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前幾天不同的幾個朋友轉了一篇文章給我,是一個項目的創始人寫的,絮絮叨叨的寫了一大篇,瞄了一半,無非就是說自己多辛苦,多么不容易,多么艱難,和別人多么不同,整篇下來有些像祥林嫂一樣絮叨,后面實在沒法看下去了,不過這種創始人的祥林嫂式的訴說阿毛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這不是一個個案,而是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
在國內,目前你要創業,至少要學會兩件本事,一個是裝逼,這點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即使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走路,比如說有個被他的天使投資人稱為天才少年的創業者,在電視臺說第二年要發一億的現金給員工,結果眾所皆知,就是個冷笑話;比如把路邊攤的煎餅果子搬進門店之后,就說要把中國美食鋪向中國,走向全球,結果門可羅雀,接連關門;比如說我們敬愛的人生導師和創業明燈徐老師投的一個項目,創始人號稱她創業成功的唯一障礙就是她長得太美。
所以裝逼沒有上限,更沒有下限,B是一樣的B,裝上見高低。
如果說裝逼是創業者入門級的功能的話,那另外一種就是創業者的殺手級功能——比慘。
其實比慘不是以創新著稱的創業者人群發明的,也是其他行業的舶來品。
這也不奇怪,我們的創業者最善于的就是抄襲,或者叫抄越。
最早,這其實娛樂界的專利,比如選秀。
現在的選秀不是比誰才藝更好,比的是誰遭遇和身世更慘。
張三家里有人得癌癥,那李四上來后肯定是父母雙亡;王五上臺前剛做完手術,那趙六表演完后家里一定還有弟弟妹妹吃不飽飯;在中國好聲音里,有個黑皮膚的女歌手吉克雋逸,用帶著哭腔的聲音說,她只想讓她媽媽坐趟飛機,后來被網友扒皮,他們家只差沒買飛機了。
在其他的訪談節目,包括本應該很歡快的相親節目中,各種比慘賣痛的故事比比皆是,盡管伎倆很粗劣,但是很管用,屢試不爽。
于是,機智的創業者們很快把這一招學了過來。
比慘成了一個創業者或者CEO的必備大殺器。
朋友圈或微博成了他們比慘重地,有些能寫字的人甚至開始寫長篇說慘,當然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
創業的故事慢慢成了一場最佳比慘王的經歷: 曬加班:1、當我走出辦公室時,外面的天有些微微亮,這讓我想起了科比回答自己為什么成功的那句話“你知道洛杉磯四點鐘的樣子嗎?”我想,我和我的弟兄們都知道(此處可根據自己城市自由填寫)四點的樣子。
2、周末,整個辦公室都是靜悄悄的,只有我鍵盤敲擊聲飄蕩在周圍······· 其實這個句式也不是創業者的原創,而是深得小學語文老師的真傳:今天是星期日。
小紅叫我去公園玩。
在這風和日麗的春天里,正是農民伯伯播種的季節,大家都在緊張而又忙碌地耕地、播種。
我是一個少先隊員,現在雖然還是學生,可是我有責任為祖國農業現代化貢獻一點力量。
想到這里,我哪里有心去公園玩呢?于是拿著鐵鍬跑到了李爺爺地里,開始翻地。
一天下來,累得直不起腰來,盡管今天沒出去玩,我望著翻好的地,發覺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艷了… 曬慘況:雖然融資少,但我事情多啊,雖然福利低,但我血壓高啊,雖然辦公室破舊,但是我遇到的問題很新鮮啊。
雖然我年紀輕,但是我負擔重啊,總之就是凄凄慘慘戚戚。
當然也有比慘失敗的,有一個創業者在接受媒體時,說自己最困難的時候,竟然男女員工是共用一個洗手間的,而不是分開的。
被網友噴的體無完膚。
這是典型的比慘經驗不足的。
曬團隊:曬完自己,當然要曬曬團隊,自己慘不是真的慘,大家慘才是真的慘。
一般是幾個慣用場景。
比如說曬一群人在辦公室打地鋪過夜睡覺的場景,還要配上幾句臺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比如在酒桌上喝得七葷八素,吃得杯盤狼藉,然后一堆臉紅的像被爆過菊花的猴屁股一樣的人舉著杯子在那合影。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我們一群兄弟抱頭痛哭”。
一想到這頓飯很有可能是最后的晚宴,估計誰都笑不起來吧。
都再比如拉一堆人去郊區搞拓展,美其名曰搞團隊建設,其實就是為了省錢,請幾個成功學的教練在那喊口號和當猴耍。
搞完后曬得皮開肉綻,走在外面連非洲兄弟都用母語問候你。
搞完后還擺成一排,每個人豎著大拇指喊口號拍照,“盡管很艱辛,有些人甚至感動得落淚了,但我們贏了”。
真相其實不是感動,是團隊的人在想,我怎么跟了這么個傻逼的老大。
有一個創業者在對媒體人介紹自己團隊時,每次都會帶他們到公司的一堵墻邊,靠著墻的是密密麻麻壘起來的紅牛飲料罐。
“這是我們的戰績,是靠它們支撐我們前進的。
”不知道投資人看自己的錢都贊助了紅牛公司,心里有什么想法。
曬孤獨和痛苦:張楚唱到“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可是自從硅谷的那幾個牛逼的創業者和CEO說,走在世界前沿的人注定是孤獨的,孤獨就成了CXO們必備的標簽了。
“他必然是孤獨的”“創業注定孤獨”“望著茫茫的大海,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中”······這些都成了標配句式,仿佛如果創業了,你要是不孤獨不痛苦不流淚,反而是開心快樂滿臉笑容的話,那就像整個族群的異類,人人得而誅之。
這讓我想起了星爺的代表作之一《唐伯虎點秋香》,為了進華府,在秋香面前和人比慘,不惜斷手斷腳,甚至最后玩掉了自己的小命。
這些創業者心若明鏡,他們的動機不會比唐伯虎單純多少,只是看能夠有多少人能為這個買單。
我清晰的記得,有個投資機構的人給我說,他們投的一個項目的創始人真牛逼,在朋友圈說兒子明天要開學了,但是學校還沒落實,頭天晚上還在酒桌上和客戶抱頭痛哭。
真是有魄力。
看來智商稅的征收是一件長期而繁重的工作。
馬上又是一年大學畢業生的大潮,很多人又面臨找工作的問題,如果抉擇是一件有技術含量的事,我可以教你們一個訣竅:就是比對著以上的種種表現,去看看這家公司CEO的朋友圈和微博,哪怕沾上一樣,我都勸你珍惜青春和生命,三思而后行。
下一篇:創業是要做強者去改變規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大潮下 如果選擇企業的伙伴和對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