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分享者張琪晴,今年將成為八百多萬應屆生之一,現在正和兩位小伙伴在廣州組建工作室創業。
如果以一個局外人跳出來看,我覺得整個互聯網+創業圈是浮躁的,看上去仿佛整個行業一片欣欣向榮,每天都有新創公司誕生,每周都有一個版面的公司得到了融資,今天一百萬,明天兩千萬。
作為一個職場小白,仿佛分分鐘都是機會、都是風口,這一秒不跳下一秒風力就不夠了。
今天我得抓緊時間做臺上的余佳文,明天我就可以是絕望大學生變個性獨立女性楷模的馬佳佳。
不可置否,這兩者確實填滿了某個領域的空白,做到長期性不同人群的剛需,有絕對的話語權,有一大幫忠實的追隨者。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年輕人集聚地就是網絡,就是App,所以現在的創業公司說到底都是奔著年輕人去的,也可以說是年輕人都奔著創業公司去的。
一個個80、90后創業成功的勵志故事,一段段媒體的渲染報道,每個人都有可能做BAT……于是每個人都開始不淡定了。
剛有一點想法就找技術、找融資、找股東,馬上做App。
蘋果、安卓每天都有新的App上線,然而,除了“裝機必備”,包括幾個現象級產品在內的其它App能長期占領手機的有幾個?新聞類的不用說,其它的如社交、女性必備的自拍相機、商務人士用到的財經、理財,再如針對大學生剛需的外賣類產品等,都是需長期持有的產品。
只有長期才能形成依賴,形成利潤。
錘子標簽為什么能夠成為in的產品和標配,因為它在標簽領域里能夠生成圖片、能夠保存文檔、能夠標識來自有情懷的錘子,而且不用切割成九宮格即可直接生成長微博。
在一個領域做到社交的統一,簡單方便極致,沒有爆款。
反觀現在新生的大量App產品,很多是在別人的成熟、知名產品下山寨,頂多是現象級產品,在手機里逗留的時間又有多久?做山寨且沒有新意的App,還不如做別人沒有做過的細分領域,或干脆做其他產品。
這樣浪費的成本和社會資源都可以干更有意義的事情。
對于現象級產品來說其實更殘忍,一方面其實它真的是有新意的,另一方面也正因為只是“新意”,保質期不長,所以熱情也特別容易冷卻。
加之互聯網+更迭速度快,一般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出來后,軟件也被從手機里卸載了。
大家都急于去做App、做產品,卻沒有考慮是否能夠長期生存。
是標配還是裝飾?急匆匆做產品,急匆匆找融資,投資人急匆匆天使輪,最后產品也急匆匆下架。
前幾天,我看到有新上的App“醒醒”,只要在社區里備注求幾點叫醒,社區的人便可以選擇搭把手在對應的時間用錄音遠程叫醒你。
當時覺得這個想法非常有趣,便從App store下載安裝了。
但看過大致內容,體驗了一下,總感覺頁面和流程有些冗長,便又卸載掉。
個人認為,這個最成功也只能是個現象級產品,因為他的用戶根基粘性很難做到持續有人保持興趣地叫醒你。
人們最終還是會選擇手機自帶鬧鐘,簡單粗暴實用。
有太多這樣曇花一現的產品。
盡管它們會給用戶帶來短期的娛樂性,但常常只有3分鐘熱度。
這樣的產品,對于大型公司或許有益,巨頭們從這些想法中得到靈感,把功能優化吸收到自己龐大的產品里。
但對于小型創業者來講,由于其短視性,最終還是處于劣勢的地位。
前段時間爆紅朋友圈的電影大片“足記”,真正意義上的熱度不超過一周。
況且“足記”有其特色的電影取景,仍有其立足這塊垂直市場的潛力。
而“臉萌”這種單一“畫風”的產品可就沒那么幸運了。
個人認為,互聯網創業,要么做別人沒有的服務,這類服務包括在已有基礎上進行優化,這是他人為何選擇你而不是“鼻祖”的關鍵。
要么就做生活中必不可少領域的服務,而不是做爆款產品。
做長久而不做短期,做剛需而不做沖動消費。
還有一點,就是做最簡單、最容易操作的服務。
快節奏下的人們從不喜歡繁文縟節的東西,特別是互聯網,特別是年輕人。
下一篇:成人用品創業遇上互聯網思維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二線城市創業兩大難:政府扶持剛起步,人才缺口造成創新短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