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編者按:本文轉自秦朔朋友圈,作者Hayekist今年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越南總理阮春福說:“在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增強、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越南將加大開放力度,向創新經濟轉型,并且將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國際標準規則。
”越南2018年進出口總額達4288億美元,相當于越南GDP的兩倍,這一比重在亞洲僅次于新加坡。
今年1月越南吸引的直接外資同比大增52%,顯示出外資對越南的看好。
越南是新世界工廠嗎?看起來非常樂觀。
與此同時,也有到越南考察的中國企業家指出,越南改革的聲音很大,但是腐敗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越南的腐敗可以說滲透到經濟的方方面面,由此帶來的交易成本絕對不能低估。
無論如何,越南的增長勢頭已經噴發出來。
2019年1月1日,越南正式廢除戶籍制度。
政府將透過數字化身份證號碼來管理人口,未來越南人民的就學、就業與社會福利都將與戶籍無關。
越南的確值得關注!不一樣的越南2018年越南GDP增長7.08%,創下了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速。
同期,全要素生產率同步好轉,經濟增長的效率不斷提高。
越南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改革進一步取得進展。
越南在國有企業改革上邁的步子很大。
國有企業從1986年的1.2萬家減少至2017年的500家,根據政府的計劃,2020年要將國有企業的數量減少至150家。
2017年國有資本退出總額達到89150億越南盾,折合4億美元,對應的財政收入為1393850億越南盾,折合61億美元(數據來源:越南審計署企業革新與發展委員會報告)。
市場化改革程度的提高,顯著提升了越南的經濟效率。
二是外國直接投資持續增長帶來了資本、技術和管理。
FDI在2018年達到191億美元,比2017年勁增35.46%。
據《越南投資評論》2018年報道,目前越南外商投資企業聘用超200萬雇員,發展投資資金的25%是外資,工業產值中的一半由FDI企業創造,70%左右的出口是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
三是貿易自由度提升。
2008年加入WTO后,越南不斷融入國際經濟體系。
迄今為止,越南與其他國家之間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FTA),尤其是與歐盟、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之間均簽署了FTA。
2018年越南出口總額為245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7.77%(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2018年全球貿易增長已經放緩至3.9%),外匯儲備達到600多億美元。
不一般的潛力穩定的政局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一黨制,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唯一的政黨。
這幾年,越南的政治改革步伐非常大,有一些重大的變化包括:中央及各級黨委不干涉司法審判工作;禁止政府官員兼職國會代表;實行《陽光法案》,國會代表和政府官員必須申報個人財產;國會議員實行差額選舉,允許非黨員參選,只要取得一定數量選民的聯署,國會議員允許自報候選人參選;國會議員允許競選,候選人可以通過與選民會談、接觸或向選民報告自己如被選為國會議員后,將怎樣履行職責等方式進行競選。
越南的這些做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Credendo Group發布的長期政治風險指數(Long-term political risk,1是最低,7是最高)顯示,越南的長期政治風險明顯下降。
人口的紅利越南的人口紅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口多,且結構年輕化。
2017年越南人口為9550萬人,撫養比僅為43.29%,識字率超過93%。
另一公認的人口紅利國家印度的撫養比為50.99%,識字率則只有69%。
2017年預估的越南的人口中位數年齡僅有30.5歲,而中國則為37.4歲。
另一方面是越南的勞動力成本非常廉價,制造業的最新月工資為5527千越南盾,折合1608元人民幣/月。
而中國2017年制造業的年工資已達到了64452元,即每月5371元。
越南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不足中國的30%。
越南高等教學毛入學率在2016年達到28.26%,全球排名第56名,落后于中國48.44%(第34名)。
這也意味著越南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可期待的事情。
在學習中增強的當局審慎宏觀管理能力2008年,越南遭遇了貨幣危機的考驗。
