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漫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主播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亚洲_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資訊 > 商界領袖

商界領袖

李開復:成功的人都是“偏執狂”

分類: 商界領袖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2-08

閱讀 :508

情懷是驅動企業發展的法寶我們曾在硅谷參觀了各個偉大的公司,包括Google、特斯拉、Facebook等等,但最讓大家驚訝的公司倒不是這幾家公司,反而是看起來貌似只是做了一個網站的公司,雖然估值很高的公司,這家公司就是Airbnb。

我們之前并沒有想到要去Airbnb,Airbnb雖然是一個偉大公司,但在很多人看來它不就是做了一個網站,趕上了合適的時間,我要是那個時候也能做一個Airbnb出來。

但當我們這次從Airbnb參觀出來,有一位創始人是這么說的,他說任何認為自己可以做Airbnb的公司,只要去Airbnb參觀過一次,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念頭敢跟Airbnb這家公司來競爭了。

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呢?Airbnb技術很牛嗎?并沒有。

他們的產品特別牛嗎?好象也沒有。

那么他們是市場推廣做得很好,變現做得很好?好像也未必。

大數據運營很好?也不是。

總結一句話,去Airbnb學到了什么,我們真的是學到了一個當頭棒喝的文化。

Airbnb的文化基本上就是三個字,“ be a host ”,無論走到哪里,都希望給你歸屬感。

所以在Airbnb的網站、每一張照片,包括你去住宿的每一家房東,都不是說我要多賺點外快,而是精心地把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注入到了產品,無論是Airbnb的產品,還是你住的每一個房間。

我記得,當我們35個人到了Airbnb參觀的時候,引導我們參觀的有4位導游,而這4位都是公司的員工,他們放下了自己的工作,來引導我們參觀。

為什么會有4個導游?試想如果只有一個導游,后面的個人可能聽不清楚,他們是這么重視每一個人的體驗。

他們為我們介紹了公司上市的途徑、融資困難,創始人如何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去租別的房子,不斷地布置,去嘗試等等。

我們從他們的眼中里看到了,他們對公司及公司文化的認可,還有對我們每一個訪客發自內心的主人翁心態。

我們相信如果一家公司能將公司的文化貫徹在公司的每一個角落,那這家公司最后一定會做得很好。

當他們在解釋自己做產品的時候,是希望每一個訪客留言提建議的,一定要讓房東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所以在Airbnb每年有一萬個訪客,每一人都成為了他們的粉絲。

我們發現原來情懷是驅動發展的法寶,這體現在公司的產品服務上,讓房東、租客同樣享受到這種文化,并且參與到其中,這一切都是讓我們深深理解到了這家公司的成功不是靠產品運營賺錢,而是它的文化貫徹在整個公司日常運營當中。

這是Airbnb的文化。

之后我們去了蘋果公司,感受到的是什么文化?基本就是進入了一個飛碟,封閉、隱秘的文化,進去就出不來的。

這可能不是特別正面的評估,但是蘋果的偉大也在于這一點。

蘋果的辦公室是那么封閉式的飛碟,我們下了班車,迎接我的是他們的警衛,跟我講的第一句話是“請勿拍照”,一直到我走進了他們的會議室,可以拍照了,但是里面什么都沒有,只有喬布斯的照片在右上角。

其實他們不是不尊敬人,而是他們認為我們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以設計為主的公司,所以我們的東西很容易被copy,因此必須要打造一個隱秘的文化。

之后我們從蘋果出來又到了Facebook、Google去問,你們跟蘋果的人打交道嗎?他們說自己不認識蘋果的人,進了蘋果就像被它吸進去了,真的就像飛碟一樣。

我不是評估它好和壞,但是這就是蘋果的文化,就是喬布斯的文化。

而到了特斯拉之后,我們看到的基本就是一個科技愿景成就美國夢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我們一位CEO的總結。

我們看到了一個以機器人來操作的工廠,這個工廠里人似乎是點綴的,工場是以機器造車為主的,里面少數的人基本都是碼農,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在協調這一切的機器,這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愿景,機器人在做事情,人只是在編程。

