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共享經濟在共享單車的刺激下,如雨后春筍在全國各地、各領域迅速蓬勃而起,2017年以來,以共享單車為范本,相繼出現了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按摩椅、共享輪椅等多種形式的共享經濟項目。
踩著共享經濟的風口,經過幾輪瘋狂的資本斬獲,就開始偃旗息鼓!管理模式混亂、戰略規劃盲目、市場競爭惡性之下,共享經濟也開始飽受詬病。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家名為 Bird 的公司推出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橫空出世,近期獲得了紅杉資本領投的1.5億美元融資。
短短18個月的時間,從0到估值20億美元,Bird披荊斬棘,迅速殺出一條康莊大道,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給日漸衰敗的共享經濟注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證明了共享經濟衰敗的原因并不是市場的選擇和資本的逃離,抓住需求、創新模式才是根本。
隨著市場和資本浪潮的退卻,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裸泳,也讓市場和資本更明確,誰才是共享經濟中的又一匹“黑馬”。
國內崛起的共享3D眼鏡,給了市場一個明確的答案,也給了資本一個肯定的眼神。
一、3D眼鏡的市場現狀近幾年來,3D電影備受資本和市場的追捧,逐步發展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
據報道,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3D電影市場,2017年中國(內地)銀幕總數達到50776塊,其中3D銀幕數占比為87.5%,約44429塊。
其中,在2016年中國457億電影票房中,有超過294億票房是3D電影帶來的,占比超過了64%。
2017年單是普通3D的影片票房,占比就超過了50%,而這個趨勢還在猛增。
在觀影過程中,3D眼鏡成了觀眾的“臨時剛需”,而市場上關于3D眼鏡,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即免費使用和直接售賣。
(一)免費的3D眼鏡,代價反而最大免費的3D眼鏡是觀眾在觀影前,由電影院方提供的、僅供臨時使用的。
電影院方認為3D眼鏡是免費給觀眾提供的增值服務,而在觀眾的理念中,3D電影相對2D電影溢出的票價是3D眼鏡的使用費。
在不同立場的認知下,形成了觀眾和電影院方的心理對抗,而具體則會體現在3D眼鏡的后期服務上來:觀眾認為服務不到位,電影院方認為服務已經“超值”。
隨著3D電影放映次數的激增,也相繼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據業界分析,當前電影院提供的免費3D眼鏡整體質量比較差,觀影效果不好,觀眾的滿意度較低;在衛生方面,也讓消費者不甚滿意,有媒體曾報道,消毒之后的3D眼鏡可以在光線照射之下看到明顯的指紋和污垢,衛生條件遠不能滿足觀眾的期望,不能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的規定。
對于電影院方來說,3D眼鏡的免費提供也引出連串的問題。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更加成熟,國內影城在迎來良好機遇的同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方面源于影城之間的激烈競爭,影城成本的急劇增加以及未來電影行業市場的苛刻要求,需要在保證競爭優勢、盡可能最大盈利的基礎上實行精細化運營。
而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無人化影院和少人化影院也是未來市場的必然選擇。
在此基礎上,免費供應3D眼鏡導致的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無形中成了影城頭上的一座大山。
(二)直接售賣的3D眼鏡,有多少消費者買賬?相對于免費的3D眼鏡存在的諸多問題,付費購買的3D眼鏡可以直接避免。
但是對于觀影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愿意買這個賬!3D眼鏡是觀眾的“臨時剛需”,雖然整體來說,中國的3D電影市場占有率和票房逐年穩步提升,但是對于單個觀影人來說,3D眼鏡除了觀看3D電影之外,毫無用武之地。
而作為沖動消費的觀影行為,不會驅使觀眾提前隨身攜帶3D眼鏡,從而導致過高的重復購買,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據悉,在深圳地區的居民家中,平均閑置有7-8副3D眼鏡。
與此同時,尤其是2017年前后,3D眼鏡的生產方借助市場的龐大需求,在不能保證眼鏡質量的同時,仍然以高價售賣。
質量不達標,觀影體驗差,價格過高,投訴層出不窮,一度讓3D眼鏡處于一片烏煙瘴氣之地。
