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截至2018年3月31日,大中華區新發現33家獨角獸企業,總數上升至151家,整體估值總計超4萬億人民幣。
] 今年以來,境內外資本市場均以擁抱新經濟的態度,出招爭搶科技獨角獸。
就在4月24日下午,港交所發布IPO新政,吸引創新企業及獨角獸赴港上市;A股市場也正發生著重大變革,對獨角獸打開快速審批綠色通道,并推出CDR政策。
站在獨角獸的風口,如何界定和篩選獨角獸,什么樣的公司能真正踏上IPO的快車道,如何挖掘和培養潛在的獨角獸,無疑成為投資界較為關注的一大問題。
“投項目重點在于投人。
”多位創投界人士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90%左右都是由CEO和創始團隊決定的,除此之外,產品迭代能力,充分利用應用場景和中國的人口紅利也較為關鍵。
對于到底是追逐風口還是專注投資?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創投人士均表示,并不刻意以投資獨角獸為目標,主要還是專注于深耕的領域做價值投資,在這個過程中投到“獨角獸”也是水到渠成的。
“獨角獸90%靠創始人” 何為“獨角獸”?投資界通常認為需要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
“除了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以外,還要在相應的模式和在行業里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幾乎不被顛覆的地位。
”創世伙伴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表示。
沸點資本創始合伙人涂鴻川則從實際投資經驗表示,“獨角獸”有幾個比較大的特色,如果面對需求的話,需要看是不是剛需、是不是高頻、是不是廣眾,“前兩天我們否的項目就是這樣的,三個都不符合,因為它不是剛需、高頻的東西,雖然能夠掙錢,但是有盈利并不代表它是‘獨角獸’”。
4月1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榜單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元的企業,截至2018年3月31日,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臺灣)新發現33家獨角獸企業,總數上升至151家,整體估值總計超4萬億人民幣;其中,估值超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13家,估值總計超2.2萬億元。
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楊斌介紹稱,中國的獨角獸與美國的獨角獸平均估值體量來看,中國比美國還要高,中國是45億美元,平均的估值,美國大概是35億美元。
“‘獨角獸’為什么在中國這么多,我們發現除了技術以外,中國還有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一些大的產業尚未發展,仍然能夠發現驅動力。
”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進一步稱,另外一個是中國社會城市化的進程和新興人類群的興起,也會促進新的發展,“我想比美國大的原因除了新模式,又增加了社會、行業的維度,使得‘獨角獸’快速增長”。
就在創投大咖們熱議獨角獸之時,沸點資本創始合伙人涂鴻川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每個時代的獨角獸要求完全不一樣,但不變的就是團隊和人,能夠做成獨角獸的團隊和CEO的本質是不同的。
“回過頭看,‘獨角獸’的大佬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個人覺得他們都是‘打不死的小強’。
”涂鴻川同時稱,在看一個團隊的時候,如果一個團隊比較弱,必須要做很多“陪跑”的話,那么做成獨角獸的難度很大。
創世伙伴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周煒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80%~90%都是CEO和創始團隊決定的。
在他看來,投資人更多是充當謀士的作用,“他(企業創始人)非常專心的時候你幫助他們關心環境,在山上、在迷霧中你可以是他的無人機幫他看看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
“從天使投資者的角度,我覺得100%可能都是企業家。
作為投資人更多的是綠葉和錦上添花的。
”險峰長青創始合伙人陳科屹表示。
追逐風口還是專注投資? 站在獨角獸的風口,挖掘和培養潛在獨角獸成為一些股權投資機構的聚焦點,但也有創投機構并不以投資獨角獸為目標。
