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阿爾法公社。
選誰當合伙人是創業選擇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合伙人將是創始人未來并肩作戰的伙伴,在很長的歲月里一同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戰友。
一位我們被投企業的創始人表示,找到合適的合伙人比找對象要難上一百倍。
阿爾法公社總結了7個與選擇合伙人相關的常見問題,幫助大家一次性理清這方面的思路。
Q:何謂合適的合伙人?A:考察潛在的合伙人是否合適主要有兩條標準:首先是相互信任,其次是是否有相同的價值觀與愿景,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是否有足夠理智做出正確的抉擇。
合伙人之間關系紐帶的深度和廣度非常重要,不一定需要最深厚的友情,但一定需要彼此信任,相信并支持對方的決策。
合伙人之間缺乏信任可能會導致未來利益分配,責任分配的不平等,為公司發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對方向和策略的想法分歧,還有團隊中個人利益的分配問題,這就需要合伙人能足夠理智,把公司的利益放到首位,做出合理的決定。
Q:從哪里找合適的合伙人?A:對于創始團隊和合伙人,我們通常建議“三老原則”,指的是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合適的合伙人多來自于之前的同事(包含合作伙伴)、同學和朋友,因為更知根知底。
與熟人合作是絕大多數創業者的首選,強大的關系紐帶能幫助合伙人們在創業過程中互相支持,共克難關。
是否適合與關系相對沒有那么親密的朋友、熟人一起創業,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考慮:優點在于大家可以容易劃清工作和私人關系的界限,劣勢在于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成本去更好了解對方。
合伙人需要在創業中做到分工明確,用規章制度來規范雙方的行為,及時溝通,解決矛盾,共同分擔責任。
關系紐帶是合作中很重要的一環,但對于創業合作來說,合伙人之間優勢能力的互補也非常重要。
合伙人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強項,同時信任的紐帶互相連接才能讓公司更具競爭力。
BAT中,百度有“百度七劍客”,阿里有“十八羅漢”,騰訊有“騰訊五虎將”,翻看這幾家公司的成長史,會發現這些合伙人都在能力象限上有非常強的互補性。
Q:如何預判潛在合伙人是否合適?A:即使潛在的合伙人是自己的朋友、熟人,也需要對他的近期狀態進行一個全盤掃描,了解他近期的動態更新、工作經歷、朋友圈子等等。
可以拜訪他最近密切往來的朋友,同事以及客戶,社交網絡的動態更新也是了解一個人的途徑,深入的交流是合作前非常必要的環節。
對于一個他人介紹的潛在合伙人,創始人首先可以從介紹人口中了解相關信息,介紹人的評價可以提供一定的背書,但不能作為單一參考。
約見前還可以通過其他第三方途徑去了解潛在合伙人的性格、價值觀以及行事風格等等。
創始人如果有能力和資源還可以滲透其社交圈,通過與他有密切關聯的人了解更多的細節。
在面談時驗證自己對他的畫像是否準確,是否合適做公司當前發展階段的合伙人。
Q:合格的合伙人有哪些衡量標準?A:1.理念價值觀相符。
選擇一個三觀正、理念相符的合伙人非常重要,合伙人創業的初衷和愿景差距巨大,兩個人未來的合作關系和公司的長期發展一定會出現問題。
此外合伙人的人品也非常重要,創業過程需要每位合伙人做出適當的犧牲、奉獻。
如果合伙人在創業的過程中總想著為自己謀小利,這是對公司非常大的傷害。
2.優勢互補。
互補不僅限于能力上的互補,也包括性格和經歷等方面。
一個商業嗅覺敏銳,產品能力極強的CEO,如果搭配一個技術背景扎實,具有很強技術落地能力的CTO做合伙人,就很合適;若兩個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互補,一個更外向,適合對外溝通,一個更沉穩,適合在內部起定海神針的作用,那么對公司的發展將非常有利。
不同的年齡階段,性別也會帶來思維的差異,通過互補性能夠幫助團隊在發展中更具競爭力。
3.學習能力。
創業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選擇合伙人不能只看他當前的價值,還需要充滿危機感地去判斷一個人未來的價值。
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判斷未來價值最核心的指標,創業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管理能力、運營能力、銷售能力、協調能力、目標規劃能力都非常重要,合伙人需要隨著公司的發展一起成長。
