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沒有一個企業家像你這樣,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在使用你公司的產品。
” —— 錢穎一錢穎一與馬化騰馬化騰,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是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2016年新增委員。
他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2014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2016年入選《哈佛商業評論》“全球最佳CEO排行榜”,是中國內地惟一上榜企業家,并在《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中名列榜首。
本文內容整理自2016年10月22日下午舉辦的“2016清華管理全球論壇——錢穎一對話馬化騰”現場實錄,有刪節。
大學其實想學天文,喜歡看《三體》錢穎一:你是1989年入學,選擇的是計算機專業,為什么?這個選擇后面是怎么的思考?馬化騰:那時候填志愿,其實我喜歡天文,當時本來想讀天體物理或者天文學,這是我中學時候的興趣愛好。
但是后來了解到好像讀天文最后的結局就是當地理老師,這跟我想象的差別很大啊,因為我很喜歡天文,但并不喜歡地理,這個跟我設想不太一樣。
然后當時深圳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就是特區,如果你從深圳考出去的話,你可能就把深圳的戶口弄沒了,就回不來了。
所以那時候很多深圳的學生就近考深圳大學。
后來覺得(計算機)這個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后來越來越有興趣。
大學里沒有再學天文的課程,但是業余看一些期刊,后來有機會去美國的時候,我去書店里面大肆搜羅所有有關天文的,很沉很沉的(書),就把它買回去了。
到現在對天文還是有興趣。
喜歡天文,你會觀測星星,對宇宙會有思考,你會覺得(自己)很渺小,那包括整個地球可能都在這個宇宙長河中是一顆塵埃,是一個偶然,可能是一個片段。
所以呢,很多事情,你只要想一想,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個對穩定心態、對待挫折很有幫助。
對科幻小說也非常有興趣,包括《三體》這些科幻小說都讓人腦洞打開,想象力很豐富。
科幻小說對科技,對未來的發展給了大家一個前瞻性的展望,非常有意思。
并非學霸,估計考不上清華計算機馬化騰:講計算機最強應該就是清華了,清華計算機絕對是非常難考的,我相信我當時如果要報考,估計還考不進來的(笑),分數太高了。
在大學里面的學習是打基礎,比如說像數據結構、算法,這些都對你未來成長非常重要;但是這只是一個基礎,更多還是要靠課外的興趣愛好。
比如說我們對機房里病毒的原理、機制很感興趣去研究,當時還對一些病毒的樣本進行解剖。
我們在學校里面會很積極地和老師去尋找一些項目來做,可以全方面鍛煉能力。
這對你以后價值是無限的,它超越了你在課本上學的東西。
那個時候我不算是學霸,大概在10名左右吧,班里總共有30多人。
錢穎一:總共30多人,才10名左右,將來能做大事(全場笑)。
賣電腦不行,轉行寫程序錢穎一:89年到93年,你念書的時候對職業有什么規劃么?馬化騰:這段時間在深圳其實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很多人創業。
我看到師兄很早就幫別人編寫軟件,然后我說我很有興趣,想知道這個項目收入怎么樣,有哪些需求,他們是怎么實現的。
然后就覺得,是不是也應該出來創業。
但是,現實是還是比較殘忍。
那時候很多材料從海外運到深圳,所以我們當時很早就說,(在華強北)做一個電腦公司,其實就是幫人家裝機,然后在里面配一些軟件等等,就這么簡單。
后來我發現,在華強北干這個活的人都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可能只有初中、小學文化,但市場經驗很豐富,像我們這個專業大學畢業的還競爭不過他。
后來我在一個書店碰到同學,他在一個當時最大的民營企業,做尋呼臺的;正好(這個企業)一個項目需要C語言,要很熟練的,我就給他展示我之前的成果,他說,就是你了。
我就糊里糊涂先進去實習了,然后一干就是五六年。
QQ最早叫“網絡尋呼機”馬化騰:也正好是因為這個行業是尋呼機,所以大家知道QQ最早的名字叫“網絡尋呼機”,最早的圖標就是一個“BP機”。
坐標!環境!跨界!馬化騰:我很早就開始做計算機和通信,懂計算機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計算機,所以我剛好在這個跨界中間,創業就有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
錢穎一:剛才Pony(馬化騰)講的幾條,一個是Location很重要,在深圳很幸運;第二是環境、你周邊的人很重要,周邊有創業的對你有影響;第三,跨界很重要,有做計算機的,有做通信的,但是你這個正好是在兩者之間,而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正好是在結合之處。
馬化騰:院長水平還是高,總結得比我講得好多了(全場鼓掌、笑)。
從理科IT男到杰出領導者錢穎一:你是真從程序員,從寫C語言起,變成了創業者、企業家、管理者、領導者,這個中間有相當大的跨越,我想知道你的領導能力和風格是怎么塑造出來的?馬化騰:其實我是典型的理科IT男,我原來根本沒有想象要去開一個公司,然后去領導什么什么人。
我就是想做一個產品,讓很多人可以用。
最最開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來,這是最難的。
你要創業的話,第一個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資怎么辦,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著至少房租得交吧?(全場笑)房租水電你能不能掙回來,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東西,所以當時沒有想那么多什么領導力的,因為這個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難說,小企業的成功概率算下來是很低的。
我父母都沒有想到說,你這個書呆子還可以去開公司啊。
但是當時你不開公司,又做不了這個事情(編者注:做產品),所以讓我就一步步先找合伙人一起做,這樣我的缺陷他們可以彌補。
