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上周,果食幫、車風網、荷花親子三家創業公司接連倒閉,讓資本寒冬的冷氣更加強烈,也讓人感慨萬千。
“創始人跑路”、“融資放緩”、“資金鏈斷裂”等霸據了2016年上半年主要關鍵詞的位置,為此,網易創業Club盤點了今年上半年倒掉的10大創企,希望對創業者有所啟示:蜜淘網失敗原因:盲目擴張致現金流難跟上融資事件:2013年獲得蔡文勝的數百萬元天使風投;2014年7月獲經緯創投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11月獲得了祥峰投資、經緯創投等3000萬美元的B輪投資。
蜜淘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發展迅速,僅僅一年時間就獲得了三筆融資,一時風光無限,一開始蜜淘網采用C2C(海外代購)的運營模式,平臺引入買手和商家,但在經歷了海外代購60%退單率的重創后轉型B2C自營海淘電商,主打特賣和爆品。
2014年7月,蜜淘獲得經緯創投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 四個月后又獲3000萬美元投資。
拿到錢后,蜜淘也采用互聯網補貼模式瘋狂燒錢獲取流量以及用戶,加入價格戰,開始耗費千萬元頻繁刷廣告,然而好景不長,當更強的對手(網易考拉、阿里、京東洋碼頭等)入場時,蜜淘網卻開始后勁不足。
蜜淘緊縮業務線,主打韓國海淘模式,寄望于小而美的市場,但日韓業務不足以支撐整個平臺的價值。
更糟糕的是,去年下半年互聯網寒潮,蜜淘C輪融資遲遲沒有敲定,再加上轉型不力導致蜜淘如今兵敗如山倒,進入苦撐以致倒閉。
謝文斌曾公開表示,“就算我再融1億美金,也不可能成為巨頭打價格戰的對手,巨頭可以通過渠道與補貼的方式把價格壓到很低,但是創業公司沒有辦法這樣長時間消耗下去。
”分析:蜜淘網的落敗表面是融資問題,實質上是盲目的擴張、打價格戰導致現金流跟不上,在加上巨頭入場,競爭加據以至于難以為繼。
最鮮到失敗原因:資金鏈斷裂、模式落后融資記錄:A輪融資失敗。
2月4日,同城眾包配送平臺最鮮到創始人陸剛發了一封內部郵件稱,由于融資失敗公司無法支持運營,宣布項目終止。
不過據媒體爆料稱,在春節前最鮮到公司就已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公司開始宣布項目終止,過年后最鮮到便已停止運營。
關于倒閉原因,最鮮到創始人陸剛曾想某媒體表示,最鮮到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是A輪融資失敗,公司賬目中已無現金。
內部工作人員表示, “最鮮到”轉型“最鮮到商城”失敗,而且公司在業務以及模式上還是“老一套”,并沒有太多創新。
資料顯示,最鮮到是一個基于定位服務提供同城短距離極速配服務的O2O平臺,2014年開始在上海試運營,業務曾擴展至北京、深圳、杭州等十多個城市。
今年1月,最鮮到低調轉型,上線電商平臺最鮮到商城,通過眾包物流與眾包倉儲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冷鏈存儲”和“生鮮宅配”服務。
反思:創企只一味的照搬他人模式,不做創新,只有死路一條。
博湃養車失敗原因:資金鏈斷裂、盈利模式單一融資階段:2014年的7月獲得創新工場千萬元級A輪融資,2015年3月博湃獲得京東、易車1800萬美元B輪融資。
隨著上門O2O行業遭遇資本寒冬,一度號稱史上最大O2O洗車及養護平臺博湃養車曾于去年年底傳出因資金鏈斷裂業務全面停止。
4月5日凌晨博湃養車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長文《認識這么久,第一次說再見》,正式宣布破產倒閉,其未來業務也正式劃歸龐大旗下。
這個汽車后市場的天之驕子,從步入巔峰到落入谷底,僅用1年半時間。
博湃養車通過低價、補貼的方式來圈占用戶,進行瘋狂的擴張,然后憑借市場份額募集下一輪投資。
2015年3月底,博湃獲得1800萬美元B輪融資,一夜之間開拓了20個城市。
但這種過度依賴資本的模式,逐漸露出后勁不足的疲態。
據業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資本寒冬使得博湃養車C輪融資受阻,自2015年9月,就開始瘋狂裁員和拍賣車牌;之后,最終因資金鏈斷裂而一敗涂地。
原博湃員工也透露,博湃是“吃了資本的虧”,側面承認博湃養車死于資金鏈。
車和家CEO李想稱:“汽車后服務市場大部分都是極低頻的服務,獲客效率和服務效率都很差,做起來會很痛苦。
”反思:風險投資成就了博湃養車,同時也成為導致其破產的最后一根稻草,為擴張采取極端激進的補貼戰略,雖然占有了市場卻沒有利潤。