這樣的未來其實就是科技的愿景,是非常強大的不可比擬的科技文化。

到了Facebook我們看到的又是什么呢?Facebook這家公司是希望通過分享,讓世界更為開放、更為緊密的連接。

我們看到的是非常開放的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downtown,里面有咖啡廳,有游樂廳,大家可以留言,好像代表了地圖,把全世界每一個世界公民都聯結在一起的夢想。

所以走進一家公司,如果它是一家有文化的公司,它就會很直接傳遞出公司的文化。

我們再回頭想想中關村的公司,大部分公司是不是一進去就看到一大堆椅子,一大堆碼農,可能客氣地或者點綴地放了一些畫,讓大家感覺好像是很溫馨,放了幾盆樹。

所以,這里你就可以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用心打造出一種企業文化。

透過這四家公司我們看到的硅谷不是只有一種文化,實際上硅谷是一片非常好的土壤,它基于開放、科技、分享,產生了很多不同的苗子、不同的種子,發展出了很多偉大的公司。

而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都是與眾不同且有情懷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最后的結論,這一點是和我們去硅谷前感覺很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其實每家偉大的公司,都是有著非常清晰的使命和自己的文化。

講到的Airbnb,它的使命就是讓人能夠天下為家,他的文化就是“be a host ”,友善、好客;Google的使命是組織全球的信息,它的文化是自由、民主、精英;特斯拉的文化,汽車如自來水一樣,它的文化是技術優勢和沒有不可能。

所以你可以對照自己的公司,你的公司文化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有沒有可能說不出來?有沒有可能你的使命基本只是套話或者廢話。

我看過太多的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官僚公司,他們會拿出冠冕堂皇的一些文化和使命,掛在公司的入口,但是大家經過的時候,笑著看,因為領導在附近,但是走過了以后,自己在私密的空間,大家都會對墻上的大字搖著頭,聰明的人眼睛是雪亮的,不會被老板們的那些話所騙的。

所以如果你要打造一家百億美元的公司,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文化是什么,因為這樣的一個使命是公司的靈魂,是有情懷價值的,這樣優秀的員工才會考慮加入你,而公司的文化和使命一定是要能夠解決真的問題,而不是一句套話、廢話。

招攬人才能靠文化嗎?好的文化和使命,對員工既是激勵也是引導力量。

如果你上班,你公司的口號是組織全球的信息,你會更努力工作一點嗎?或者是像微軟,你會不會感覺你的工作是在改變世界。

如果你的口號只是誠信,以客戶為本,以用戶為中心,當然這些話沒有錯,但是不夠細膩、不夠真誠。

一家好公司的領導,要真心地相信自己公司的使命和文化,要不然還不如不要。

我們舉例,如果你上班每天看到老板跟自己說,我們公司的文化就是用我們的知識創造自己價值,最大化股東價值,你會相信嗎?你會激勵嗎?你會相信對自己的工作有指引的效果嗎?還是你覺得騙誰呀。

所以一個好的文化和使命,不但可以讓每個員工上班的時候可以自我激勵,而且對他衡量每個工作是有非常直接、細膩、客觀、可評估的一個引導力量。

比如說我們在Google工作,Google的價值觀是組織全球的信息,讓人人能享用。

那么我要做Gmail,我應該收費還是讓每個人能用呢?我想你的答案就變得很簡單了;如果你是在80年代的福特公司工作,你當時的使命是讓美國人人買得起一輛車,能夠看美國的景色有多么美好。

而當你面臨一個重要抉擇的時候,到底是要做一個非常高檔的十萬美元的車,還是做一個人人都買得起的車呢?使命就能幫你找到答案。

所以使命不僅僅只是對一個人的激勵。

這是我們在硅谷學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一個好公司文化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就是招攬人才,在1998年我曾經提過,我們進入了信息社會,這個社會跟工業社會不一樣的就是,頂尖人才和普通人才的差異化不再是20%、30%了,而是五倍、十倍甚至一百倍的差距。

那么要找到這么棒的人才,你自己肯定先要有很好的文化。

因為這么頂尖、這么厲害的人才,不會被兩三句話忽悠的,他要看你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說的使命,他自己是不是可以在這家公司實現自己的愿望。

