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一個被很多人看好的項目,已累計完成近1億元融資,擁有一兩百項專利,卻突然陷入艱難的處境,這令人感傷,也值得深思。
” 1月30日,在重慶兩會上,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綠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向博講述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激起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公認為“行業先行者”的“人機交互”系統,可減少餐廳服務人員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時間,提高餐廳運轉效率,被視為解決就餐排隊“痛點”的好方案,既接地氣,也有前景。
可是,這個原本有望成為“獨角獸”的企業,卻因為原本計劃的投資款無法到位等原因,陷入資金緊張困境,面臨諸多困難。
“社會應該形成關注創業的氛圍,也應該對那些在創業過程中體現出比較好的成長性、已發展到一定規模甚至屢獲基金青睞的創業項目,在其發展過程中給予關心關懷。
否則,如果這樣的創業項目不幸‘陣亡’,就很可惜,也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向博說,“毫無疑問,創業并不容易,在‘雙創’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好的創業項目活下來,讓青年創業的成功率更高,值得整個社會的關注。
” “這確實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
”重慶市政協委員、團市委副書記廖傳錦接過話頭,“而今,高校學生具有創業精神的很多,但真正投身創業后,往往‘九死一生’,甚至把父母的養老金都賠了進去。
” 廖傳錦現在在團重慶市委分管青年創業工作,對部分創業青年的過度執拗深有感觸:“對自己的項目過度自信,就像熱戀中的青年,聽不進不同意見,九匹馬都拉不回來,家人的規勸也被理解為‘你不懂我’的代溝。
最初感覺自己的想法很獨特,最后卻在現實面前敗得體無完膚。
” “當代青年缺乏的不是創業的意識,缺乏的是能力。
”他告誡創業青年,商界有光芒耀眼的企業和企業家,也有更多“死在沙灘上”的人,“青年在投身創業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項目,充分了解市場”。
在廖傳錦看來,讓青年創業不再“九死一生”,除了青年自身因素外,也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
“創業青年最需要一個能有所作為的平臺,去追逐創業夢想。
”他說,“我希望大企業家、成功企業家能夠為創業青年開放自己的產業鏈條。
青年創業時,就圍繞這條鏈條去做。
比如,大餐館的一道熱銷菜品可能需要大量的生菜,而這顆生菜就能養活一個創業項目,帶動一群青年。
” 廖傳錦認為,呵護創業青年,也需要全社會在他們關鍵的節點上施以援手。
他介紹,共青團一直致力于對創業青年給予幫助,提供大量的創業培訓,力爭在青年剛開始有創業意愿時,團組織就告訴他該怎么做。
“去年,青年創新創業學院培訓1224人次,青創訓練營訓練895人次,‘新芽計劃’惠及1450名涉農創業青年,‘青鋒計劃’為273名創業青年發放服務資金2675萬元并配備‘一對一’創業導師”。
他還建議,針對創業青年往往在法律、財務知識等方面相對欠缺,專業人士也最好能“扶上馬再送一程”,讓他們能更容易地活下來。
這也引起了重慶市政協委員、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蕾的共鳴。
“根據我陪伴眾多企業成長的經驗,建議創業青年首先一定要扭轉觀念,創業不僅僅是會講故事,更要踏踏實實做好實體。
”她說,“創業青年需要具備基本相應的抗壓能力,理性反思是否對市場做足理性分析,是否真正作好準備。
” 同時,王蕾還強調,青年創業者要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對股權設置、合同履行、勞動人事、稅收、刑事等方面的法律都要有一定了解,要有防范法律風險意識。
針對青年創業話題,重慶政協委員、重慶市潤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靜濤認為,創業企業就像人一樣,“生老病死,也都正常”。
要想成為“百年老店”,創業者需要積極創新,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同時在公司制度和文化上不斷進行優化。
她認為,青年在創業之前,最好到創業導師的企業去干一段時間,就算公司不好,也能看到不好的地方,有一本“反面教材”。
葉靜濤還認為,青年創業就得沉心靜氣去做,“不要搞花架子,搞得創業青年像個明星一樣。
” 這一觀點和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潤信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俊江不謀而合,他結合自己的創業故事表示,“對創業青年來說,發現機會更加重要,而不是通過講一些華而不實的故事去得到政府一點小補貼,想依靠補貼和政策這條路,最終就會變成實現不了的夢。
” 他說,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當辯證地看待。
各行各業的人對熟悉的工作都可以創新,但并非人人都適合創業。
而創業青年在邁出第一步以前就應自力更生。
“只要商業模式行得通基本不用擔心發展資金的問題,因為逐利的社會資金對好的項目是有嗅覺的”。
下一篇:蒙古族海歸夫妻返鄉創業:變肥為寶“皂”起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關村領創科技創新服務生態圈(西部地區)正式啟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