4.溝通能力。
合作伙伴可以是一個喜好安靜的人,但不等于他可以是個溝通能力很弱的人。
尤其是在商業世界,能通過及時溝通盡快解決的問題一定不能耽擱;面對顧客,供應商、合作伙伴、投資人,較弱的表達能力會在很多場景下吃虧。
創業中需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事,選擇一個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的合伙人,能夠事半功倍。
Q:如何解決合伙人之間的分歧?A:1.公司走向的分歧。
公司在從無到有的探索期往往由合伙人們共同決策;在公司的擴張期,董事會的成員的組成越來越復雜,合伙人之間對公司未來走向的看法也可能會出現分歧。
這個問題需要從根源解決,創始人每當有新的體會和成長要積極與合伙人分享,協助其共同成長。
創始團隊的成員要定期溝通,達到相近的認知,保持大家都在“same page”。
2.對制度制定的分歧。
公司發展初期,為了追求產品盡快上線,市場盡快拓展,往往會施行簡單的制度體系。
但公司做大的過程中,管理系統需要進一步系統化和規范化,這會給團隊帶來陣痛感;解決此類分歧一方面需要提高對這種陣痛感的正確認知,另一方面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保持充分地溝通。
3.利益分配的分歧。
公司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強,股權與利益的分配問題就會越容易產生,提前設立ESOP是合理規避此類分歧的手段。
公司發展越到后期,創始人解決此類問題的工具越有限,最好在每一輪融資中拿出部分股權設立ESOP,保證期權池的比例。
同時要提前定下標準:在什么時間節點,公司發展的什么階段,拿出多少份額的股權獎勵合伙人和其他對公司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個人。
Q:創始人應該從哪里尋找技術合伙人?A:創業者應該先從身邊的技術朋友開始尋找,或者請他們幫助推薦,從經驗來看Referal的質量是最高的。
另外可以從大廠、頭部創業公司尋找對創業有激情,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技術合伙人。
在大廠或頭部創業公司擔任過技術團隊Leader的人,不僅會有良好的學業背景和技術背景,更重要的是他見過好的技術架構,做的產品經過大流量的考驗,也有帶團隊的實際經驗。
根據自己項目所在的細分行業,可以到大公司去“挖人”;也可以參加高相關度的行業內活動,例如阿爾法公社定期舉辦的Alpha Founders Club,就有眾多行業大咖,以及大廠及頭部創業公司的高管和技術負責人一同參加。
Q:應該避免與什么樣的人合伙?A:1.會講故事但執行力差。
創始人尋找合伙人的目的就是分攤重要責任,一起讓公司發展。
可是,如果一個合伙人只會講故事但能力有限,他很可能不能較好的撐起自己負責的那一塊業務,對公司的發展是負面影響。
2.缺乏有效溝通能力。
我們在如何解決合伙人之間的分歧部分,其實著重強調了“溝通”。
因為在公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管理層很可能會存在矛盾與分歧,合伙人如果缺乏溝通能力會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和不可調節。
3.無法全身心投入。
有一本記錄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歷程的書,叫《九敗一勝 : 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
像王興這樣的超級創業者在大成之前都要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從另一個維度說,創業是一件難度系數和失敗幾率極高的事。
所以創業者在進行這項難度系數極高的挑戰前,保證全身心投入是最基本要求,如果這個都無法保障,創業成功與否的結果也許在開始之前就已經決定了。
我們希望通過分享能夠給早期創業者或計劃未來創業的朋友們帶來一些幫助,創業是一件極其非標的事,所以我們的分享也無法適配所有的情況,但應該能帶來一些啟發。
創業不易,我們一起努力。
下一篇:創業合作平臺怎么樣?怎么尋求創業合作伙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在創業賺錢的好項目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