如果我們能找到這樣的頂尖人才,我們一定要給出巨大的獎勵,用最偉大的文化,給他放權,最高的經濟利益,讓這種牛人能夠加入。

假如你今天的公司能有這么一批人才,會不會成就偉大的事業?你還會堅持一定要擁有90%的股份嗎,還是會給出1%、5%、10%的股份給這些奇才加入公司。

你有80%的股份,公司只值兩塊錢沒有太大意義。

你為什么無法留住一流人才?離開硅谷,我自己在微軟的團隊,也看到非常多頂尖的奇才,微軟研究院或者Google工程師做的好,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匯集了這一批超級厲害的能人。

那么怎么樣做好人才的管理呢?我在這里分享五個我個人的經驗。

作為創業公司的CEO,你30%的時間應該花在人才上,其他你該花的時間是樹立公司的文化、讓自己更強大,這三件事情應該占到你80%、90%的時間。

對這些人才基本是財散人聚,對這些人才一定要慷慨,要把公司的股份、要把很好的利益讓給他們。

如果你公司只值100萬美元,你占80%,重要嗎?還是公司值100億美元,你占20%,哪一個比較多,我們心里都應該很清楚。

隨著公司的壯大,你一定要非常清晰地找到那10%的核心員工。

在國外有一個說法,就是如果你的公司碰到了問題,大船可能要沉了,但是你還有很少的資金,只能交給整個公司中10%或者5%的人讓他們去探明方向,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清楚這10%的人他們是誰,要對他們要有相當程度的認可,要給他們很好的待遇,要了解他們想要什么,放權給他們。

像Google、微軟、蘋果等偉大的公司,基本都相信這個道理,一流公司雇的是一流的人,所以當一個二流的人進入你的公司,就意味著你的公司就開始往三流走了。

因為一流的人是有自信的,覺得你這方面比我強,我別的方面可能比你強。

但是二流的人是沒有自信的,他要找一些軟弱、管得住、不敢挑戰他權威的人,所以三流的人再進公司,基本就沒戲了。

一個老板對于員工做了好的事情,光是發錢獎勵是不夠的,空空的說good job也是不夠的。

你作為老板一定要了解你的員工牛在什么地方,或者是他有什么東西是別人不具備的,你花點時間去理解員工,會比給員工任何的激勵比重要。

另外,對員工的放權也很重要。

一個偉大的CEO要對公司方向有非常清晰的掌舵和把控,但是他對于一些如何去執行技術、產品、售后、銷售、市場,也能讓每個能人在他的領域里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一個什么都要管得很細膩的老板,是沒有辦法留住一流人才的。

再下一步就是,這批人才如果足夠強大,他會反向增強你公司的文化。

大家想到文化,不要想到一個人很厲害,比如我們想到新東方文化,是俞敏洪、王強、徐小平三個人都很厲害,公司才很厲害。

但如果俞敏洪找了兩個很平庸的人,恐怕就難讓公司的文化達到擴散了。

獨角獸創始人都是偏執的一家公司能不能成為百億級的公司,最關鍵的就是公司的CEO,如果CEO不行自然也招不到明星團隊制造偉大的產品。

Facebook投資人Yuri,他是投資過扎克伯格、劉強東、雷軍等百億美金的公司,而他總結這些人的特點,就是偏執、強大。

他們絕不是四平八穩的,你找一個超級職業經理人,某某公司的總經理、VP,又會管理,又帶了大團隊,又懂得產品,又懂得文化管理,什么都懂,剛才講的都能做好。

但是他如果不夠偏執、自信和強大,他做不成百億級美元公司的。

扎克伯格真的是愿意挑戰艱難問題,有自信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扎克伯格每年給自己的任務相當困難,要吃肉就自己殺,這個我們在座有多少人能做到?可能你會覺得他偏執也有點怪,所以我覺得偏執跟怪也是相似的。

這就是為什么他能做成Facebook,可能我們其他人未必能做成。

他學中文,每年來用中文做演講,他請領導參觀他的房間,還去閱讀并且展示他讀過很多中國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等等的書,雖然Facebook入華的阻力很大,但是他很努力,他堅定地往這個方向走。