美味七七失敗原因:燒錢過猛 資金流出現問題、較重的自建網點運營模式拖垮了自己融資記錄:2014年5月獲得亞馬遜中國2000萬美元入股4月7日,江浙滬地區的生鮮電商領頭羊美味七七突然倒閉,其官方通告表示,由于公司收購方突然退出,公司資金流出現問題,以至公司運作出現嚴重困難,已經沒有資金全額支付包括員工2016年3月份薪資和社保在內的所有債款,故宣布倒閉。
美味七七成立于2013年5月,原名正大天地,服務范圍僅限上海、江蘇、浙江三地。
2014年5月,美味七七獲得大型電商亞馬遜的B輪2000萬美元投資,成為亞馬遜中國自成立以來在中國內地的首筆投資,而美味七七的估值一度高達一億美元。
獲得投資后,美味七七大量擴充倉儲點,推進1小時送達服務,而這些動作被認為燒錢過猛。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味七七從去年起就一直在尋求融資,從去年二季度起,團隊成員也開始加速流失。
業內人士認為,美味七七的敗陣很可能是供應鏈沒有做好。
此外,作為生鮮電商,美味七七較重的自建網點運營模式拖垮了自己。
生鮮電商行業業內人士李玉明稱,如果生鮮電商找不到盈利模式,只是鋪攤子,大舉燒錢,那倒閉遲早要來。
反思:融資后,美味七七內部股東矛盾加劇,核心成員逐步流失。
此外,斥重資自建物流體系也是拖垮自己的原因之一。
大師之味失敗原因:融資失敗 資金鏈斷裂融資記錄:2015年8月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4月29日,餐飲外賣平臺“大師之味”通過官方微信號發布告別信,宣布因融資失敗而倒閉,其創始人兼CEO范新紅在告別信中表示, 由于中央廚房房租到期、業務上尋找新的加工方不利以及融資失敗等原因,大師之味最終資金枯竭,無以為繼,終究難逃倒閉的厄運。
“大師之味”于2015年5月正式上線,是一家面向高端用戶的餐飲外賣平臺,通過共享經濟模式將一批“五星級酒店大廚”整合起來,推出了39元的“五星級外賣”, 截至停業大師之味已在北京建立了24個眾包配送站并曾擁有8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
據悉,大師之味的平臺模式是廚師與平臺進行簽約分成,利用餐廳后廚閑置時間降低成本。
分析:大師之味在產品、流量及配送方面的發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讓大師之味陷入無法實現盈利的困境,最終資金短缺給苦苦支撐的大師之味補了致命一刀。
淘在路上失敗原因:燒錢過猛導致的資金斷裂、商業模式缺乏競爭力融資記錄:2011年8月獲得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2012年7月獲紅點的150萬美金A輪融資,2013年4月獲得阿里資本的300萬美金A+輪融資,2014年9月獲得由新天域資本領投的數千萬美金B輪融資。
6月24日,淘在路上APP發布了一份致供應商及合作單位的公開信,信中宣布電商平臺將停止運營,所有員工已強制離職,公司將進行資產重組以謀求新的商業轉型,相關債務清理及清償工作已經開始。
淘在路上是一家自由行領域的明星公司,深受資本與市場的喜愛。
2013年4月,“淘在路上”上線,僅用了8個月時間便服務10萬人次。
2014年6.28大促,淘在路上斬獲了4400萬的交易量;同年10.28大促,銷售額已破億。
但在去年10月,淘在路上開始收縮營銷成本、補貼成本,同時縮減團隊規模。
11月24日先是爆出總裁唐一波離職的傳聞,接著,在今年4月份又傳出C輪融資失敗、CEO李鑫出走的傳言,以及比例近50%的規模裁員。
最后,等來的卻是它解散清算的消息。
此次失敗,淘在路上官方把原因歸結為資本寒冬。
公開信中如此寫道:“遺憾受到資本寒冬影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但事實上,除了燒錢過猛導致的資金斷裂、商業模式缺乏競爭力外,淘寶系與攜程的內斗嚴重也被認為是重要原因。
分析原因:用力過猛,貼力度太大導致淘在路上資金斷裂。
品一照明失敗原因:利潤低、成本大融資記錄:暫無相關信息7月10日,照明行業一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天貓過億電商黑馬品一照明跑路”,品一照明的發展速度曾震驚整個照明行業,從13年的1000萬,14年的6000年,15年超過一個億的速度,并且在15年雙十一當天1217萬的銷售,成為照明行業紅極一時的“網紅”。
從去年2015年11月至今,7個月時間,看似很賺錢的企業為何會倒閉?品一照明走入了電商的怪圈,以低價取得市場,然后做大規模,使得邊際成本下降,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梁榮華回應品一照明關店時表示,“燈具燈飾淘品牌真正在天貓平臺上能賺到錢的有多少?相信不會到5%。
