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這是一封大宗貿易B2B創業團隊來信,信中說的是一個關于 “撕”的故事:在公司即將成功融A輪之際,公司創始人嫌占股比例少撕毀投資協議,拿了原公司的交易數據另立門戶重新融資,用坑蒙拐騙的手法想要將公司員工 一鍋端走,還從前公司處挖角客戶,說辭是“之前那家公司已經倒閉了”、“我們公司改名了,改成了你現在看到的名字”。
心中證據詳實,讓人很難不相信。
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這樣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各位創業者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要擦亮眼睛,必要時先小人后君子,把各自的權利義務一一約束清楚,落實到白紙黑字上,將來有什么紛爭也有個說處。
信的正文(略刪節):我們是『找漿紙網』,一家漿紙業B2B電子商務平臺,我們2015年3月15日拿著近300萬投資正式開業,經過半年時間發展壯大,累積撮合交易額達到9 億,公司團隊規模達40多人。
自7月份起便陸續有投資機構來公司拜訪并協商投資事宜,其中更是有兩家機構的融資已敲定并到達協議階段。
就在大家信心爆滿,對公司未來滿懷憧憬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1、CEO吳泉擅自撕毀協議,秘密另立門戶在 投資者對漿紙B2B平臺的商業前景表示肯定之后,CEO吳泉不滿足于其在找漿紙網所占股份比例,私下撕毀投資協議,瞞著投資人另立門戶,開辦一家商業模式 與找漿紙網一模一樣的『找紙網』,期待再尋求融資。
撕毀協議不說,還欺騙員工,詆毀投資者,掩蓋自己出任CEO期間的大量財務問題;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欲 瞞天過海,于以給投資商準備資料為名收回漿紙網全體員工的保密協議并銷毀,還要求找漿紙網全體員工簽訂離職手續,再入職于新公司,企圖把全體員工忽悠過新 公司,留一個空殼公司給投資者。
2、毀謗舊主,利用虛假數據欺騙投資商及客戶吳 泉在離開公司時,除帶走部分員工,還盜取了公司具有知識產權的源代碼及數據庫里的所有資料,涉及到公司商業機密的客戶和員工資料,甚至還蓄意破壞公司過往 半年多建立起來的客戶關系。
由客戶反饋回來的信息得知,吳泉新公司的銷售人員捏造事實,通過『找漿紙網已倒閉,關門歇業』、『找漿紙網已經更名為找紙網』 等謠言來欺騙客戶,獲取客戶的認可。
與此同時,其新公司『找紙網』對外公布『從3月到10月,通過大數據撮合模式促成交易額達到17億元』,直接盜用了找漿紙網過往的交易數據。
經調查,吳泉獲得投資時用本人及夫人名義總共注冊了三家公司,找漿紙網所屬廣州紙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只是其中一家,而現找紙網所屬公司就是同時期注冊的另一家公司。
看到這里誰都會聯想:吳泉起初創建公司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圈錢還是想干實事?吳泉種種行為,在道義上來說違反商業倫理、契約精神和誠信根本,在法律上來說觸碰了多條紅線。
下一篇:27歲凈資產千萬,30歲資產過億,32歲虧空三千萬,如今再創業他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坐擁500萬用戶的音樂網站何以走向死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