當年1月31日越南國家銀行調高利率1.5個百分點,旨在抑制信貸的過度擴張。
3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越南發出股市過熱的風險警告。
3月10日,越南國家銀行聽從了“ 以本幣升值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建議,將越南盾對美元的浮動幅度由0.75%擴大到1%,結果導致越南盾發生貶值。
3月下旬,越南盾急跌,截至5月30日,跌幅近27%。
在遠期匯率預期的NDF市場上下跌更為猛烈。
5月下旬,越南股市全面下跌,至5月30日,胡志明指數比年初下跌5%。
當年5月,越南貿易赤字達14億美元,9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創紀錄的28.9%。
2011年8月越南的通貨膨脹率又卷土重來,達到了23.02%。
這輪危機再一次給予越南深刻的教訓(在這之前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這些教訓促使越南著手建立穩定、謹慎、有效的貨幣政策系統。
具體的措施是通過快速提高利率來確保實際利率為正,以抑制信貸過快或過度增長。
另外,為了緩釋匯率風險,越南當局從2008年以來推動越南盾有序貶值,越南盾對美元從2008年的16302貶值到了2019年初的23190,累計貶值了42.25%。
但從目前的情勢看,越南現在的匯率水平大概率是可持續的,因為越南已經出現了貿易和資本項目下的雙順差,外匯儲備不斷充實。
自我擴張的市場秩序人類經濟發展的最大法寶,就是哈耶克所說的市場秩序的擴張。
亞洲“四小龍”、“四小虎”的經濟奇跡都源于市場秩序的擴張。
一旦確立了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核心地位,就觸發了經濟繁榮,帶來了持續的增長。
中國的經濟奇跡同樣淵源于此。
隨著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市場秩序的自我擴張會加速。
勞動力和資本都會卷入到市場機制中進行配置,社會分工會更加細密,市場交換的深度和廣度會進一步加深,經濟效率加倍增長。
現在的越南已經踏上了這個征程,靜待市場秩序的自我擴張來促進經濟長時間可持續的繁榮。
不足懼的短板越南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基礎設施的落后,目前越南還沒有貫穿全境的高速公路,運輸道路欠開發,道路狹窄,居民密集,堵塞嚴重。
部分公路的限速在40-60公里/小時。
越南的水利、電力也不足,由于供給缺口大,有時會出現停水、停電的事故,影響正常的生活及生產活動。
此外,通訊基礎設施落后,電信費用高昂。
另外,越南港口、機場等設施也是供給不足和落后的面貌。
但這些并不可怕。
因為當代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體系已經高度發達,政府推動與私人提供可以良好相濟。
在一個經濟基本面強勁且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的國度,基礎設施的投資回報率也必然穩定可期,必然會吸引不同背景的大量資本參與到越南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經濟起飛帶來的投資機會“世界工廠”的王冠正在越南頭頂成型德勤推出的《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將越南列為很有希望的“強力五國”之一(另四個為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并且預測越南的制造業競爭力排名將從2016年的第18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2位。
2017年,越南手機出口額達450億美元,全球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機產自該國。
2018年越南吸引中高端制造業直接投資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英特爾在西貢高科技園區投資10億美元,計劃將其全球80%的芯片產能投放在此;三星把三分之一的產能放到了越南,三星顯示器在越南的總投資已經高達65億美元,最近計劃繼續增加投資25億美元在越南北寧省的一個工業園建設顯示面板工廠;優衣庫40%的生產總量將轉移越南;耐克、阿迪達斯、奧林巴斯、微軟、諾基亞、佳能、LG、富士康、索尼等跨國巨頭都已經在越南落地。
2019年的達沃斯論壇,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與西門子、高通、谷歌、道達爾、安聯、國際協力銀行、通用電氣與保德信世界大集團代表舉行多次會談,期待與這些企業合作以力爭推動越南成為“新一代世界工廠”。
現在的越南,猶如2006年前后的中國,經濟起飛已近在眼前。
好于2004年前后中國的銀行系統與金融深化機遇金融為經濟增長提供燃料,至關重要。
對于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越南,商業銀行系統的擴張能力對于經濟增長非常重要。
2016年越南銀行資產占GDP的比例為130.45%,而不良貸款率為2.28%,2017年不良率小幅上升至2.32%。
但2004年3月末,中國銀行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高達16.6%,當年中國商業銀行資產占GDP的比例為122.77%。
