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各家協同辦公產品陸續宣布免費開放。
既是疫情之下的公益之舉,也有自身的拉新考慮。
相比“風口”論,協同工具行業內普遍保持了冷靜態度。
辦公習慣不易改變、用戶對產品安全存在擔憂,是協同工具增長的主要阻力。
互聯網巨頭占據了協同工具市場。
隨著大眾認知度提升,目前的標準化解決方案不能覆蓋各行各業的細分需求,垂直領域會出現新的機會。
年后開工第一天,全民迎來遠程協同辦公時代。
這帶來的直接后果是:釘釘、企業微信等都被短時間內涌入的巨大流量沖擊,服務出現不穩定。
遠程辦公的員工發現視頻會議進不去,聊天功能也崩了,本該顯示“已讀”的消息都顯示“未讀”。
疫情之下,巨大的需求讓協同軟件一時間有些吃不消——根據釘釘提供的數據,2月3日,有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開工第一天,釘釘、企業微信均出現狀況,現已恢復 對于各家協同工具產品的團隊而言,這個春節尤為忙碌。
一方面,防控疫情的要求讓在家辦公成為上班族的普遍選擇;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召開緊急會議和收集信息的部署,讓遠程協作需求集中爆發。
面對特殊情況,許多協同辦公產品紛紛宣布免費、開放權限,在特殊時期提供支持。
巨大需求既是壓力、也是機遇。
協同工具成為輿論焦點的同時,“疫情帶來風口”的論調不絕于耳。
而「深響」在與市面上主流協同工具團隊交流后發現,相比輿論的火熱,行業內態度普遍冷靜。
正如國內電商平臺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獲得用戶認可,但仍歷經多年才鑄就龐大產業一樣,協同辦公此次爆發的意義主要是給了大眾知曉產品的機會,這極大壓縮了協同辦公獲得廣泛公眾認知的時間,突破小眾走向大眾。
但在更長遠的發展維度中,行業待克服的挑戰依然存在,要獲得長足發展,仍需繼續努力。
協同工具們春節在忙什么 “之前從沒用過,但現在每天都要用它們打卡、填表、收集信息。
” 這是一位用戶對「深響」的反饋,今年,他成為了協同辦公產品的新用戶,使用之后發現體驗不錯,未來將繼續用下去。
類似的情況在今年并不少見——因為疫情,不得不遠程辦公,進而第一次使用協同辦公產品,之后成為產品的長期用戶,這是協同辦公在疫情之下獲得新用戶的典型代表。
特殊時期,遠程辦公成為主流,協同辦公產品迅速成為剛需。
目前,除了大眾熟知的企業微信、釘釘等,市面上的協同工具/軟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綜合協作工具: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等; 文檔協作:騰訊文檔、金山文檔、石墨文檔、Google Doc、印象筆記等; 會議工具:騰訊會議、Zoom等; 任務管理:Trello、Tower、Teambition等。
其中,和專注某項功能不同,綜合協作工具提供了一套辦公解決方案,包括溝通IM、視頻會議、文檔協作,也包括各種企業OA功能。
疫情之下出現巨大的遠程辦公和協作需求,各家協作工具近來紛紛對產品進行免費開放,助力疫情應對、企業經營,同時也提升自身品牌價值。
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的做法大抵相同:免費開放、升級原有功能、針對疫情提供特定功能。
企業微信:疫情期間,會議人數上限升級至300人,支持隨時隨地發起音視頻會議。
主持人可管理與會人員;可投屏演示文檔或屏幕,支持實時標注演示內容。
為學校、醫院、企業等特定場景提供“遠程教學”、“在線問診”等新功能。
釘釘:發布了支持“在家辦公”的免費解決方案,包括遠程視頻會議、保障企業組織疫情期間消息精準觸達的DING功能、日程共享、任務協同、在線文檔協同、遠程打卡功能等。
此外,釘釘還發布了員工健康功能,員工可健康打卡“報平安”。
飛書:2020年5月1日前,用戶可免費使用不限時長音視頻會議、不限容量在線文檔與表格、審批管理等功能;上線“健康報備”應用,幫助學校和企業掌握學生及員工健康狀況;推出“線上辦公室”功能,幫助企業提升遠程協作效率。
在特殊窗口期內,表格協作成為各個團隊重點比拼的產品。
