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各個銀行的產品不盡相同,投資者靠自己研究難免事倍功半,購買時往往需要求助于理財經理。
大爺百萬儲蓄遭銀行飛單 然而,理財經理有自身的立場和利益需求,對于他們的推薦、介紹和解讀,投資者還需要清醒辨別。
融360小編剖析4句銀行理財經理在推銷產品時常說的話,幫大家避免判斷失誤甚至受騙。
1. “雖然這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但實際上基本都可以做到保本的。
” 要聽懂這句話,首先要明白:“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并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也就是說,這種理財產品非但不保收益,連本金都無法保證。
雖然理財經理敢說“實際上基本都可以做到保本”,但投資者一定要心中有數,不能盲目冒險。
融360小編小科普: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其中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理財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比較之下,本案例中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風險其實最高。
2. “這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絕對可以保收益。
” 何謂“預期收益率”?是指銀行認為在“正常”市場走勢下可能獲得的收益,是理論上的收益率,而非該產品已經達到過的收益率,更不是投資者本次購買的產品到期后的實際收益率。
無論理財經理口中的預期收益率如何“靠譜”,投資者都不應輕信。
更靠譜的判斷方式是看這一產品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方向。
例如,如果有理財經理宣稱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是實際收益率,他多半是開啟了“忽悠”模式。
融360小編友情提示:即便是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也未必百分百靠得住。
一般來說,投資者購買銀行的保本固定收益產品后,到期時獲得固定收益,投資風險全由銀行承擔。
但監管層規定銀行不能無條件地承諾固定收益,因此銀行在特定時間或特定條件下擁有提前終止產品的權利。
當然,這類風險發生的概率較低。
3. “這款產品只面向風險承受能力高的客戶,所以您風險等級評測的所有問題都要填最高的選項。
”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要接受風險等級評測。
對于銀行理財產品而言,主要風險有:流動性風險、利率及通貨膨脹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
相應的,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從弱到強分為5級:保守型、收益型、穩健型、進取型、積極進取型。
有些理財經理出于個人利益考慮,甚至會向保守型投資者推薦積極進取型理財產品。
融360小編建議投資者一定要認真對待風險等級評測,并尊重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因為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強弱不僅取決于投資者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還取決于投資者的收入情況、資產配置情況等實際風險承受能力。
4. “某某理財產品雖然是我們銀行為某公司代銷的,但是和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沒有區別。
” 沒區別?當然有區別!很多銀行“飛單”事件中的受害者,就是聽信了這種鬼話才損失慘重。
銀行理財產品是指我國商業銀行在法律法規核準的經營范圍內,運用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的專業投資能力,按照既定的投資策略代理投資者進行投資而推出的理財產品,或稱理財計劃。
而銀行代銷的金融產品由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產品設計、投資及管理,而商業銀行僅承擔對第三方產品的遴選準入、產品推介、產品銷售和資金代收付等職能。
也就是說,一旦那些金融機構出了問題,銀行可以概不負責。
如何辨別在銀行買到的理財產品是否屬于代銷?融360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辦法:查看該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
如果是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在“投資管理團隊”或“參與主體”一欄往往明確列示有“某某銀行某某分行”或“某某銀行某某總行”字樣。
下一篇:中國留學生炒房賺近600萬 專家揭秘驚人炒房賺錢手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種投資理財方式的優劣分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