一個偏執的人是非常敢想的,而且是敢All in的。

之前有一家互聯網獨角獸的公司,最后一輪融了兩億美金,他告訴VC要做各種偉大的事情,他也認識了扎克伯格,但他當年做了一件非常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他把融的兩億美金全部投給了Facebook。

你不敢想象一家創業公司怎么可以把融的錢全部投給別人呢?但是他說服了VC,他說如果我們投了Facebook,我們整個俄羅斯的全球連接保證有所改變,后來他收獲了25倍的回報,成為了全球追捧的神話。

當時他是什么心態呢?是All in的心態。

現在我們反問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魄力呢?我們還遇到了尤里·米爾納,他給了我們講了很多的故事,包括他的偏執投資者的定義,還有他把兩億美金投給Facebook的奇葩事跡。

但是我們在他家中感受到了,這么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但是他并沒有滿于現狀,他不再和他的朋友們比較財富,也不樂于對外講一些特別大的大話,他總是在想下一個階段還能做什么更偉大的事情。

我們創業者往往認為說上市就是目標,但是到了尤利家,和他吃了早餐之后,創業者走出來,深深的感觸不是說我也要像他一樣,有一億美金的豪宅,有美女做老婆,他們深深的感觸是,他們達到了這么宏偉的目標,做了獨角獸,投了Facebook,成了世界頂尖富豪之后,還在想有沒有更大的事情可以做。

所以,創業者絕對不能把上市當作目標,未來還有更多的路,更偉大的路可以走。

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替代大多數工廠工人、助理、顧問和中介。

但人工智能也不局限于簡單工作。

人工智能還會替代部分新聞記者、醫生和教師。

你的人工智能助理將比你更了解你今晚想吃什么,你該去哪里度假,你想跟誰約會。

還有更多,10年后機械化的人工智能將會變得穩定可靠。

人工智能運用在自動駕駛將比人類駕駛更加安全。

今天還比較初級的家用Roomba掃地機器人未來會讓我們刮目相看:機器人將學會做飯、洗衣服、做保潔,幫助人類分擔所有繁重的家務勞動。

10年后,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人工智能可以為人類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消除貧窮和饑餓。

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時間和自由,來做我們愛做的事情。

10年后,我們也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很多人將因為失業、得不到自我實現而陷入沮喪。

到那時,你們當中很多人將成為家長,也必然會考慮該如何提升孩子們的教育,才能避免他們被人工智能取代。

以上預測并不是基于人類神經元數量與機器仿真的神經元數量之間的簡單對比,相反,我的預測是一個工程師根據現有算法、市場供需情況、勞動力信息等方面所演繹出來的推論。

在創新工場,我們已經募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用于投資人工智能,日本軟銀更是啟動了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

發展超過四五十年的IBM、微軟、和近代的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相繼宣布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

就算你懷疑我的預言,你大概不好懷疑這些科技巨頭。

萬一你不慎錯過了這場人工智能革命,未來10年也可能落入你人生最低谷的慘況。

那么,如何才能不錯過人工智能時代,確保你向人生巔峰而行呢?擁抱必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把你的職業選擇對準人工智能賽道。

面對所有重大變革與機遇,你們首先需要開放的心態來迎接人工智能。

對變革有所畏懼絕對正常,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勇氣來自抵抗恐懼并戰勝恐懼,而不是來自沒有恐懼。

”你們過往的努力可以幫助你們坦然面對、欣然接納或熱情擁抱未來的改變——這些改變將推動你找到新的人生方向。

面對未來,你們必須要選擇熱情擁抱人工智能。

即便你所在領域的第一個人工智能工具看上去是那么脆弱不堪,相信我,只要有更多的數據,它們很快就能進步。

剛才我提到的3家軟件公司,他們的第一代產品確實狀況百出,自拍美化功能反而把好多人的臉蛋給變丑了,貸款判斷不準也曾造成數百萬元損失,圖像辨識我的臉居然把我誤判為某脫口秀主持人。

