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廣州天河軟件園,明天將舉辦一場名為“中國好創業”的論壇,10個投資機構的“大佬”將參加活動,正在尋求投資的創業團隊也可在現場與投資人進行“勾兌”。
該論壇的舉辦方于4月中旬在深圳舉辦了“第五屆中國好創業”創業大賽,冠軍項目“閃拍”就當場獲得了數百萬元的投資。
其實,創客大賽每一屆的冠軍似乎都能一夜爆紅,包括余佳文創辦的超級課程表、4月初剛融資3000萬美元的禮物說、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過創始人的項目“兼職貓”和“閃聘”,這些創業“神話”又總能讓后來者為之心醉神迷。
但矛盾的是,另一方面連大賽主辦方、廣州創新谷的創始人許洪波也坦承,現在的互聯網創業是“九死一生”,今后會是“百死一生”甚至“千死一生”。
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天使投資人、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稱,目前互聯網行業估值的泡沫,令人瞠目結舌。
互聯網創業到底是金礦還是陷阱?當年的創客網紅,今天在哪? 創客項目:超級課程表 創始人:余佳文 走紅時間:2013年下半年至今 最佳成績:阿里巴巴領投的B輪融資,數額不詳 現狀:向社交化轉型,準備C輪融資 超級課程表 定位搖搖擺擺中 最終還是社交化 “中國好創業”今年已經是第五屆。
余佳文拿下首屆冠軍時,還是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的學生。
他的項目是“超級課程表”。
2012年,超級課程表上線不久就獲得50萬元的天使投資。
兩年之內,又獲得了阿里巴巴領投的B輪投資。
那時超級課程表覆蓋了全國3000所大學,擁有1000多萬注冊用戶,日均登錄量達到200多萬。
“超級課程表是泡妞平臺” 去年11月,余佳文做客央視,“明年拿1億分員工”、“超級課程表是全國最大的大學生泡妞平臺”等言論令他站在了風口浪尖。
從那之后,余佳文就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其助理徐小姐說,“為了讓他專心工作”。
但余佳文仍舊在4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去拍了廣告,“拍廣告更重要的是為了公司的宣傳”,余佳文稱,盡管不喜歡上鏡,但廣告“一定要去拍”。
近日,余佳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透露,超級課程表正在向社交化轉型。
而去年的另一個場合,他曾表示,因為“沒有足夠的用戶量,社交氛圍不足”,要弱化超級課程表的社交性,強化課程表的剛性需求。
余佳文把超級課程表的“下課聊”放到了重要的板塊,不同于微信等熟人社交平臺,超級課程表的社交平臺主要以話題討論的形式存在,“比如關于課程的討論、給身邊漂亮的男女生投票、匿名討論大尺度話題等”。
因為學生發的內容太敏感,余佳文還曾被“請去喝茶”。
“我們的目標是做最大的學生BBS”,余佳文說。
管理層矛盾架構一再調整 創業的過程并非扶搖直上。
今年3月到4月,超級課程表的管理架構經歷了兩方面調整,一是撤除了CTO (首席技術官)一職,二是增加了廣告部。
余佳文說,他與原來的CTO發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后來就干脆撤掉了這個職位。
余佳文說,以前團隊技術上有問題都找CTO,“但CTO未必對所有技術問題都最專業”,因此他建立了一個叫“笨鳥先飛”的團隊,由安全、數據庫、前端、后臺等領域的專家組成一個六七人的團隊。
有問題就反映給團隊解決,“現在我感覺服務器穩定了很多”。
幾乎同時,還新增了廣告部門,“之前都是廣告商找上門來,現在我們會自己拉廣告,增加盈利。
” 目前,超級課程表的團隊已經增加到了110多人,余佳文透露,在最近即將進行C輪融資,“這次不是阿里巴巴領投了。
” 創客項目:兼職貓 創始人:王銳旭 走紅時間:2014年4月至今 最佳成績: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現狀:準備推出企業版 兼職貓 當了總理座上賓 用戶量翻了一番 兼職貓也是創業大賽冠軍。
但真正讓大眾認識兼職貓的,是創始人、90后王銳旭成為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的“座上賓”。
