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漫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主播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亚洲_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創業案例

創業案例

這家公司,靠撿垃圾2年賺了近1000萬

分類: 創業案例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05-15

閱讀 :686

想必大家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糟糕到慘不忍睹的程度。

今天要講的這位創始人就是個一意孤行的行動派,為了改善千瘡百孔的環境,他毅然決然地辭掉了幾十萬年薪的微軟工程師工作,開了一家垃圾公司。

他就是綠色地球的創始人汪劍超。

80后的汪劍超話不多,做事清晰、沉穩。

他沒料到自己的職業生涯里會出現“超級破爛王”這個環節。

從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畢業后,他進入微軟中國,擔任研發工程師和產品經理5年。

他認為,“改變世界可以不指向某個遙遠虛幻的群體,我想看看自己能伸手為身邊人做點什么小事。

”他辭職前的工作環境是這樣的辭職后工作環境卻是這樣的即便是工作環境存在大的落差,但汪劍超依舊不管不顧,一頭扎進垃圾堆里,因為在北京市周圍有500個垃圾場,每個垃圾場都深入地下100米還被堆成山。

長久以來,人類處理垃圾主要有兩大手段:填埋和焚燒。

顯然,這種做法懶惰且不夠聰明,捉襟見肘的城市用地和窮兇極惡的空氣污染便是證明。

如果用裝載量為2.5噸的卡車運輸這些垃圾,卡車連成一串能繞三環路一圈。

諾大的北京已經被幾百個垃圾場團團圍住顯得孤立無援汪劍超花了8年時間處理了上億噸垃圾,將垃圾填埋和焚燒率從90%降到了20%。

最酷的是他還找到了一種新鮮的商業模式,可以一邊美化環境,一邊大把大把賺錢,每年公司至少盈利上百萬。

辭掉微軟高級工程師去撿破爛,別人都以為他腦子進水了。

在和垃圾打交道之前,王劍超有著令人羨慕的學霸人生,中科院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幾十萬年薪,高端外企,無數精英標簽貼在他身上,但他卻突然決定辭職撿破爛。

但由于身份的反差太大,老婆和家里人怎么也無法接受,怎么會有這種“不靠譜”的念頭,但發現汪劍超是認真的,無論如何都要辭職,他說主要原因說兩點:第一,對下一代未來生存環境的擔憂,妻子懷著孕吸著霾的時候他難受,皺著眉看完紀錄片《垃圾圍城》時他難受,他不想讓女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也不想自己得過且過。

第二,偶然發現國外有可復制的商業模型。

時國外出差,發現美國和日本的民眾很自覺,垃圾分類做得非常仔細,專業的垃圾處理公司也能賺很多錢,他就開始關注這一領域。

“其實90%的垃圾都可以回收,現在卻全浪費了,就像干凈的水白白流走。

如果中國人把每天上萬噸的垃圾從源頭認真分類,把有用的垃圾進行回收,創造的商業利潤也一定相當驚人。

”汪劍超說,開一家利國利民又能賺錢的公司真心令人心動。

時機成熟后,2011年,汪劍超放棄舒適生活,放棄優秀事業,選擇在成都創辦中國第一家專業從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資源化的企業,決定身體力行,為垃圾分類探索一條可行的商業化道路。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汪劍超最開始的靈感,源自美國一家名叫“再生銀行”(Recycle Bank)的垃圾公司。

2004年1月17日,美國費城最貧窮的社區West Oak Lane門口,突然豎起一塊巨大的廣告牌:“我們離星巴克有多遠?——10磅垃圾。

”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廣告,后來成為美國環保產業的里程碑。

住戶每投遞10磅可再生垃圾,“再生銀行”即向住戶支付5美元,劃入專門開立的銀行卡,住戶可用它在參與該計劃的任一商家消費。

綠色地球為“再生銀行”的聰明機制設計了更接地氣的中國版:為每戶開設賬戶,詳細指引垃圾分類,把回饋綁定在積分體系上。

居民每投遞100克可再生垃圾積1分,用積分可以兌換小至香皂、電影票,大至手機等生活用品,一塊除菌香皂可用100克可再生垃圾兌換。

如果小編沒記錯喬布斯和Uber創始人都撿過垃圾換錢花汪劍超的綠色地球通過返現金和生活用品的形式鼓勵民眾做垃圾分類,分三步:1.居民把垃圾分類后,在袋子上貼上一個二維碼貼紙,這個動作為它賦予了某種獨一無二的身份感——一個條形碼對應一個家庭賬戶。

2.把垃圾投遞到專用垃圾箱,方便稱重掃描。

3.每月居民可以在手機上查看垃圾的積分,定期兌換禮品或返現,現在的成都一到周末,很多小區居民已經養成習慣,排隊拿著大件垃圾在樓下邊嘮嗑邊兌換積分。

看起來很順利很簡單,但在中國做垃圾分類卻相當不易,常常吃力又不討好。

第一,大家不知道怎么分類。

“綠色地球”項目剛開始時,創始人一年365天,每天都帶著團隊在小區樓下擺攤宣傳,常常累得口干舌燥,但換來的不是冷嘲熱諷,就是愛答不理。

小區大媽們不僅不理解,還把他當成傳銷,當成故意獲取用戶信息的詐騙公司,搞得汪劍超很是無奈,“雖然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每次去宣傳心理都都很受打擊”。

