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現在適逢雙創熱潮,許多人義無反顧地加入創業者大軍中。
但創業路上兇險多多,各種坑防不勝防。
以下是創業路上的8大坑,創業者可以對照此文繞道而行。
1.創業不為賺錢有很多創業者為了追求高大上的概念,讓數據好看,不惜把自己一些很賺錢的項目砍掉,雖然結果融到了錢,但自身卻失去了造血能力,到頭來終究難逃因燒錢而死。
其實,創業的目的就是讓項目盈利,而不是制造數據讓創業者虛胖。
有些創業者拿出來的數據漂亮搶眼,但實際上他因為沒有利潤,就只好用數據來表示他很成功。
好的創業者應該首先把市場做好、利潤做好,強化自己的造血能力,畢竟不賺錢的商業模式都難以持久。
2.不重視股權分配創業過程中,創業者一定是要分配好創業團隊的股權。
企業由人構成,合伙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利益分配問題,如果前期的股權架構做不好,則會為初創企業的發展埋下隱患。
股權是為了拉攏人,如果想減少在創業路上的麻煩,就要找志同道合、能夠同甘共苦的人。
所以一定程度上說,股權的分配是對人的把控。
因而創業者在找合作伙伴的時候,一定要把股權分配好,否則后來撕逼起來,創業基本上也就黃了。
3.一開始就想改變世界創業者不能一上來就野心很大,試圖解決一個困擾全人類的難題。
創業者應該做的,是首先靜下心來,找到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先滿足小范圍用戶的真正需求,專注于解決眼前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然后由小到大。
對社會來說,少一個創業項目沒有什么問題,而創業者卻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
所以創業者不能把問題想得太大,不要總想著改變世界。
要知道,那個叫“扎克伯格”的年輕人創立Facebook的初衷也不是想造福全人類的。
4.對市場預測過度樂觀在進行市場調研時,創業者不要混淆潛在客戶的數量與實際購買客戶的數量。
在預測市場占有率時,不要主觀地以可能達到的最大客戶群為基礎計算百分率。
許多創業者對市場預測過度樂觀,對困難情況估計不足,導致后來突遇困境,舉步維艱。
5 解決的是偽需求找準目標用戶的真實需求是創業的第一步。
現在很多創投圈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言必稱“痛點”,而且,很多創業項目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只是一些錦上添花的東西。
可悲的是,這些創業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堅定地認為這是人們的剛需。
許多創業者起步階段的市場調研,往往缺少嚴密的數據分析,而是憑自己的直覺判斷,甚至是從自身需求出發判斷市場,這中間往往存在著很大的誤差。
因而,要找出用戶真正的需求,創業者就要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表達出你最終想要的產品效果,然后通過市場檢驗,快速迭代調整產品。
6.事必躬親即使你是天才,你的一天也只有24小時,能做出的事情也是極有限的。
而且,你不可能是所有問題的專家,也不可能對所有發生的事情做出回應。
所以,創業者要建立一個經驗豐富的可靠團隊,依靠團隊的力量共建大業。
7.過分迷信營銷在移動互聯時代,許多創業者一味地推崇營銷魔力,卻忽視產品、品控、體驗、商業模式等“硬貨”,大把燒錢,大吹牛逼,一味地突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限,卻忽略自家“酒不香”的事實。
這些年,因為迷信營銷、忽視產品本身,導致創業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
8.盲目照搬國外模式商業模式是創業者在創業初期規劃時遇到的首個問題。
在過去十年的互聯網創業大潮中,硅谷一直是中國創業者的靈感來源。
他們習慣于利用硅谷和中國之間的趨勢時間差,把硅谷熱門的初創公司的商業模式復制到中國。
但是,在預計成功復制的同時,創業者也需要考慮在中國市場上遭遇水土不服的風險。
比如愛日租、今夜酒店特價、輕博客點點等,這些都是簡單粗暴地復制美國模式,導致后來水土不服中途折戟的典型案例。
下一篇:從我父親那里學到的8個創業智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初期創業獲取種子用戶的7種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