座談后,“兼職貓”迅速火爆,短短幾個月,用戶量翻了一番,目前已經得到了300萬美金的A輪融資。
他想給90后創業做表率 早在總理座談之前,“兼職貓”就已經在業內打響了名氣。
去年4月12日,“兼職貓”獲得第三屆“中國好創業”的冠軍,4月28日又斬獲首屆廣州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企業成長類第一名。
這時候,“兼職貓”已經拿到了創新谷的100萬元天使投資。
今年年初王銳旭參加完李克強召開的座談會后,“兼職貓”在互聯網上引起了轟動。
“比起狂妄、囂張、幼稚等等這些標簽,相信大家更希望看到90后奮勇、堅韌、踏實、拼搏的一面,而王銳旭只是剛好做了一個表率”,兼職貓團隊這樣解釋為什么王銳旭能作為90后創業代表。
項目另一名創始人甄靄儀說,從去年4月拿到天使投資到總理接見的近1年時間里,兼職貓積累了100萬多一點的用戶量和2萬多的企業量。
而總理接見后,“很多媒體采訪報道了,用戶量暴增”,不到三個月,用戶量達到了200多萬,活躍用戶達到每周20萬,企業數則有4萬多。
校園平臺還要覆蓋企業 從2013年上線開始,“兼職貓”的定位就很明確:要做大學生的兼職招聘平臺。
“我們和大街網、領英之類的不同,暫時不會考慮往職場社交方向發展”,甄靄儀說,未來會在提高服務體驗上著力,增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對接。
在創業初期,“兼職貓”偏重技術,技術部門與其他部門的人員比例是4:1,如今這個比例是1:1,“年前員工才40多人,現在有100多人,新增加的人員主要是市場運營方面的。
”年后,兼職貓的覆蓋范圍已從廣州、北京兩個城市增加到七個。
團隊稱今后希望打開全國市場。
“目前我們在準備一個企業版,最近就會上線了”,甄靄儀說,“這是針對企業推出的新版本,包括發布通知、建立與管理人才庫、錄用、一鍵導出簡歷等等”,甄靄儀語氣中帶著興奮,但還是賣了個關子,“我們已經設計好未來的大方向,會有一個很棒的噱頭,但現在不方便透露。
” 創客項目:閃拍 創始人:伍杰暉 走紅時間:最新一屆創業大賽冠軍 最佳成績:天使投資,數額不詳 現狀:團隊將入駐廣州,開拓內地市場 閃拍 創業賽新科狀元 無懼互聯網泡沫 作為最新一屆創業大賽的冠軍,“閃拍”被諸多業內人士看好。
項目創始人、32歲的香港人伍杰暉是個“拍照狂人”,出門旅行一趟,拍上幾千張照片是常有的事。
但他發現,朋友們手機里的大量合照,很難快速地互相發送。
為此,他開發了閃拍A PP。
14歲賺到第一桶金180萬 18年前,還在念初中的伍杰暉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14歲那年,他建立了一個音樂搜索分享網站,在那個m p3盛行的年代,伍杰暉的網站大受歡迎,為他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180萬元港幣。
拿著這筆錢,伍杰暉來到美國學習電腦工程。
畢業后,他曾在美國30多次面試失敗,也曾在微軟找到了一份年薪8萬美元的工作。
他最終還是辭職回到香港,創辦了一家社交網站“若比鄰”,在2007年一項社交網站評比中,“若比鄰”力壓雅虎等,獲得銀獎。
“若比鄰已經走上正規,我從員工里挑了3名最得力的,和我一起開發閃拍。
”最近,伍杰暉帶著新項目閃拍來到內地,一下子就拿到了創業大賽冠軍。
伍杰暉之所以創辦閃拍,是源于自己生活中的“小苦惱”。
“參加朋友聚會、公司活動等等,大家都會拍照,但是各自回家后,別人手機里的照片就基本要不來了。
”酷愛自拍和拍照的伍杰暉一直在思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2014年年底,伍杰暉開發了閃拍。
登錄A P P后,用戶可以任意建“群相冊”,群里成員用手機拍照后,照片會同步上傳到云端,其他群成員可以馬上看到,也可以進行保存。
“我建了不知道多少個群了。
”伍杰暉指著自己的手機,最多的群相冊里有一萬兩千多張照片。
“創業不要奔著錢去” 作為大賽冠軍,閃拍項目當場獲得了數百萬元的投資,伍杰暉決定,在半個月內將辦公地點從香港搬到廣州。
伍杰暉坦言,自己是個技術男,管理和市場推廣對他則是個棘手問題。
其實在“進駐”內地之前,閃拍已經有了約3萬名用戶,但還沒有找到盈利模式。
伍杰暉不急于用賺錢來證明自己的項目,“創業不要奔著錢去,否則可能會堅持不下來。
” 伍杰暉也認識到,現在互聯網創業存在泡沫,但他依舊選擇第三次創業。