第二,在中國做垃圾分類,需要從頭開始。

大部分西方國家、日本和中國臺灣省,扔東西得付錢,收垃圾能賺錢。

一袋垃圾會被老百姓自覺分成二十類,而且每一類都有專門的廠家負責加工回收,但中國人卻連垃圾分類的觀念都沒有,更沒有產業鏈,一切都需要從頭打通。

更可怕的是,做這個項目超級燒錢:定制專業垃圾桶、買十輛收運車輛、建分揀流水線、開發垃圾追蹤系統、發工資。

作為一個理工男,汪劍超基本承包整個研發工作,已經很省錢好不,但前期投入就像無底洞,花個100萬卻連個水花都看不見。

有一天,70個員工等著發工資,供貨商追著要錢,汪劍超著急上火,最后老婆回家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私房錢。

汪劍超在央視采訪視頻中講到過這段,眼泛淚花,說內心最對不起的人就是默默支持自己這么多年的家人。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團隊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成都錦江區政府幫了他們一把,拍板花400萬買了他們一年的服務,讓他們在一個區先做試點,不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有了政府做背書宣傳起來順利多了,這次咱不黑政府。

靠著政府救濟的400萬他們扛下來了,8年時間里越來越好,成都已經有63萬戶家庭參與到垃圾分類,公司已經實現盈利,雖然相比起14億人口微不足道,但垃圾是寶貝的觀點開始在這座古老的城市里生根發芽。

2008年至2014年4月,綠色地球用不到6年時間,將服務擴散至成都市錦江區107個小區,共計57000戶居民家中。

如今,綠色地球每天收運垃圾超過3噸,其中可再生垃圾率超過90%。

公司網站首頁滾動刷新著垃圾回收背后的隱形價值:相當于少砍伐8740.58棵樹,節省石油15845.23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45.68噸。

8年來綠色地球讓人們看到了行動的力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如今不僅成都人民知道了綠色地球,全國各地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組織,關心他們過得好不好,關心他們有哪些問題需要幫助,并且天天在微信后臺搖旗吶喊,呼喚他們開到全國!!你們感受下:前幾年接受央視采訪時,汪劍超說希望用十年時間,讓1000萬家庭參與垃圾分類。

小編想說,十年才1000萬人步子太小,難道不應該是14億人都加入嘛,這樣的企業早就該開遍全國每一座城市!希望這家公司,早日帶著全中國大媽賺垃圾的錢。

一包垃圾的再生旅行這是一包體重240克的垃圾。

它由兩本雜志、幾個塑料瓶和一疊利樂牛奶包組成。

此刻它靜靜躺在成都市錦江區比利華小區田阿姨家中,即將開始一趟與其他垃圾同類大相徑庭的旅程。

出門前,它被田阿姨貼上一張二維條形碼——這個動作為它賦予了某種獨一無二的身份感——一個條形碼對應一個家庭賬戶。

小區里一只灰色的垃圾桶專門負責接收這類已經被居民細致分類的垃圾。

“嘀”一聲,它的體重被計算出來,換算成積分,自動計入田阿姨的賬戶。

當天夜里,它與3噸回收垃圾一起,出現在錦江區邊緣的某個半露天垃圾場。

這個垃圾場挺干凈,像一群有整理癖的人橫掃過的平原,紙和紙、塑料與塑料、金屬同金屬整齊扎堆,組成勢均力敵的小山頭。

田阿姨家垃圾的身份再一次被掃描錄入,在分揀線上最終各自找到同類。

幾天內,它們將分別被送往成都某紙廠、塑料廠和牛奶廠,重獲新生。

這個頗像“賣廢品”又與之截然不同的自助式垃圾回收體驗,是綠色地球最為重視的鏈條。

“綠色地球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刷新與扔垃圾有關的一切用戶體驗。

”公司總經理李力說。

田阿姨家如今累積了4199分,已投遞419.9公斤可回收垃圾。

田阿姨向記者展示成果:“每月底會收到一條綠色地球的短信,顯示當月我家累積的可回收垃圾重量。

以前有用的垃圾,覺得可惜,又不得不扔,有心無力。

”田阿姨的焦慮正被一種可量化的成就感取代。

過去的那么多年,我們應對垃圾的態度,比垃圾還要糟糕。

trash is cash 垃圾就是金錢,別說你想改變,但是你什么都沒做!人生有限,但創造的價值可以無限。

05-15

下一篇:她65歲東山再起,85歲還在拼搏,這才叫奮斗的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2個月狂賺45個億,身價飆升到660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屏山县| 施秉县| 嵊州市| 方正县| 保山市| 孙吴县| 宜黄县| 怀仁县| 肇源县| 花莲县| 昌乐县| 海阳市| 三门县| 齐齐哈尔市| 且末县| 威海市| 新巴尔虎左旗| 岳普湖县| 黄石市| 塔河县| 广宗县| 且末县| 泸水县| 嘉义市| 淅川县| 浙江省| 五常市| 林周县| 云阳县| 张家港市| 宁国市| 资阳市| 涿州市| 广水市| 恩平市| 肥东县| 青阳县| 阳城县| 木里|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