(LED電商)“倒閉潮”還會持續上演下去,最終線上、線下都將受到傷害。
”此外,據南方都市報,品一照明沒有解決好智能燈具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問題,加上與物流公司的糾紛不斷,失敗是遲早的事。
反思:電商運營成本負荷過大,掙錢少導致資金鏈斷層。
果食幫失敗原因:無法找到自身盈利模式、瘋狂補貼燒錢融資過程:暫無相關信息8月1日生鮮電商品牌“果食幫”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布8月4日起正式關門歇業。
有關倒閉原因,根據其官方微信號透露,“生鮮行業異常殘酷,O2O補貼大戰、產品低價競爭……也許我們還是不夠努力,在效率上無法領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鮮行業的經營難度。
”果食幫表示,過去兩年,嘗試各種辦法,仍未實現盈利,不得不選擇停業。
果食幫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移動互聯網鮮果運營商,打造“果園直采“和“袋果回家”的鮮果體驗,解決辦公室吃水果難的問題。
曾經通過“一元吃水果”活動打開了市場。
果食幫表示,最高峰時,其公眾號用戶數達到11萬,微信、APP和線下實體店服務深圳CBD及社區數十萬用戶。
反思:無法找到自身盈利模式是創企的大忌。
車風網倒閉原因:融資失敗、現金流斷裂融資過程: 2014年5月獲得500萬天使投資,2015年3月獲得1000萬Pre-A輪投資,2015年4月獲得騰信股份領投的6000萬元A輪融資。
2015年7月,再次獲得騰信股份5億元的B輪融資。
汽車電商O2O平臺“車風網”自8月1日起所有員工已停止上班,公司將為每位員工提供一個月的工資作為遣散費,在8月15日前發放。
這意味著這家曾經估值超過10億元的汽車電商平臺正式宣告倒閉。
車風網創始人王作梁曾在員工大會上透露,公司與投資方騰信股份存在糾紛,據公開資料顯示,騰信股份在2015年7月到9月期間合計向車瑞信息支付了合計7900萬元的投資意向款。
然而,騰信股份在未完成B輪5億元投資的情況下,開始向車風網追討前期的投資款,這成為了壓倒車風網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雙方就投資款產生了巨大分歧,或將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
據網上資料顯示,車風網通過向合作廠商批量拿車(自營購買車型),在議價環節以數量優勢建立價格優勢,在售車型的價格普遍比4S店低2%~10%,以此規避了線上低價在線下無法兌現的風險。
同時車風網還選擇與不超過20%的優質4S店合作,引導用戶線下提車,借此確保汽車及售后服務質量。
反思:車風網的經營模式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買斷車輛需要大量現金,資金不足或銷售不暢都會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荷花親子失敗原因:行業壁壘、資金鏈斷裂融資過程:2015年,荷花親子被母嬰平臺辣媽幫宣布全資收購8月4號,母嬰電商平臺荷花親子在其官方微信賬號上發布聲明《一起走過那么多天,今天卻要跟大家說再見》,正式宣布關閉。
聲明提到,經過不斷的努力和調整戰略,但因行業競爭殘酷,平臺雖不斷調整經營,優化用戶體驗,也嘗試過各種渠道運營方式,但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最終經過反復慎重考慮,團隊決定關掉荷花親子。
聲明同時提醒荷花親子的相關業務關聯人可在規定日期前進行相關費用結算。
據相關資料了解,荷花親子誕生在2014年8月份,是一款專注母嬰電商的移動APP,通過平臺推薦精品的方式立志為用戶提供精選的母嬰產品;同時APP具有社交功能,用戶可以根據共同愛好和育兒階段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
2015年,母嬰平臺辣媽幫宣布全資收購荷花親子,具體數額不詳,但也有消息表示雙方合作實為換股。
收購之后,荷花親子成為辣媽幫旗下獨立電商業務,繼續經營母嬰特賣。
反思:盡管二胎政策的放開對于母嬰行業來說是個利好,但母嬰社區電商想要盈利,仍然長路漫漫。
下一篇:北大才子賣豬肉談創業:官員慎“下海”學子應先就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龍蝦創業如何紅透中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