這是因為許多中小企業的需求集中在表格協作、年后復工開會上,同時疫情之下出現了人員信息收集、遠程緊急會議等特殊場景,這些需求都指向了文檔協作和視頻會議產品。
人員信息收集,是疫情期間最突出的需求,在一些小區和農村,挨家挨戶的信息收集不僅耗時長、信息收集不完整,且有潛在的健康風險。
另外,許多公益組織、民間個人/組織自發為湖北捐贈醫療物資,其中涉及到多方信息的同步跟進,如慈善資金落實、醫療物資盤點、物流信息更新等,文檔協作需求迫切。
為此,文檔協作成為各類工具觸達用戶最有效的產品。
騰訊文檔方面對筆者表示,疫情期間大家對疫情信息收集、多人協作及遠程辦公等方面有了較多需求的提升。
“我們主要對不同的需求場景,進行了針對性的升級。
”具體包括上線多套疫情統計模板,緊急擴容將單個收集表填寫人數提升到7000;免費開放會員服務,將同時在線編輯人數提升至200人等。
與騰訊文檔策略類似,金山文檔也上線了多套疫情統計模板,并與WPS+業務團隊溝通,將原本面向中小企業的業務免費開放。
金山文檔產品總負責人汪大煒向「深響」表示,之前沒有預估到會涌進那么多的用戶,金山文檔的服務團隊、運維團隊假期一直在待命,監測數據的增長,擴展服務器和相關的設備等,過去一周已經增加了好幾倍的服務器。
“現在是在跟時間競爭,大家都很急,服務不能出問題”,汪大煒表示。
疫情之下,政府應急指揮、醫療資源調度都有強烈的遠程溝通需求。
1月24號除夕,騰訊會議面向全國免費開放了100人會議功能,但疫情愈發嚴峻,應急指揮和工作部署會議需求不斷增加。
26號,騰訊會議又免費升級開放了300人不限時的會議功能,直至疫情結束。
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協同辦公各家團隊假期幾乎都在加班。
騰訊會議方面告訴筆者,大年初一團隊就已經全員到位,春節期間持續提供7*24小時服務,后臺團隊幾乎24小時都在擴容。
飛書方面告訴筆者,飛書提供了7*24小時的客服熱線,以響應有需求的組織機構。
為了上線“健康報備”應用,團隊成員進行了24小時排班,但任務還是十分緊張。
研發手里的工作預計還有兩三個小時結束時,產品就會把下一步的需求提出來。
協同辦公產品團隊同臺競技,是為了滿足特殊時期的巨大流量和新需求,而拉到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這段時間的比拼,也將決定接下來各家的品牌認知度、用戶量等核心能力的表現。
風口來了嗎 協同工具的曝光度和使用規模顯著提高的同時,有分析文章把協同工具和電商做類比,認為協同工具的風口已來,2003年非典疫情過后電商興起的故事,將會發生在協同工具行業。
沒有人希望出現疫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疫情帶來的假期延長和遠程辦公確實為行業帶來了增長契機。
各家協同辦公產品陸續宣布免費開放,既是特殊時期的公益之舉,也是難得的拉新機會。
不過,僅憑短期的現象就做出“協同工具成為風口”的判斷有些草率,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在談論協同工具爆發為時尚早。
騰訊文檔方面認為,協同工具行業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要讓更多人接受協同工具,還有較長的普及道路要走。
在大部分企業場景中,微信/QQ+Office套件是最常見的辦公模式,在日常需求能被滿足的背景下,想讓用戶改變辦公習慣并不容易。
用微信/QQ+Office套件來辦公,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一個Word文件反復傳輸,在溝通的過程中經歷數次修改,文件編號有時甚至從“v1”改到“v10”。
效率低,也容易產生混亂。
若是使用協同文檔產品,文檔內容可以鏈接形式分享,相關方直接在云文檔上操作、批注。
這樣的解法顯然更高效。
但筆者在與金山文檔的交流中獲知,文檔在推廣過程存在阻礙,例如,有客戶反映稱領導還是想要實體文件,不接受鏈接的形式,原因是實體文件可以放在本地存儲。
即便是平日工作中已經用到協同辦公工具的,在全員SOHO的情況,集體遠程線上協同辦公依然存在諸多不便,如匯報、溝通、效率都增加了不確定性。
更直白的說,協同辦公產品可以解決很多需求,但是短時間內,它無法逆轉用戶長期以來形成的管理、組織、溝通慣性。