直接售賣的3D眼鏡,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并且在潛在觀眾的消費訴求中,呈現出一蹶不振的跡象。
二、3D眼鏡的新業態——共享3D眼鏡的尷尬現狀已經成為觀眾的陰影和行業的病痛,而共享經濟的浪潮風起云涌之際,3D眼鏡的新業態隨之誕生,共享3D眼鏡基于市場需求出發,直接刺激行業痛點,緊鎖投資者的眼光,共享3D眼鏡所體現出來的四大特點,迅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一)全方位的品質提升共享3D眼鏡的出現之后的第一刀首先是針對的眼鏡衛生、質量等問題,通過共享形式解決了3D眼鏡在電影院方和觀眾以及3D眼鏡生產商之間存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術業有專攻”,也讓共享3D眼鏡的運營方能夠拿出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時間在產品質量方面進行選擇和改革。
據悉,眾享隨行(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便踩上了這個風口,推出了一款名為“鏡享”的共享3D眼鏡項目,在設計和生產3D眼鏡的環節中,為兼顧用戶體驗和長期使用安全性,眾享隨行在眼鏡質量上層層把關,3D鏡片采用0.72mm的TAC鏡片,質量遠高于目前多數影城使用的0.1mm的3D眼鏡。
從3D眼鏡光學原理上講,3D鏡片的厚度至少需要達到0.6mm,觀影時才不會產生畸變。
在兒童款的設計上,團隊采用TR90記憶材料,避免兒童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安全問題。
在使用環節中,對每一副使用過的眼鏡“一用一洗一消毒”,獨立包裝交付到觀眾的手中,使用完畢后直接回收到運維產線進行清洗消毒,然后再進行自動化的光學檢測,保證共享3D眼鏡全方位的品質提升,解決行業之痛。
(二)超高的轉化率共享3D眼鏡具有超高的轉化率,同一個人不可能追著看每一部3D電影,但是每一部3D電影的觀眾都要用到3D眼鏡。
相對于個人購買的3D眼鏡,共享項目的推出是所有觀影群眾的福音。
據眾享隨行創始人喬椿透露,從目前鏡享在深圳和成都兩個試點城市的數據可以看出來,眾享隨行的用戶轉化率已經超過80%,復購率也達到20%,而壞損率則低于0.1%。
部分免費提供3D眼鏡的影城,已經轉化為完全使用共享3D眼鏡模式憑借“臨時剛需”的特殊性,以鏡享為代表的共享3D眼鏡獲得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一致認可,觀眾滿意,影院支持,商家推崇,資本看好,市場反饋也呈現出蓬勃的態勢。
從眾享隨行方面公布出的超高的轉化率來看,共享3D眼鏡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隨著市場普及率的進一步擴大,轉化率有望突破90%。
轉化率的提升,是消費行為的具體選擇,其背后是源于消費體驗的驅動。
對于個人來說,單次或者多次的觀影行為中,通過共享3D眼鏡滿足需求的同時也節省了購買的開支;對于影城來說,共享3D眼鏡的出現在多方面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影城的成本;對于資源來說,共享3D眼鏡也極大的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共享3D眼鏡“低價高質”的消費體驗,在消費者、影城和資源之間,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三)良好的用戶體驗不管是共享3D眼鏡解決行業的痛楚,得到市場的青睞,還是受到消費者的喜歡,最終還是歸結于“用戶體驗”作為最大的評判標準。
而據目前得到的用戶體驗來看,是非常良好的。
據了解,眾享隨行的共享3D眼鏡主要的切入場景是影院,為影院和觀影人群提供共享3D眼鏡服務。
在使用之前,用戶通過“鏡享”APP下單,掃碼取鏡。
在觀影結束后,只需隨意,快捷地將3D眼鏡放入歸還口,即可完成交易閉環,整個過程不到1秒。
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寶小程序直接下單,流程便捷,深受用戶的喜歡。
用戶在注冊時需留存30元預付金,一次下單最多可租借3副3D眼鏡。
目前設定的分時租賃價格,成人款1.5元/4小時,夾片式和兒童款2元/4小時,也被觀影消費者們接受。
用戶只需交付30元預付金,就最多可借3副3D眼鏡。
歸還眼鏡后,系統自動結算,并將扣除費用后的預付金自動退還給用戶,歸還過程無需用戶參與軟件操作。
(四)運維成本的降低運維成本的大小是商業項目能否持續經營下去的關鍵所在,在不斷涌現出的共享經濟項目中,就有不少是因為運維成本過大而導致項目的施行不得善終。
對此,瞅準共享3D眼鏡的市場機遇后,眾享隨行深入市場調查,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推出了2B2C的商業模式進行運營。
一方面通過使用無人值守智能終端和RFID技術,幫助影城和觀影者解決3D眼鏡使用中的運維難點和使用體驗問題。
正如創始人喬椿所言,影院無人化和少人化是行業發展、產業升級的趨勢,幫助影院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的產業升級,“鏡享”正好符合了影院產業升級的需求。
