很大,上面所說的挑戰,鋼鐵行業一定會是最早體現出來的,只要經濟長期處在低迷狀態,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它肯定要陣痛,不只痛苦幾個月,而可能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
于是找鋼網應運而生。
鋼鐵行業的交易流通環節此前多達9個,少則5個,今天可能就是3個了。
從鋼廠,到電商平臺,再到次終端(&i黑馬注:次終端相當于是一個服務商),最后是終端用戶。
未來一定會達到無限驅近于只有兩個環節。
找鋼網在四年的發展中,曾面臨一次戰略的選擇。
那就是,撮合量上來了之后,平臺到底收不收費?最后還是忍住了,確定了撮合永遠不收費,一直就這么扛了下來。
最后就證明,這四年的免費撮合是符合市場操作特點的,撮合最終成為了一個流量入口:買賣鋼材到找鋼網。
而起步于兩年前的找鋼商城則相當于是京東模式。
在未來,國際化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布局,2015年5月18日找鋼網成立了韓國分公司,因為中國的鋼材出口,第一大目的地就是韓國,占到整個出口總額的10%。
然后是東盟,約占35%。
而胖貓金融和胖貓物流也都起步了,且有較快的成長速度。
今年的1到6月份,找鋼網已經實現了全公司層面的盈利。
初步證明,對一個B2B公司而言,我們用四年的時間已經把模式基本跑通,公司盈利,讓我們相信這個模式是可行的。
實現盈利,這也證明了三件事:首先這是一個有可能成功的事兒;第二,這對傳統行業來講,是一個有意義的改造;第三,它會是一個大趨勢,我們看到了未來B2B行業的增長。
我在找鋼網主要干什么? 我現在的精力主要是這幾塊,一個是我熟悉的公共體系建設:GR(政府關系)、PR、品牌,公益等;第二塊是戰略部分,著眼于政策研究、業務拓展;第三塊是胖貓創投。
我是胖貓創投的合伙人,找鋼網聯合創始人饒慧鋼是業務負責人。
我可能會做一個“流量入口”,投錢的GP是饒慧鋼。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一系列公開活動,見到更多的創業者,再投出一些“找”系列。
我們投了很多“找”的項目,如找油,找五金,好工品,找玻璃,匯燈網、找磚車(瓷磚)等等。
找油網是在胖貓創投的第一個天使項目。
創始人呂健干過加油站,他找過來,剛開始希望什么油都做,后來王東(&i黑馬注:找鋼網創始人)就跟他說:你先找一個最痛點,在一個區域先開始做,像當年找鋼一樣,立足上海,再戰長三角。
可以在上海先做,并且先只做柴油,然后再逐漸擴展。
一定是針扎得越準,成功的機率才越大,扎深扎準了之后,再四處晃動幾下,你的地盤就出來了。
對于GR、PR、品牌、公益等,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團隊,我不會投入太多時間去管理,而是激發團隊每個人都在正確的道路上正確做事。
我就是年初開過一次會,布置上半年的目標任務,先把制度、渠道、矩陣給建設好。
內容生產有時要導流到電商,找鋼網電商已經起來了,下一步可以去做更多內容的服務。
我希望能聯合上游,即鋼廠來做一些內容服務,比如新媒體聯盟。
此外還有一系列線上線下具黏性的活動,比如去策劃鋼鐵頭條,最美鋼廠評比,圍棋大賽等等。
下一步沒準我們還要做這種“鋼鐵是如何煉成的”直播。
我們希望和鋼廠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我也會協同王東,做戰略上的考量。
研究我們的天花板在哪里、增量市場在哪里、持續盈利能力靠什么。
去年,不管是銷售額還是交易量,我們都是行業第一。
我們去年做撮合和商城加在一起的交易量是3200萬噸。
按照冶金規劃院的統計,市場上所有的鋼鐵電商加在一起是1.3億噸,估計未來會增長到三億噸,這其中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是多少?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政府關系層面,我們需要有很多的溝通。
比如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金融監管部門等等,相當于是找鋼網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得去打交道,要去跟他們報告找鋼網的價值,B2B的價值,B2B可以復制的可能性等。