但假以時日,當人工智能處理越來越多的數據后,人工智能的自我學習能力就能讓這些產品在特定領域的能力遠遠超越人類。

人工智能算法還不只是超過人類這么簡單,它們不會疲倦,不會抱怨,不會罷工,人工智能還具有無窮的規模化潛力。

況且,伴隨著硬件、軟件和網絡帶寬成本的下降,人工智能的成本幾乎就是電費了。

所以,不管你選擇什么工作領域,首先要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如果你是軟件工程師,你可以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檢查和完善代碼,找到可復用的代碼,甚至用AI來寫代碼。

組建團隊時,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招聘和挑選人才。

如果你準備創業,可以用人工智能工具來管理訂單并優化獲利,也可以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替代客服和銷售人員。

你可以用機器人來制造產品,使用自動駕駛車輛來配送商品。

人類與人工智能協作的結果是1+1=3。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醫生能正確診斷癌癥,并能在100個患者中拯救70個生命,而一個早期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在100個患者中拯救60個生命。

將醫生與人工智能結合后,也許他們就能增加拯救80個生命。

而且,當人工智能工具優化到能夠拯救80個生命時,將人工智能與醫生結合,或許就能夠拯救90個生命。

所以,不要被動地接受人工智能,而應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找到人工智能為你創造價值的所有可行性。

你們要學會使用人工智能,更快、更聰明地構建人類與人工智能間的協作關系。

你們會像第一個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記者,或第一個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會計師,或第一個使用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的攝影師一樣,獲得巨大的收益。

此外,與傳統軟件工具相比,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快得多,應用范圍廣得多,只有作為積極擁抱的引領者,你在人工智能工具的領先地位才得以鞏固并增長。

眾所周知,數百上千年以來,醫生們遵循著希波克拉底誓詞,承擔著神圣的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

在人工智能時代,我認為工程師的使命同樣神圣,甚至更加沉重。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作為畢業于頂級學府的頂尖工程師,你們擁有巨大的權力。

請不要忘記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蜘蛛俠的那句名言:“權力越大,責任越重”。

在人工智能時代,自動或半自動的算法可以負責投資決策、照看兒童、駕駛汽車、完成醫療手術。

未來的人工智能產品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財產、健康甚至是生命,而你們就是這些產品的設計者、制造者。

作為工程師,我們不能背棄我們的道德和責任,我們需要在方方面面都做到嚴謹、勤勉、遵守道德。

這不僅僅指架構和編碼,還包含設計、測試、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以及下載更新的參數等等。

第一代安全氣囊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同時由于設計和使用說明不完善,沒有充分考慮兒童嬌小的體形,也意外地導致了一些兒童的死亡。

所以你們的首要使命是對你們的用戶負責,確保你們的產品安全、周密、有用。

應該說不僅僅產品安全,你們還有絕對的責任去預見和防止潛在的技術失控對人類帶來威脅。

所以請大聲地對“自動殺人機器”以及“用戶隱私數據交易”說不!你們的第二層使命是對自己負責,在人工智能時代,你不僅僅是與其他人競爭,你還在和人工智能競爭。

你有責任優先解決疑難問題,而不是把你的時間浪費在機器就能勝任的事務上。

不要選擇一份對你毫無挑戰性的工作,無論在哪個領域,都勇于冒險、勤于學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最獨特和最有價值的人類成員。

要堅持創新和創造——人工智能的優勢在于優化,而非從零創新。

各位的最后一項使命是作為工程師,用你們的選擇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選擇拯救生命,而非殘害生命;選擇激勵他人,而非打壓別人;選擇在富有同情心、不貪婪的機構工作;選擇心懷世界和平而非妄圖主宰世界的雇主。

12-08

下一篇:馬云要演電影了,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甘當綠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郭廣昌談經濟環境: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岐山县| 龙门县| 宜黄县| 宣城市| 大冶市| 文山县| 松潘县| 白山市| 余庆县| 广安市| 东城区| 南江县| 滨州市| 分宜县| 福州市| 隆化县| 子洲县| 新乐市| 潮州市| 托里县| 临沭县| 方城县| 冀州市| 教育| 刚察县| 乌拉特后旗| 宁城县| 兴义市| 沧源| 禄丰县| 钟祥市| 金溪县| 庆城县| 通江县| 许昌市| 澄迈县| 巴东县| 胶南市| 邯郸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