我對產品比較在行,張志東絕對是學霸,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很強。
陳一丹是政府部門出來的,對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
曾李青長得就像老板,出去別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寫工程師,不敢寫總經理,怕人家覺得你們這公司玄乎了。
(全場笑)民主、多元,不搞一言堂錢穎一:別人領導力在臉上都看得見,你這個讓人看不見,但你實際怎么就把團隊帶好了?馬化騰:關鍵是用好每個人的特長,平衡大家的想法。
錢穎一:怎么平衡呢?馬化騰:往往是你發展不好的時候,矛盾更多。
大家會爭應該往哪邊做。
說服人呢,我覺得我還有一套,我主要聽,然后我會引導,就他覺得他的主意是他自己出的,其實是我引導的(全場鼓掌、笑)。
但是這個功勞我這算是你的。
錢穎一:你這招很厲害啊!馬化騰:因為有時候管理上確實需要這樣。
我的風格不是強勢的,也不是一言堂,我們是互相商量。
騰訊的風格也都是相對民主一點,也會比較多元化,一定有不同的聲音出來啊,我覺得這是好事情。
錢穎一:那作為一把手,最后還是得你拍板對吧?馬化騰:對,關鍵時候還是要強硬的,該動手的還得動手。
抓住年輕人的方法:用人、投資錢穎一:騰訊很多產品是針對年輕人的,你怎么跟上這些年輕人的想法?馬化騰: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玩的這些,我們都看不懂了。
包括國外那些Snapshot軟件,我們當時有很好的機會投資,價錢也不貴,但是猶豫了一下,就投得比較少。
現在我們的思路更多是說,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應該找能理解這些的人在前面去闖,讓他們多和年輕用戶接觸,了解需求。
第二是通過投資一些這樣的企業和產品。
第三,是更年輕的這些員工能夠更快速的浮上來。
創業要解決小的痛點,或跨界錢穎一:這幾年是創新創業高潮,上一輪是2000年左右,你趕上了,你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什么忠告?馬化騰:現在創業的這個條件比當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為門檻低了競爭也更加激烈。
我的建議是要專注解決一個痛點問題。
我幾乎每周都會收到一些郵件,“馬總,我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可以幫你創造100億的利潤,但我要面談。
”他想的太大了,要想小一點,解決一個問題,比如說能不能用手機來解決找車位或者學校座位安排的問題。
總有一些小的痛點。
第二是要留意跨界。
現在我們提互聯網+,談的更多的是兩個領域之間是否存在機會,那是藍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兩邊都懂,就有很大機會。
騰訊驚心動魄的三道坎錢穎一:你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什么?馬化騰:從小到大,應該有三個坎兒。
第一個就是我們開發出來產品最早是想賣給別的運營商,但是投標失敗,“小孩”在自己手上,用戶又瘋漲,沒錢買服務器,融資很難的。
但這逼得我們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能力。
第二個坎兒就是MSN的競爭,那時候MSN很強勢啊,基本上大家認為你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時候死而已。
我們創始人也在討論,有時候爭議怎么辦。
最后還是挺住了,而且我們比國外的產品做得更適合中國人使用。
當時中國的網絡是分幾塊的,我們針對這個很奇怪的網絡結構做了大量的優化,這樣的話,你的用戶才能使用起來速度最好、傳送文件最快。
當時最好的口碑是我們傳文件很快,第二是有聊天室,包括我們的頭像個性化。
最近的一個坎就是五年前微信誕生之前。
當時也是3Q大戰之后,更大的危機就是“新浪微博”崛起,它開始從社交媒體轉向,網絡往下殺了,對于我們來說危機很大。
微信其實是個郵件系統馬化騰:(五年前)第一反應就是做微博,最后發現很難,同樣的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戰勝對手的,你只有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當時微信就誕生了。
純手機的即時通訊,不是QQ做在手機上,又要解決PC的問題,又要解決手機終端的問題,包袱很重,不如重新推翻一切,自己打自己,所以我們當時是內部3個團隊,同時一起做,一起開發,然后也都叫微信,誰最先出來,誰能跑贏了,那個產品就算(誰的)。
錢穎一:這是你有意設計的么,3個團隊都支持?馬化騰:首先確實是有3個團隊報名,這個要談到我們內部組織結構的問題。
微信其實就是一個郵箱系統,是個快速的短郵件,就是快到讓你以為不是郵件,它后端服務器就是我們原來郵箱的這個團隊打造,前端也是我們郵箱團隊去改造、去研發。
剛出來的時候數據不好,起不來,大家以為這就是個簡單的QQ,有什么意思呢?真正的啟動有幾個因素,第一是語音,push-to-talk,國外同類產品沒有這個功能,有這個功能之后迅速火爆;第二是跟手機通訊錄的整合,最開始啟動是把QQ的關系鏈推過去讓它生存,但是把手機通訊錄導過去會迅速發現一些朋友已經裝了這個,會導入很多高端用戶,增加黏性。
中國互聯網競爭遠比美國激烈錢穎一:從0到1很偉大,但從1到N中也又很多創新,騰訊在這方面特別突出,能否分享這里面的經驗和思考?馬化騰:很多基礎類的產品最早在美國誕生,但是在應用方面,結合到本土是非常不同的。
剛有一個Idea出來,國內就有幾十個團隊在開工,都很快,關鍵是誰能跑得贏。
國內的賽道本來就很擠,就很多好手在跑,這個時候往往需要更多的創新,所以這里的競爭激烈程度是遠遠超過美國的。
我們有些企業開始出海,你看到國外有產品很好,就發現是中國開發者開發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沾沾自喜啊,因為畢竟還只是一個應用上的創新,很多基礎性的創新上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未來包括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機器人,我感覺美國這方面的領先程度還是很大的。
這方面基礎性的研究投入,我覺得中國還是要加大。
來源:清華大學小研在線
下一篇:王功權:投資給別人養孩子 自己搞企業來錢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王健林最新演講:解密實體商業的4種新戰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