他自信對移動相片分享市場的眼光,“我們有能力,有經驗,看到市場缺口,為什么不做?” 創客項目:男朋友 創始人:劉偉清 劉栩(右圖) 走紅時間:剛上線2個月 最佳成績:100萬元種子投資 現狀:種子資金花了一半,產品上線約1個月賣出8000多盒 男朋友 衛生巾會寫情書 給女朋友來一個 創業大賽上,一個廣州團隊在臺下目睹了“閃拍”奪冠過程后,表示想參加明年的大賽。
這是一個由廣州本地大學畢業生組成的創業團隊,主要在線上賣自制的衛生巾。
他們今年3月正式創業,拿到了100萬元的種子投資。
這是一款緣起愛情的產品 創始人劉偉清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他要去賣衛生巾時,第一反應都是愣了。
劉偉清說,“一開始根本不好意思告訴家人,連女朋友都會忍不住調侃我”,但現在劉偉清會非常自然地打開一片衛生巾,將用料和包裝的特別之處娓娓道來。
“這是一款緣起愛情的衛生巾。
”劉偉清回憶,去年10月,另一名創始人陳鵬因為女朋友對使用的衛生巾過敏,萌生出要自己生產衛生巾的想法,于是找到劉偉清等人一起商量。
剛開始幾個男生根本不知道從哪里著手,劉偉清說,“團隊里的女生在我們面前場景模擬了一次,從打開包裝到使用,到用完丟棄”。
經過演示和交流,該團隊終于明白了最困擾女性的兩個問題:安全和包裝。
熒光劑問題讓人們對國產衛生巾失去信心,傳統衛生巾露骨的包裝以及丟棄后容易散開的情況則經常造成尷尬。
團隊自己挑選進口材料,設計樣板,然后交給廠家生產。
用鮮黃和湖藍色作為包裝主色調,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為了方便丟棄,給每片衛生巾設計了獨立的紙袋包裝。
企業的宣傳廣告上稱產品“做足表面功夫”。
此外,還賦予了衛生巾“情書”功能,“男生在我們網上下訂單后,輸入想對女朋友說的話,我們會生成二維碼印在包裝上。
女生收到后只要掃碼并進行信息匹配,就可以得到我們制作的H T M L5頁面情書”。
去年11月,“男朋友”得到了100萬元的種子投資。
今年3月正式上線,覆蓋廣州16所高校,全省30多所高校。
劉偉清說,到現在兩個月時間,已經賣出了8000多盒產品。
“APP太浮躁,想踏實做線下” 另一個創始人劉栩把團隊定位為互聯網創業者,用互聯網思維去運作傳統行業。
劉栩說,“線上銷售,省掉了中間代理、實體店的費用,這些錢用于提高產品的質量”。
對于現在風潮涌起的APP創業,劉栩認為太過浮躁,“APP的特點是增量快、變現快,用戶量做上去了,就很容易吸引風投。
但APP產品的節奏快,上線快、更新換代快、成功和失敗也快,100個A PP中可能就只有1個能夠真正出頭的,所謂的互聯網泡沫就是這個意思”。
劉栩認為,實實在在的線下產品是不一樣的,產品具有造血功能,賣出去一盒衛生巾,就有一盒的盈利。
和大部分互聯網產品一樣的是,“男朋友”也希望增強線上線下的互動。
團隊計劃打造一個大學情侶的互動社區平臺,讓大家在上面分享信息,形式可能是A PP,也可能是微信平臺,一切都還在籌劃。
對于未來,創業團隊期待,“男朋友”的概念并不止適用于衛生巾,“我們還打算推出安全套、暖宮貼等一系列針對大學生的剛需產品。
” 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這種依靠線下渠道銷售的產品,在資源上跟行業巨頭存在較大差距。
創客項目:臉萌 創始人:郭列 走紅時間:2014年6月至9月 最佳成績:千萬級A輪融資 現狀:下載量和用戶量下降,創始團隊已將精力放在其他項目 臉萌 一夜爆紅的時候 就是我最失敗時 “臉萌”雖然沒有在任何創業大賽上得過獎,但與獲獎項目相比,臉萌曾經的爆紅指數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現在的“臉萌”A PP,已經很少再出現大家的手機里了,創始人郭列回過頭來看待這段經歷,感慨“最紅時是我最失敗的時候”。
一夜爆紅公司成了“景點” 去年6月,“臉萌”仿佛一夜之間就火了,不換個臉萌的頭像,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
臉萌用戶3個月突破5000萬,海外用戶超過1000萬,在中國、英國、西班牙等17個國家的A ppstore總排行榜第一,在美國、加拿大等62個國家獲得娛樂榜第一。
但一夜爆紅也給郭列帶來了不少煩惱,他當時在朋友圈里這樣寫道:“不想把公司辦成旅游景點,如果真的為我們好,請不要打擾我們工作。
我們是創業者,我們的職責是埋頭做產品。
”臉萌團隊一度拒絕接受新的采訪與活動,希望用產品說話。
然而,想用產品說話的臉萌項目終究沒能再上一個臺階,相反下載量和用戶量都在減少。
“投資人聊投資的時候,也沒有對外說具體數據,希望理解。
”郭列表示商業機密不太方便透露。