比如,B2B平臺將來也得要電子發票,如何推動更便捷的通關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都是我的工作。
在發票方面,B2B還沒有像B2C那樣有電子稅票,紙質發票帶來了高成本與環保壓力。
另外,鋼鐵電商交易采用的是公對公轉賬的方式,第三方支付現在是依賴銀行的,但它周末沒有公對公轉賬,大宗商品電商的交易就耽誤了兩天時間。
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工作。
找鋼網如果先跑出來了,把這些事像“趟雷”一樣趟出來了,我們之后投的項目再跑的時候一定順當一些。
我現在會抓住各種機會,把我們遇到的難題向相關領導或專家匯報。
個人的思考與轉變: 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主動選擇 在媒體二十年,進了舒適區。
工作輕車熟路,體會了短時間的高強高壓,但整體算下來仍很舒適。
以前是“一個坑好幾個蘿卜”,大家相互幫襯。
現在是“一個蘿卜好幾個坑”,有太多事要去做。
但面對各種新情況,有誰會告訴我,該怎么做?處在完全不舒適的一個地帶了,挑戰挺大。
考驗的也是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體力。
媒體我做了多年,如果再換,肯定需要一種不同的生命體驗。
我原來是學醫的,感謝時代和命運的安排,讓我能進入到媒體行業,干了20年。
對播音員而言,播《新聞聯播》已經是到頂峰了,某種程度也相當于是舒適區。
挑戰自我的可能是外部的風,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大的風口。
信息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已經都被人家做完了。
很早之前接觸過鋼鐵行業,但我到鋼廠去其實很少。
1996年我被分配到電視臺后,有個制度要求我們必須有到基層去鍛煉的經歷,我當時是在濟南電視臺,還有一個小分隊是在濟南鋼鐵廠電視臺,1996年濟南鋼鐵廠的集體婚禮就是我主持的。
我對鋼廠有一個粗淺了解。
如何保持學習能力?我1995年去的《新聞30分》,在電視臺的這20年從來沒有停止過到外面去采訪,我應該算是播音員里面接觸社會、做采訪最多的人之一。
現在加入找鋼網,需要了解的東西很多,就去跟行業頂尖的專家聊,同時和運營的同事多溝通,把握大方向,也了解如何操作。
當主播的壓力和現在壓力不一樣,那種壓力大得多。
那是你在半小時內,完全不能出錯的壓力。
稿子到你這兒,就剩最后一道完成的工序了,你要做的,就是高質量的完成。
那種心理壓力沒干過的人能以體會。
有時候快7點了,頭條還沒來,或者要換稿子。
以前是不用你考慮——考慮多了還容易出錯,就在螺絲釘的位置上干好自己就行了,整體的機器怎么運轉的,不需要去考慮。
現在你要考慮整個機器了。
以前也有好多人疑問,為什么你離開央視。
但實際上這都是個人的選擇,需要自己去判斷。
當然,大部分疑問的還是“沉默的大多數”,你也沒有必要去跟所有人解釋一遍。
就自己去做。
現在是,沒人給你規定要干什么。
畢竟是一個新行業,會有來自學習、適應、成長等方面的壓力。
現在的生活有哪些變化?我覺得第一,生活不像原來那么規律了,第二,沒有太多鍛煉時間,成天飛,第三,確實上半年學習的時間花了很多,應酬也比以前多。
以前的工作,光環是被授予的。
現在是自己給自己賦權,你就變成你自己了。
如果說我還有一個夢想沒有完成的話,那就是醫學。
希望未來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領域做點什么。
我人生第一次主動選擇是離開中醫學院,進入北京廣播學院。
原因是針灸行業發展受到市場沖擊。
再次求學后我的命運之路到底是什么?我根本不知道。
可能是到一個廣播臺,又或者是一個電視臺。
從沒想過會到中央電視臺去播新聞,陰差陽錯地趕上了新聞改革這么一個好時機,讓我一下子進入到中央臺,命太好了,又參與了新聞30分的創辦。
一路走過來,又到新聞聯播。
現在是我人生的第二次主動選擇。
趁著自己還能折騰。
下一篇:周鴻祎的這三年,難熬勝于前半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馬云最新演講:只有少數人懂我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