整體而言,追逐風口的時候也要和價值投資找到平衡。
盛山資產創始合伙人甘世雄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有尋找和挖掘潛在獨角獸的愿景,但目前并不刻意追求,“在生物制藥領域將來可能還會出來‘獨角獸’,但實際上時間會比較長,比互聯網會慢些”。
“我們比較喜歡投技術創新的企業,這與投模式創新的不一樣,技術創新尤其是在生物制藥包括醫療器械領域需要時間,有些在一個領域需要二三十年,而且需要高的門檻,這也使得護城河比較寬”。
甘世雄表示,尋找獨角獸需要精選賽道,找到優秀的團隊,一步一步去培養。
蔚來資本合伙人朱巖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團隊尋找獨角獸秘訣在于對細分行業做深入的思考,“我們不希望做很多的行業,這個不好。
一個經歷了幾年的投資人,需要在某一個領域建立自己的基礎,在足夠大的領域要深耕,同時要巨大的信息量,希望每一個團隊都成為一個專家,同時要獨立的思考”。
“我們并不特別追求‘獨角獸’,任何企業也不是把成為‘獨角獸’變成自己企業的目標來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企業市場空間夠寬廣,在里面是作為競爭者勝出的前提,又能夠為長期用戶帶來價值,這個價值可能是更好的產品,也可能是便利性,也可能是效率的提升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獨角獸’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畢竟風投不是一個短期的快進快出或者短期能夠見到效果的模式,對于華映資本而言,愿意幫助所投企業去進行這個領域的競爭,讓企業在大市場進行成長、變化,并通過資源等方式進行賦能,對于投資人來說,這是更重要的。
“我們內部基本上很少說‘獨角獸’這個詞,我們內部做項目不管它是不是獨角獸,我們還是扎扎實實地把基本功做好,基本面分析好,這才是我們選項目、做項目,能夠真正投進‘獨角獸’的好的方式。
”孫樹峰表示。
新變化下尋找投資賽道 目前很多的資金都往頭部公司聚攏,這讓市場并不清楚,企業成為獨角獸是不是因為資金熱捧造成的結果? “其實現在創業環境還是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
資金量肯定非常大,全球流動性泛濫大家都能看得到。
我們將它總結為‘魔鬼通道的效應’。
”劉二海解釋稱,今天的創業環境情況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一個是競爭升級,不光要求企業團隊有產品能力,還有募資能力、PR的能力;另外是企業要高速成長,慢慢來可能不一定是機會,別人已經成長起來了,成長周期變短;此外,產業投資人以及策略投資人在里面扮演重要角色。
對于解決的辦法,劉二海認為,需要所投項目具有獨特價值,最好離別人遠一點,“恐怕對創業者來講,不斷檢視是否有獨特價值,如果存在很好,不存在的話抱歉就會受到沖擊,那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互聯網下半場也是打群架的下半場,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獨善其身,或者是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優秀的公司。
”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認為,投資人要先閱讀戰局,然后幫助企業家、創業者尋找位置,“你是不是找得好,以及時間是否準確,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位置,對你公司的價值影響是很大的”。
相較美國來看,大量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偏消費和偏C端的模式為主。
對此,楊斌拋出一個問題,在硬技術和底層技術這些方向上未來會否有更多的獨角獸的誕生機會? 在芯片、基礎的材料和裝備、農業信息化方面有一些投資的清控銀杏創始合伙人/管理合伙人羅茁表示,這些離BAT遠一點,但是確實還是有很多的發展的地方,也有很多的布局,今天的企業確實不像消費那樣很容易被大眾和C端的知道,但是中國的發展會有更長遠的基礎性作用和影響。
對于未來投資賽道的選擇,險峰長青創始合伙人陳科屹認為,最大的變化就是之前的流量紅利進入到存量調整,未來的幾十年變化里面可以尋找大的存量所在的地方,然后去跟隨和尋找市場變化的機會;傳統行業的升級換代和產業改造正在快速地發生,這也是騰訊、阿里很難觸及的地方,里面也會有新的變革性機會;另外,跟人口結構變化相關的、和技術進步相關的,比如人工智能和芯片技術的提升,以及醫療健康等這些大的方向都有較多的機會。
下一篇:創業 下海要掌握四種泳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功創業的兩大捷徑 你有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