目前郭列和17名小伙伴在深圳寶安區租了個格子間,正在閉關開發新產品,這款專門針對年輕人的社交產品原本打算今年4月上線,名字都想好了。
但郭列對南都記者表示,具體上線時間還不確定。
做社交產品對技術和整個團隊的要求更高,郭列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招人,他發的不多的朋友圈里,最近有好幾條都是招設計師實習生的消息,“招一個普通人容易,招特別強的人很難,因為他會有更多的選擇,而且還要認可我們的理念。
” “最差時和最好時成長最多” 對于“臉萌”的一度爆紅,郭列自己也有點意外,他曾開玩笑地對南都記者說,“沒做過推廣,運氣吧,所以你是在采訪一個中彩票的人。
”然而火爆了之后,“就像平常人中了500萬一樣,沒有經歷過,不知道怎么處理。
” 郭列總結,“臉萌”抓住了年輕人喜歡表現的需求,除了產品本身有足夠的吸引力和運氣外,能火是一個自然規律,“互聯網上每段時間都會有比較火的產品,來滿足大家的娛樂需求。
” 既然是自然規律,回憶“臉萌”的盛極而衰,現在的郭列已經很淡然了,在他看來,最紅的時候是他最失敗的時候。
“最差的時候和最好的時候成長最多。
最好的時候會面臨質疑和誘惑,之前的不成熟就體現出來了。
”他說自己之前做一個東西是因為感興趣,紅了后就有點被動地去想證明給大家看。
郭列更看重的是一種經歷,有些事“如果必然要經歷的話,早一點好一些”。
盡管臉萌已不再紅火,但這個項目對郭列和他的團隊還是有著不一樣的分量,他在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依然還是:“臉萌創shi人”。
創客項目:我是明星 創始人:李至言 走紅時間:2014年6月 最佳成績:100萬天使投資 現狀:項目已停擺 我是明星 運作模式大而全 無法盈利剎車了 并非所有的創業大賽冠軍都能順風順水,有的項目因為遇到各種挫折不得不轉型。
“我是明星”項目在2014年6月曾奪得廣州市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新媒體設計類的冠軍,獲100萬元風投基金。
但是因其運作模式“大而全”導致無法盈利,3個月后尋求轉型,連項目名稱都換了。
創意被看好卻無法盈利 創始人李至言介紹,“我是明星”希望搭建一個讓普通人實現明星夢的平臺。
參與者上傳相關的語音、視頻或者圖片,通過即時的選秀PK ,星探可以在平臺上發現有潛力的簽約藝人。
這一想法被當時的廣州市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評審團認為具有“創意”和“社會責任感”。
“原來的電視選秀容易產生所謂的黑幕,現在這個產品可以幫助更多的年輕人實現自己的夢想”,廣州市雷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俞文輝當時如此評價“我是明星”。
正式研發的時候,李至言卻發現這個想法過于理想化。
“太重,大而全”,要供用戶上載大量的歌曲、視頻,服務器的帶寬是一大難題。
“還有歌曲的版權問題,用戶上傳的內容質量沒有辦法保證”,李至言疲于解決這些難題。
更重要的是,項目難以實現盈利,直到2014年9月,項目一直處于零盈利的狀態。
李至言曾希望在2014年內推出“我是明星”的A PP,但終究沒有成功。
實際上從去年9月開始,李至言萌生了轉型的想法。
今年1月新的平臺正式上線,這不是一款A PP,而是依靠微信平臺建立的公眾號。
新產品連項目名稱都換了 “沒有一個風投愿意看到你不斷燒錢而不賺錢,還是要想辦法向市場要錢”,于是,李至言將產品徹底轉型,連名字都改了。
新推出的公眾號產品“求關注”,幾乎看不出“我是明星”的痕跡。
“求關注”是一個幫助廣告商發布微商廣告的中介平臺。
平臺對接兩端,一端是經過審核、微信“粉絲數”達到一定數量的“美女明星”,另一端是有投放網絡廣告需要的廣告主。
“美女明星”將自己的信息在平臺上公開,廣告商挑選合適的“明星”,以100元左右一條的價格請她們在微信平臺上投放轉發廣告,廣告商支付平臺一定的費用。
因為需要對“美女明星”和廣告商進行審核,“求關注”的平臺并不完全開放,關注人數只有4萬人左右。
然而,轉型后的項目已經賺到了300多萬,純利潤有100多萬。
“幸好及時轉型”,李至言說,未來希望可以上線“求關注”的APP。
下一篇:創業12年 開垮了5家公司的經驗教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5年初創企業收購市場趨勢淺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