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三目財經。
168億元,這是大眾汽車在2020年最“闊綽”的一筆出手,全部投向了安徽合肥的兩家企業——國軒高科和江淮汽車。
5月29日,大眾汽車與國軒高科正式簽訂戰略投資協議,前者將以約11億歐元(折合人民幣88億元左右)入股國軒高科,獲得26.47%的股權,并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
同時,大眾汽車還將投資10億歐元(約80億元人民幣)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50%的股份,并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江淮大眾”)股份至75%。
大眾汽車的這筆投資,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三個月前,合肥政府對蔚來汽車的百億投資。
在風險投資圈中,“優秀的投資者從來不乏追逐者”,合肥政府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或許是大眾汽車選擇重金加碼的重要原因。
“豪賭”京東方 押注半導體很難想象,一個省會城市承諾將全年財政收入的80%投給一家企業,背后的決策者會背負怎樣的壓力。
幸運的是,合肥大獲成功。
2008年,“困難戶”京東方落戶合肥的消息,引起了一片非議。
由于當時全球金融危機,國外液晶巨頭的降價讓京東方備受打壓,當年由盈轉虧,資金壓力巨大。
對合肥市政府來說,引入京東方,無疑于一場“豪賭”。
開建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線所需的17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在地塊配套條件、土地價格、能源供應、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市政府投入60億,戰略投資者投入30億,如未能引入戰略投資,剩下的85億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貸款解決。
要知道,當年合肥市全年的財政收入僅300億。
為了能夠配合京東方的資金需求,合肥市政府甚至把地鐵項目都暫停了。
在合肥市政府歷史上,從來沒有為一個企業出過這么多錢。
如果項目失敗了怎么辦?事實上,政府的風險投資與機構個人的風投一樣,雖然看準是好機會,但也有很大風險。
所以,地方政府對企業的投資也是拿“真金白銀”投出來的。
幸運的是,在京東方5代線、4.5代線都不理想的歷史包袱面前,合肥六代線成為京東方的轉折點,也為合肥政府的投資帶來了豐厚的果實。
首先,打響了合肥政府“為國爭光”的投資名聲,京東方6代線的投產結束了我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
其次,京東方在合肥不僅投資的是生產線,還包括了智能制造工廠和數字醫院等項目,截至2017年底,京東方在合肥的投資已超1000億,保守地按照10倍的乘數效應,京東方能夠帶動的GDP,已超過了合肥市一年的GDP總量。
很多人都說,“京東方撐起了整個合肥經濟”。
更重要的是,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核心高科技企業,為合肥市帶來了足夠完整的科技產業鏈。
投資回報率方面,按照合肥市政府平臺所持有的京東方股票,巔峰時期的浮盈就有上百億。
而“豪賭”京東方的成功,為合肥市政府帶來了押注半導體產業的機會。
2017年,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成立三年之后,合肥政府看準時機果斷出手,與兆易創新成立合資公司合肥長鑫,專攻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芯片研發生產。
其中,合肥市出資75%,兆易出資25%。
在合肥政府的幫助下,合肥長鑫搭建了價值百億的生產線,還共同出資購買了關鍵專利,這是很多風投機構都難以給予的投后管理服務。
2019年,長鑫從加拿大知識產權商Wi-LAN Inc.手中買到了全套的專利授權。
同年9年,合肥長鑫宣布8Gb顆粒的國產DDR4內存量產,其光威產品系列一度賣到脫銷,打破了金士頓、三星等國外廠商在DRAM產業的壟斷。
2019年,合肥市GDP達到9409億元,離萬億俱樂部只是需“臨門一腳”。
2020年,合肥市政府沒有閑著,他們選擇再次出手,這次投資的對象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代表蔚來汽車,繼續資金續命的蔚來汽車,與08年的京東方頗為相似。
“合肥模式”為什么能成功?事實上,不論合肥政府對蔚來汽車的這筆投資能否成功,能吸引到大眾汽車對合肥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就足以證明合肥政府在風投領域的號召力和眼光了。
簡單來講,合肥市政府的投資流程就是:成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投資基金,服務于招商引資戰略性產業。
善于運用資本招商,先大手筆投資基金拉攏企業落戶,后期再將投資所獲股份脫手,翻倍獲利,繼續擴充投資基金,以一筆投資換一個產業。
所以,從京東方到兆易創新,再到蔚來汽車,合肥市政府撬動了顯示屏產業、半導體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帶動了當地的就業,也加速推進著產業的升級,但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看到,合肥的成功有其獨特的一面。
首先,合肥具備良好的交通地理優勢。
作為一個由于交通經濟發展所快速形成的一個新興化城市,在合肥有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機場之一新橋國際機場,還緊鄰長江,坐擁巢湖,黃金水道縱橫整個城市……這些條件賦予合肥的創新思維與其他城市是截然不同的,這種開創性思維能力在在交通經濟新興化發展的城市上非常明顯,而且世界的科技城市基本上都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所構建的,比如說大名鼎鼎的美國硅谷。
其次,合肥擁有非常好的科技區位優勢。
合肥所投資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高新科技企業,這實際上和合肥比較好的科技區位優勢是密切相關的。
在合肥市內,有著世界聞名的理工科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有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多所高校。
中科院有眾多研究所設在合肥,包括人工可控核聚變反應的托卡馬克實驗室,中國聲谷……這種科技區位的優勢能夠幫助合肥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科技創新領域上有所作為。
第三,合肥的這種風險投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經過深思熟慮帶來的結果。
我們從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的角度出發,基本上合肥吸引的每個產業都是符合合肥本身特點,具有產業上下游聯動效應,甚至有產業集聚效應。
比如:京東方配套供應商合肥三利譜光電科技廠長任海東現身說法,說當時企業選址在武漢還是合肥猶豫過,但最終定址合肥,現在三利譜光電給京東方供貨可以做到零庫存。
所以,合肥模式并不是簡單地靠著開拓進取的勇氣進行“豪賭”,投資選擇的背后是務實發展的邏輯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政府風投成為潮流回過頭來看,政府招商引資的流程其實就是:投資拉攏-企業落戶-擇機退出,只是不同政府的招商水平有所不同,所帶來的結果就所有不同。
傳統的坐地招商,能夠提供較好的營商環境、低價出讓的地皮,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幫忙牽線搭橋,讓企業購地投資建廠;社會化招商,引進優秀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借產業新城運營商的信息靈活和品牌口碑為企業提供領包落戶參考和風險保障。
合肥這種風險投資、資本化招商,選擇好標的,以足以覆蓋企業落戶建廠成本的大手筆出錢,吸引企業落戶,最后,政府通過二級市場將所獲企業股權轉讓套現。
從資金運作的角度看,合肥這種模式,完全可以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值得很多政府基金借鑒。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經開始采用類似于“合肥模式”進行投資,比如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已推動6家企業成功上市,幫助20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其中不乏宇海精密、中科超容這樣的高新技術產業;比如蘇州市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其投資的博瑞醫藥、江蘇北人機器人已經完成科創板上市……和很多城市的“搶人大戰”類似,這種以風投模式作為招商引資的賽道正慢慢開啟,但這種模式需要是當地情況而定,合肥有“合肥模式”,重慶有“重慶模式”,沒有人能預判你的投資未來能否成功,當下可以把握的是投資的產業和企業是否匹配發展的規劃和實際情況。
下一篇:歐盟統一充電口 蘋果反對歐盟統一充電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大眾收購國軒高科疑云:一場烏龍背后的暗流涌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