這是協同辦公產品在窗口期過后保持發展勢頭的障礙之一:產品可以持續迭代,辦公人群的辦公慣性如何更接貼合遠程、在線協同,需要長期耕耘。
習慣之外,安全是用戶關心的重中之重,中小企業和C端用戶對協同工具仍有不信任感,許多人認為文件用鏈接來分享不安全,擔心信息會泄漏。
在業內人士看來,用鏈接分享反而是更安全的方式,文件實體存在流出的風險,而鏈接依靠技術能力得到加密。
在安全上,騰訊文檔方面稱,其通過文檔權限設定、訪客水印等四大功能保障用戶隱私,同時通過多項技術對數據進行保護,如使用騰訊云上的T-Sec密鑰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加密;接入騰訊內部宙斯盾系統,防范DDOS攻擊等。
改變用戶習慣和認知,需要產品提供更多能力、在安全上持續投入,需要行業做好市場教育,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汪大煒認為,這次事件實際上是給了一次機會,讓用戶認識協同工具,意識到可以有更多的辦公方式,但最后要真正把工作搬到協同平臺上仍有困難,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對于接下來的推廣和滲透,行業內多是打算小步漸進。
汪大煒的思路是減輕用戶的決策壓力,不讓用戶一下子跨進新的信息時代。
從小切口入手,先讓用戶嘗試多人協作,逐步讓用戶發現一些好用的工具,進而發現整套體系。
騰訊文檔則希望靠場景和口碑,通過C端用戶的使用普及,進而形成B端的認同和大規模拓展。
巨頭占了市場,機會在哪 輿論的火熱和行業的冷靜形成對比,比起爭辯“風口”觀點的是非,協同工具行業本身的狀況和趨勢更值得關注。
從格局上看,協同工具是被互聯網巨頭占領的市場。
作為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在B端市場的重要抓手,企業微信、釘釘和飛書占據了綜合協作工具的大半市場。
釘釘是阿里巴巴無心插柳的作品。
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社交產品“來往”大舉進軍社交領域,收效甚微。
“來往”團隊不得不謀求改變,將方向改為企業協同。
令人意外的是,在夾縫中成長起來的釘釘成長飛快,2016年,釘釘的企業用戶數為100萬,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增長至700萬。
面對釘釘的崛起,騰訊在2016年推出企業微信與之對抗。
另一個互聯網明星巨頭字節跳動在企業協同領域也推出了辦公套件飛書。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綜合協同工具格局難以撼動,這是巨頭的戰場,諸如協作文檔和視頻會議等通用型產品領域也是類似狀況。
無論金山文檔、騰訊文檔還是釘釘、企業微信、飛書,都是互聯網大廠出品,除了巨頭,協同辦公賽道還有創業者的機會嗎? 答案是肯定的。
以往協同工具只在一線城市的大企業、辦公方式相對前衛的互聯網企業中流行,如今在二三線城市和更加傳統的行業也開始獲得認知,新的用戶涌入意味著有新的需求需要被滿足。
換句話說,協同工具在“下沉”,而目前市面上的標準化方案無法覆蓋各行各業的細分需求。
由于垂直領域的市場相對較小,對于巨頭來說,親自下場的投入產出比不高,因此在垂直領域存在新產品生長的空間。
目前的協同工具市場競爭激烈,巨頭產品間涇渭分明,但滿足細分需求的協同工具更像是現有產品的補充,作為插件或組件與之相互兼容。
協同工具行業確實在迎來變化,行業下沉過程中與細分需求相遇,新玩家會隨之出現,而相比和巨頭硬碰硬,合作更可能是行業未來的重要話題。
對于整個行業而言,盡管這一次協同辦公產品賺足眼球,但相對而言,其滲透率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更重要的命題在于,疫情過后,如何將企業和用戶留下,將是協同辦公產品們面臨的共同考驗。
下一篇:阿里Q3財報 凈利潤高達500多億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太紡織回購股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