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當下的中國,階層也許沒有固化,但下降的通道早已暢通無阻。
創業的馬太效應熬過2016年的資本寒冬,創業者們去年并未迎來想象中的“暖春”。
情懷、夢想、改變世界,在一波波業績數據面前,頻頻打臉,投資人正變得更加現實。
去年投資規模的同比下降,就是投資人用錢給創業者們敲警鐘。
中國的創業環境,在經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兩年泡沫逐漸散去,迎來了“錢多、人精、慢熱”的理性時代。
與此同時,大錢開始越來越集中地涌入優質項目。
創業公司,在找投資人時,也面臨著馬太效應。
獨角獸們動輒上千億估值,小公司們還在愁工資能不能發下去。
如果說,以前的創業死亡率是90%的話,現在可能已經升到了95%。
不僅是小公司如此,巨頭養的“兒子”也不一定活得好。
我們看下2017創業死亡榜:出行:悟空單車、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共享經濟:pp充電、享睡空間……電商:網易一元寶、許鮮網、京東酷賣、有范、優庫速購……社交:豆瓣東西、新浪UC、搜狐社區、夜魅直播……教育:星空鋼琴、瘋狂鋼琴……金融:國盈金服、樂透、百度眾籌……生活:百度外賣、金錢豹……你說他們是沒有錢么?他們的團隊不夠專業么?他們做錯了什么?創業從來都是不容易的,每一位奮斗在路上的創業者都值得敬佩和尊重。
這是個只見勝者笑,不見敗者哭的戰場。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主要集中在互聯網行業,我們環視四周,也不難發現,如今實體創業也愈發的艱難。
樓下的餐飲、酒店,也是頻繁更換。
賣小吃的老板說話最直接“賺啥錢,能撐著不倒閉就不錯了”。
所以我請您認真思考一下,您還會鼓勵、支持別人去創業么?別急著回答,好好想想。
燒錢創業真的非常燒錢的。
網上有很多分析創業失敗的原因,比如:這些其實都可以歸類為一類:錢沒了。
所有問題都有方法解決,但它們沒有熬過調整期,錢不夠燒了。
不管你是小公司,還是背靠大公司。
燒錢?這世界總有比你更能燒錢的。
等你調整好了,那些比你優秀的公司,早已比你做的更好。
不信?我們就看一個數據,這是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速:能夠明顯看到,從2016年起, 上市公司凈利潤走出低谷。
但與之對應的是什么?再看另一組數據: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0492.7、39111.5、11068.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7.50%、27.46%、27.70%;合計凈利潤分別為29845.2、2785.9、861.8億元,同比增長20.44%、19.30%、-16.11%。
馬太效應,不要太明顯。
想創業的朋友們,今天的中小板里都是你的前輩。
它們尚且舉步維艱。
這就是你要面臨的環境和未來。
當京東在農村也可以做到隔日到貨,請認真想想,你自己的護城河是什么?然后再問問自己,雞蛋碰石頭,自己輸得起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業成本將進一步提高。
今天,任何一項創業,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開個飯店,開個公司,都需要巨額投入。
幾年前,我們總說,窮小子折騰對了就成了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
我覺得現在要改改,折騰對了,成為普通人;折騰不對,負債累累。
容錯率不管你承不承認,如今中國的容錯率正在下降。
尤其是這幾年被各種坑照顧后,身邊太多因此返貧的例子:P2P跑路;股災;股權投資;……“土豪死于信托,中產死于理財,屌絲死于P2P”,總有一款套路適合你。
這兩年,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折騰的越多,死的越慘。
越是不服輸,越是想扳回去,輸的越快。
我們以前可以高喊“怕什么,大不了從頭再來”。
如今才發現,這個社會已經沒有給你太多重新來過的機會。
有的只是,從一個深坑,跳往另一個深坑。
在一個容錯率下降的社會,我們如同深陷泥淖,動的越多,沉的越快。
現在回答最開始的問題,你會支持朋友去創業么?我的回答是謹慎。
電視里經常講,我們進入了新時代。
新時代的意義并不是說生活越來越好,而是說周圍環境已經完全改變,所有事情,必須換個玩法。
創業也是如此。
這么說并不是讓朋友甘心認命,畢竟我們的經濟增速還是定義為中高速。
依然存在很多財富機會。
為了增加成功率,您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有更大的風險承受能力。
從經濟學上講,我們可以:到GDP高速增長的地區創業;選擇高速增長的行業;自己最好有多年的經驗積累;嚴格控制成本、控制人數;盡量輕資產運作;維護好現金流;及時止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選擇創業,就是步入沙場,沙場,很可能失敗的。
中國曾經的高速增長,動輒10%的GDP增速,提供了足夠高的容錯率,足夠充足的機會,掩蓋了失敗的殘忍性。
時代的機遇和偶然性,隨著車輪滾滾向前正逐步消退,等待著我們的,必將是殘酷現實。
夢,該醒了。
如果創業失敗,也別把失敗經驗當財富。
失敗經驗從來都不是財富,成功的經驗才是財富,對失敗的反省才是財富。
而大多數人的反省,是抓不住重點的。
他們的反省如同他們的失敗一樣,很可能也錯的離譜。
即使反省對了,這個時代還給你機會么?本錢呢?人人都有一個老板夢,人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我不否定創業,也不鼓勵莽夫式的創業蠻干,如果真要我指出創業的積極意義,我會說:這么燒錢的事,真擴大內需,推動GDP啊。
下一篇:創業機會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