所以,越南擁有中國經濟起飛時更健康的銀行系統(二者具有很強的可比性,2004年中國的商業銀行沒有執行巴塞爾協議II,越南2016、2017年也沒有,但越南央行已指定十家銀行在2018年年底前必須全面執行巴塞爾協議II),意味著信貸擴張的余地和空間很大,這對于越南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就如2004年之后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迅速擴張,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債務資本進而助推了經濟騰飛。
與此對應的投資機會2006年至今,中國GDP從2.75萬億美元成長到2018年的13.23萬億美元,增長了4.81倍。
人均GDP從2099美元成長到2018年的9485美元,增長了4.51倍。
從微觀上,很多中國企業一路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
2018年《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120家中國企業上榜,前十占兩席。
中國的優秀的上市公司也在這十幾年間為投資人提供了多達數十倍的回報。
現在,越南也有這樣的機會。
作為一個年輕的市場經濟國家,人均GDP臨近經濟起飛點,而且還擁有近億的年輕人口結構,擁有統一的全國市場,擁有統一的語言和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等等優勢,其中同一文字、文化和市場的優勢甚至遠遠超過了印度,越南的未來是不應該被低估的。
普通投資人對越南最好的投資方式越南和中國的關系非常微妙,越南人對中國人的態度也非常微妙。
非實業投資都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房地產。
越南對外國人持有地產的規定并不友好,再考慮到去一個有排華情緒的國家去投資房地產,絕對不是一件吃力討好的事情。
此外,還要深思的問題是:越南房地產的長線投資機會是否會如中國一樣演繹,因為越南在貨幣政策、土地政策都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普通投資人投資越南最好的方式還是以流動性更好的股票投資為宜。
但考慮到會計政策、語言等高成本因素使得逐一尋找并構造上市公司的組合非常困難,普通人選擇投資指數型基金會更合適。
巴菲特說:“就美國市場而言,如果證券化率降到70%~80%的區間,就比較適合買入。
如果證券化率逼近200%時你再買入,就是在玩火了”。
所以市場創造了一個“巴菲特指標”,即考慮Stock market capitalization as percent of GDP(證券化率)來判別股票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統計發現,一般發展中國家市場化、金融化程度不高,股市市值通常顯著低于GDP。
低收入國家一般在20%~30%左右,中等收入國家一般在50%左右。
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股市市值大體與GDP持平。
2008年越南股票市場發生調整,證券化率應該低于50%了。
如果越南順利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那么證券化率中性維持在50%比較合理,也意味著股票市場將與GDP增速相類似。
假設越南未來12年能如中國2006年至2018年12年間那樣,名義GDP從21.9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90萬億元,那么越南股票市值有潛在增長4.1倍的可能,剔除IPO企業增加的市值,2至3倍的投資回報還是可期的,年復合收益率在6%-9.5%之間。
總收益率或許還會好于這個水平,那取決于越南上市公司的分紅水平。
雙順差下的長期貨幣升值潛力2011年以來,越南就保持著出口(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兩位數的增長。
經常賬戶的順差也不斷改善,2017年達到61.2億美元。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人口紅利的釋放,越南的制造業會成為擁有全球競爭力的部門,會源源不斷地為越南創造貿易盈余。
順差將是常態,不值得過分擔心。
而制造業的興盛,幫助越南不斷地融入全球供應鏈,這又會帶來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
而越南根據加入WTO的承諾,還會進一步開放農業、金融業等領域,這也會吸引外資的進入。
所以,資本項下的順差也是可以期待的。
有足夠的理由確信,越南的雙順差會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
這將給越南盾的匯率水平提供足夠的支撐,甚至帶來升值的潛力。
下一篇:一年燒8億錢要花完了?瑞幸將咖啡機都拿去抵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華為AI訓練集群 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 900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