同時就其自身而言,標準化的操作模式和流程,通過后臺控制終端進行的集中化管理,讓共享3D眼鏡的運維成本大大降低,從而保證了其在商業項目中的可持續發展。
三、共享3D眼鏡——共享浪潮中的黑馬比之于層出不窮的共享項目,以及當前飽受詬病、不被資本市場看好,不被經濟市場接納的現狀,共享3D眼鏡的出現,無疑成了共享經濟浪潮下的一匹“黑馬”。
正來勢洶洶的進入全新的、龐大的空白市場,披荊斬棘,跑馬圈地。
(一)“臨時剛需”和剛需從個人的角度來說,3D眼鏡是一款“臨時剛需”的產品,而從整體的觀影人群角度來看,則就是不折不扣的剛需。
就眾享隨行目前的共享3D眼鏡試點數據來看,相比于其他共享項目,3D眼鏡的共享更能符合市場的需求,滿足行業的特點。
眾享隨行共享3D眼鏡超過80%的轉化率和20%的復購率就能說明一切,而看似項目龐大的共享汽車遠遠達不到這么高的轉化率,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輪椅這樣小品類共享項目中,市場覆蓋率、消費需求率和轉化率距離80%還差有很大一截。
對于觀影消費者這一個群體來說,共享3D眼鏡的剛需和已經被驗證過的轉化率,無疑是其能夠長驅直入市場的一針強心劑,也必然是未來共享品類中的一個爆點,促進更多的不被關注的領域一起跳入共享經濟的大浪潮中。
(二)高速增長的票房和持續低廉的成本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公布的數據可知,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
其中普通3D的影片票房,占比就超過了50%,全部3D電影占比或超64%。
2017年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其中3D銀幕數占比為87.5%,約44429塊。
票房的增長,3D電影的占比持續增高,讓共享3D眼鏡的市場前景更顯開闊,而且我們了解到,目前的獲客成本也接近于零。
共享3D眼鏡的受眾比較聚集,一旦投放就有100%的觸達率,憑借共享3D眼鏡的特性以及深入人心的共享理念,可以快速聚焦消費者群體。
一正一反的作用下,能夠籠絡大批用戶進行使用,隨著共享3D眼鏡的全面普及,用戶將呈爆炸性增長。
在高票房和低成本兩個主要因素的雙重加持下,共享3D眼鏡的未來,不可估量。
(三)高度互補且輕微依賴共享3D眼鏡與影城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業務互補。
對于影院而言,免費提供3D眼鏡,影院需投入大量人力進行眼鏡的清潔、發放和回收。
另一方面,少數觀眾不歸還3D眼鏡,甚至損壞3D眼鏡,造成影院3D眼鏡壞損率高、運營成本增加。
共享3D眼鏡的出現,可以大大減少影院在這一方面的投資,同時也能借助共享3D眼鏡快速有效的提高消費者的對影院的體驗。
反之,影院可以為共享3D眼鏡提供項目的擺放位置和廣告宣傳,通過簡單的圖文和人工、電子設備等功能即可實現3D眼鏡的租賃過程。
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競爭的形式,屬于高度的品類互補。
其次,還有依賴程度非常輕微的優勢。
共享3D眼鏡根據用戶的需求隨時被“喚出”,使用頻次與影院沒有直接的關系,影院方面也不會因為共享3D眼鏡而在業務方面有所牽連。
(四)獨特的技術應用比之于其他共享項目的技術應用,共享3D眼鏡更具有其獨特性,就眾享隨行試點的影院中,技術應用的創新和獨特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投資者的青睞。
影城環境相對于其他行業具有特殊性,具體表現為潛在消費者的大量自發聚集,觀影人流來得快去的也快,所以在技術上要求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觀眾借鏡和還鏡的動作,并且不能出任何差錯。
因此,眾享隨行推出的“鏡享”在終端機器使用了RFID系統,為能更好的解決眼鏡上使用的小體積RFID芯片所帶來的信號微弱問題,做了相當多的優化從而提高了識別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作為觀看3D電影必須品,3D眼鏡的借還和使用不能因為影院的任何設備故障造成終端使用過程的差錯,保證其運行的絕對可靠。
并且其服務器端軟件的設計初衷就是從互聯網軟件系統的設計方向出發的,對于高并發、大用戶的場景做了相應的設計,使其能夠在任何時候都具備高效、穩定、容錯的特性。
對于小程序和APP則不斷的打磨簡化使用流程,降低使用難度。
盡管共享經濟飽受詬病,盡管不少共享項目曇花一現,但是“共享”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只要抓住市場的痛點,著力發展,共享經濟終究會成為未來消費需求中的主要表現形式。
而共享3D眼鏡,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之后,結合其需求量和應用場景,必將成為共享經濟在浪潮退卻后的又一匹黑馬。
下一篇:人工智能滑翔機來了,無人機該向它學點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中國,平均每3.5天就誕生一個獨角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