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瀘州青年楊東平18歲外出打工,19歲創業,20歲生日時窮得只有一元錢。
但他憑借一把掃帚、一個水桶、一張抹布躋身都市,創辦了小有名氣的家政服務品牌———瀘州小蜜蜂家政服務公司,并在全國擁有41家連鎖加盟店;幾天前,他再出驚人之舉———繼去年簽下人民大會堂16個廳的保潔業務后,他又承包了人民大會堂會議大廳5年的保潔項目。
成功的背后,楊東平付出的豈止是汗水! 夢想年代 工地管安全工人很信服 27年前,楊東平出生于瀘州市納溪區一個普通農家。
1998年,他職高畢業后,到宜賓一建筑工地當施工員。
“步入社會的第一個崗位,就要管理2000多工人的生產安全。
” 工人們的安全意識淡薄。
楊東平規定,上崗必須戴安全帽,未戴的扣一月工資。
一次,一塊磚頭從天而降,砸在一個工人頭上,幸虧他戴了安全帽,只受了點輕傷。
從此,楊東平的威信樹立起來了。
一年的管理經歷,使他收獲了第一筆財富。
賺得首桶金買車出車禍 一天,楊東平下班回家途中,見一老人倒在路上。
他立即將他送到醫院。
得知老人系外地人后,他為老人墊付了2000元入院費。
這位老人系云南一位老干部,為感謝這位素昧平生的年輕人,老人為楊東平所在公司推薦了一個600萬元的工程,楊東平得到了6萬元提成。
第二天,他買了一輛長安面包車開回家“光宗耀祖”。
不料,半路出了車禍,車毀了,鼻梁斷了。
這場車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創業年代 首吃螃蟹被罵“瘋子” “錢來得太容易,去得也快。
”楊東平痛定思痛后決定:辭去工作,回瀘州創業。
他發現,瀘州沒有一個專業的家政服務機構。
近40萬人口的城區家庭、眾多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大樓,市場巨大。
1999年底,他注冊了“瀘州市江陽區小蜜蜂家政服務中心”。
沒錢打招工廣告,他便提起水桶,到大街上“招工”,他問看中的人:“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干家政服務。
”“你娃是不是瘋子喲!”街頭招工失敗,楊東平又找附近的失地農民:“跟我一起干點事吧。
”終于有4人愿意加盟。
慘痛教訓3月不開張 楊東平首吃“螃蟹”,付出了慘痛代價:“整整3個月沒開張,13個月慘淡經營!”無錢做廣告,他就手寫了3萬多份宣傳單挨家挨戶送。
“爬了無數幢樓,一個反饋都沒有。
” 楊東平牙一咬,與4個工人提起水桶、拿起抹布、掃帚,走上大街和中高檔居民小區,拉起橫幅,向市民灌輸家政服務理念。
“小伙子,你為何干這行喲?”第一個咨詢的女客戶的話,更這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下了決心:“我偏要干出點名堂來。
” 3個月沒開張,楊東平的積蓄很快花光了。
“20歲生日那天,我身上只剩一元錢。
” 成功年代 免費推銷叩開財富門 絕境中的楊東平決心最后一搏:主動出擊,叩開居民家緊閉的房門。
于是,他率工人到中高檔居民小區,免費為市民提供家政服務。
此招果然很靈,一名王姓婦女第一個將楊東平領進家門。
“我們打掃衛生時,王大姐一步不離跟在身邊,像防賊一樣盯著我們。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市民們不愿請人做家政,是不相信陌生人。
”摸清城里人的心態后,楊東平請轄區派出所和社區出具相關證明,同時規范整套服務過程:進門前輕敲門,進門后穿鞋套;將抹窗戶、家具、衛生間的毛巾和清潔劑分開使用,抹完后讓工人戴上白手套檢查。
幾個月后,500多戶居民體驗了免費家政服務后,紛紛與他簽下了長年保潔合同。
做響品牌網絡漸龐大 叩開財富之門后,楊東平做出一系列免費促銷舉措:聯合當地報紙及車商、房產商等,凡訂一份報紙、買一部車或一套房子,均配送一次免費家政服務。
同時承擔起城區30余個公交站點的無償兌換零鈔工作,并承包了500多輛公交車的清洗保潔業務。
“非典”期間,楊東平派人,免費為“抗非”一線的醫護人員做家庭保潔。
這次活動促銷效果極佳,公司很快擁有了近2萬客戶,楊東平的事業開始騰飛。
“蜜蜂”展翅飛進人民大會堂 楊東平公司的業務由清掃保潔,發展到提供保姆、鐘點工、月子護理、老人陪護、車輛保潔等20多個項目。
全國有41家連鎖商加盟,自行配制的專業洗潔液等20余個產品,成為公司的另一財源。
2005年9月,他被農業部、團中央評為“全國農村致富帶頭人”,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頒獎儀式。
楊東平沒有陶醉在榮譽里。
他發現,地毯上有少許污漬。
散會后,他向人民大會堂的管理部門提出:“我能清除地毯上的污漬,愿無償試驗。
” 去年4月底,楊東平簽約人民大會堂16個會議廳的保潔項目,以及全國人大廬山休養所的定期保潔合同。
幾天前,楊東平再次簽下了人民大會堂會議大廳5年的保潔“訂單”。
“下一步,我將提高員工素質。
把連鎖店開到全國各大中城市,甚至港澳地區,打造全國的知名家政品牌。
”
下一篇:94年出生,身價10億,12歲開始創業,如今投資區塊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菜攤小販到億萬富翁,他賦能1500萬家煙酒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