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18年3月8日,富士康股份僅36天即首發獲批的消息鋪天蓋地,繼奇虎360回A股價大漲之后,很顯然A股改革已經在進行時。
市值或超6000億元,成就A股最大近期曾有媒體報道,證監會發行部對相關券商做出指導,其中包括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內的四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企業客戶,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
首先,此次公司IPO主體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富士康股份)符合其中身份。
根據富士康股份招股書,富士康將自己定位為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制造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制造服務。
先撇去大眾對富士康股份“血汗工廠”、蘋果代工等評價不談,長江證券投資顧問鄒朝富對此作出過分析,“富士康股份2017年每股收益約0.90元,按照發行A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0%,即17.726億股,發行后總股本約195億股,富士康股份每股收益約0.81元。
再按照目前A股市場電子設備及服務行業加權平均市盈率約40.9倍,富士康股份上市后較合理的股價約33元。
那么,富士康股份總市值將達6435億元,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外資控股上市企業。
”也就是說,根據21財經的測算,超6000億的市值,相當于8.5個科大訊飛,5.2個中興通訊,2個360。
其次,與其他“新藍籌”公司,甚至與絕大多數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不同的是,盡管面臨因智能手機行業低迷而導致的業績下滑,富士康股份的營收依然很高。
據招股書,富士康股份于2015、2016、2017三年的營收分別為2728億元、2727億元及3545億元;凈利潤為143.50億元、143.66億元和158.68億元。
對比A股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富士康股份的營收排名前15,超過了99%的A股上市公司。
富士康對外聲稱公司主營業務有三: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
招股書中顯示,通信網絡設備的營收(也就是為蘋果等手機廠商進行代工業務)占公司總營收大頭,其中2017年該占比達60.75%;有趣的是,主營業務之三的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于2017年營收占比總營收最低,僅0.27%,然而其毛利率卻高達49.23%。
到這里也不得不說,目前來看富士康股份還依然以代工業務為主,且負債率一直在增長,2017年負債增長率達106.8%,但其龐大體量和造血能力足以另A股“另眼看待”了。
再根據招股書,此次IPO,富士康股份所募集資金將主要聚焦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云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 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云服務設備、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 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進行投資,共計資金272億元,其中智能制造方面的投資占據主要份額,達173.1億元。
顯然,富士康股份打定了主意要進行轉型,方向則是智能制造、工業4.0。
36天光速背后,富士康還藏了這些秘密然而,創歷史最快速IPO背后,富士康股份內里實際有些撲朔迷離,隱憂不少。
在申報IPO中,證監會曾反饋過69項疑問。
1 公司無實際控制人通過富士康招股書可以發現,富士康股份的控股股東為中堅公司,中堅公司直接持有公司41.1443%的股份,并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間接持有27.9962%的股份,合計控制69.1405%的股份,為本公司的控股股東。
一般來講,一家公司如果沒有實際控制人,很可能是公司股權分散,而有業內人士對品途商業評論表示,股權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會對外體現出公司經營能力差的表現。
重慶商報曾有統計,截至2018年2月22日,3491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56家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
對此,富士康股份招股書解釋,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堅公司為一家投資控股型公司,由鴻海精密間接持有其 100% 的權益。
因鴻海精密不存在實際控制人,故而本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2 關聯交易、同業競爭關系復雜在招股說明書中,富士康股份提到了一點,“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發行人與鴻海精密等存在一定的關聯交易,主要包括向關聯方采購商品、接受勞務及服務,以及向關聯 方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服務等。
”其中,鴻海精密旗下擁有兩家巴西公司,分別從事機頂盒、線纜模組的生產與銷售及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服務器和主板的生產與銷售。
業務上直接與富士康股份形成了同業競爭的關系。
對此,富士康股份解釋,上述兩家公司僅在巴西境內開展業務,與發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業務區域并無重疊,且其業務規模相對較小,收入、利潤與發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同類型業務相比較低,與發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實質性的同業競爭。
其次,富士康集團旗下另一家于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同樣被認為與富士康股份存在同業競爭,鴻海精密間接持有富智康62.78%的股權。
富士康股份解釋,根據富智康 2016 年年報,富智康為全球手機業的垂直整合制造服務供貨商,為客戶提供有關手機生產的完整制造服務;報告期內,富智康與富士康股份生產并銷售的手機高精密金屬機構件面向不同的品牌客戶,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面向某美國知名品牌客戶生產并銷售手機高精密金屬機構件。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承認了一點,富智康存在為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代工服務而生產上述美國知名品牌手機高精密金屬機構件的情況,但并未以其自身名義從事該品牌手機高精密金屬機構件的生產及銷售業務。
3 未滿三年,還是過會了從整個富士康申報IPO周期來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富士康股份上市的最大阻力應該是其公司持續經營未滿3年了。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 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
顯然,成立于2015年3月6日的富士康,在申報之時還未滿3年。
對此,富士康股份在招股書中解釋,公司已向有權部門申請了豁免。
這也足以判斷證監會對富士康股份的態度。
4 募資272億背后,富士康早有動作在產能過剩的中國制造業,轉型是所有傳統制造企業需要面對的現實。
富士康也不例外,手機行業已經飽和,對應到公司業績上,營收也有所下滑。
而從近期一系列動作來看,在智能制造領域,富士康的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上面。
2018年2月7日,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投資100億新臺幣(約合21億人民幣),致力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研究。
郭臺銘曾表示,“如果人工智能部署非常成功或者產生效果,我們可能會投入62億人民幣甚至更多。
”此外,郭臺銘透露由林元慶創建的Landing.ai將成為其重要合作伙伴。
富士康將通過Landing.ai帶來的技術來幫助實現生產過程的轉型,同時識別和預測缺陷。
資本市場之變,2018年的分水嶺2017年全球IPO的公司數量和募資金額都在上漲,也被稱為是近10年來最活躍的一年。
據了解,2017年,A股上市公司達436家,港股達174家。
對應到資本市場制度上,港股和A股都在積極進行變革。
其中,港股迎來了24年最大的改革,第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第二,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
A股同樣不甘落后。
富士康36天過會的例子即可凸顯A股市場改革的態度。
在兩會期間,BAT大佬都對外表示了在政策允許下欲回A股的想法;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今年將繼續深化IPO(新股首發)市場化改革。
證監會支持國家戰略,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產業,重點支持創新型、引領型、示范型企業。
進入2018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制度的改革之風漸濃,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對屬于中國的BATJ體量級新經濟公司在本地進行IPO都或多或少地表達了支持態度。
(注:2018年足以稱之為資本市場改革的分水嶺,接下來品途商業評論會另附文進行深討,請關注。
)如今富士康已成功過會,這讓人不禁想問下一個能夠“光速IPO”的會是“新藍籌”里的滴滴還是今日頭條?抑或是美團點評?
下一篇:一文詳解2018年IPO市場現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