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2008年后,中國受人口紅利和移動互聯網紅利的影響,經歷了7年左右的B2C消費級市場的創投熱潮。
中國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紅利深水區”,隨著2015年“資本寒冬”的襲來,移動互聯網紅利正從B2C消費級市場向B2B企業級市場轉移。
經緯創投認為2015年是企業級服務投資的元年。
2016年的2B(企業級)公司融資數量是兩年前的10倍。
i黑馬&創業家觀察到2016年是企業服務市場爆發元年。
自2014年開始,行業內就有大量資本進入“財稅服務”領域,為何“財稅服務”會成為眾多資本進入企業服務市場的入口,其市場資本布局狀況如何?以慧算賬、云帳房、大賬房、快法務、噼里啪等為主的財稅服務企業有怎樣的服務模式,背后蘊藏著怎樣的商業潛力?這些財稅服務企業中間有可能出現財稅服務領域的獨角獸嗎?筆者對“財稅服務”領域現狀進行分析,為您揭開其神秘面紗,解讀其背后的商業密碼。
1.入口之爭,財稅服務成風口企業服務市場中,進入者會選擇合適的服務領域(如辦公OA、CRM、HR、財稅服務等)作為入口進入該市場,其本質是利用入口的數據價值幫助自身贏得最低的獲客成本和最大的轉化能力。
從用戶需求角度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已擁有8000多萬家中小企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采用外包服務,使自身能夠專注于核心業務,從而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最優整合配置,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企業財稅服務已具有千億級別的市場空間,而目前財稅服務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還沒有形成行業巨頭,潛力十分可觀。
在中國體制下,財稅服務領域無疑是一座巨大的寶藏,難怪會成為進入者選擇的風口。
不過處于風口浪尖,沒有三把斧的功夫也不敢輕易去冒險。
從行業發展現狀看,研究數據顯示,美國的2C與2B的企業數量和企業市值分別是3:2和2:1,而中國2C和2B的企業數量和企業市值分別是20:1和100:1。
自2012年開始,中國的企業級服務市場整體市場規模年增長率從15%快速攀升到30%,尚處于紅利爆發初期。
為了更早獲得企業級市場的利潤,企業財稅服務行業成為很多資本和服務商的必爭之地。
2.財稅服務,藍海尋路破迷霧企業財稅服務前路迷霧繚繞,市場上還沒有非常成熟的模式作為行業標桿。
面對千億級別的市場誘惑,已經有很多探路者在積極布局,不斷探索產品和服務的模式,隨著近幾年資本不斷進入,財稅服務行業涌現出了慧算賬、云帳房、大賬房、快法務、噼里啪等財稅服務企業。
財稅服務市場二十多年的發展,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開始,早期財稅服務是由兩三個人組成團或夫妻老婆店形式開展業務,為企業提供代理記賬、稅務申報等活動服務。
作為記賬工具盒裝軟件被廣泛使用,產能、效率低下,市場分散不成規模。
二十多年的行業發展,傳統代賬公司出現了一批像春雪會計、九州會計等具有一定規模的外包企業,在其所服務的城市通過分支布點來提供規模服務。
代理記賬本質上是屬于外包服務業,外包公司必須具備自我優化迭代的能力。
多年來行業公司普遍存在如:本身是現代服務業企業,卻在被服務企業眼中成為準合伙制企業;除會計電算化盒裝軟件外幾乎無其他IT系統支撐業務發展,不能滿足規模化成長需求;企業成長速度和規模擴張處于原始低速狀態;信息不對稱、服務質量無法考量等。
2000年后全國各地稅務信息化的建設有了較大提升,尤其網上申報的普及大大減少了財稅外包公司的線下工作,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高速發展,對財稅外包行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各家公司相繼創新,在市場上推出云財稅軟件工具。
SaaS云服務取代傳統盒裝軟件,其在功能上更加一體化,比如很多企業會增加自動獲取票據、電子發票服務、全稅種自動批量一鍵報稅等功能。
SaaS工具的應用推廣并不一帆風順,首先打破既有多年來會計形成的作業方式,同時SaaS工具自身業務場景的覆蓋能力、易用性、穩定性都需要時間的打磨。
在2014年-2015年中,慧算賬、云帳房、暢捷通易代賬等廠商都相繼推出早期SaaS版本,2015年-2016年又有金蝶賬無憂、大賬房、云代賬、賬王等廠商推出SaaS工具,一時間真可謂群雄逐鹿,但在實際市場應用推廣中各家廠商卻并非想象中順利。
如何提高代理記賬公司對它們的選擇依賴性和付費意愿度,成為這些軟件工具服務商最直面的挑戰。
各廠商對它的理解決定了2015年-2017年間各廠商所踏上的試錯轉型之路。
這要求各廠商需要具備對行業與真實客戶需求的洞察力,并在產品設計以及技術能力等方面要有巨大的投入。
不同企業面臨問題時有不同的思考,想探究財稅服務外包的本質以及如何突破多年來的行業瓶頸,并在方法論的層面上對財稅業務服務進行定義與描述,那就需要深入行業實踐并體會業務。
比如慧算賬推出“SaaS+服務”模式,提出“溝通順暢、響應及時”的樸素服務準則,要求服務可量化、可評價,全面提升被服務企業的價格體驗、內容體驗及交互體驗。
據悉慧算賬已加盟布局300+區域服務機構,全面覆蓋全國200余座城市的服務網絡,服務了23萬余家企業。
噼里啪、輕松財稅、大賬房、快法務等企業也紛紛以這種模式布局市場,不斷加強技術實力,剛剛開啟全國加盟模式。
企業財稅服務行業熱度持續增溫,筆者對近幾年財稅服務領域的融資情況進行了不完全統計。
從表中能看出慧算賬、大賬房、云帳房、噼里啪等企業融資更具優勢。
而從慧算賬近2億元B1輪融資成功,再創行業融資單筆金額最高紀錄,能夠看出資本已有逐步向財稅服務市場傾斜的趨勢。
也許誰掌握了資本的青睞,誰就可以借助資本的優勢快速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對于投資人來說,除了關注國家政策及行業未來等情況外,還會關注其投資企業的企業利潤成本、用戶留存、財稅平臺的服務質量、用戶續費率等方面情況。
從資本的視角,能看出在藍海探路布局過程中,以慧算賬為首的部分企業已在逐漸形成規模。
3.商業潛能,模式創新占鰲頭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吸引投資人的關注并不容易,除了要具備螺旋式迭代上升的發展速度及無限的發展潛力外,更重要是建立獨特的服務模式。
因為服務模式的創新,能提供完善的服務體系,不斷降低運營難度和成本,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續費率,獲得更大的數據價值,從而提高自身的定價能力,保證企業的毛利率。
放眼中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財稅服務企業大概有十幾萬家。
在藍海尋路的過程中我們通過以上可以隱約看出財稅服務模式大概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傳統手工記賬報稅,機構采用傳統的作業方式,信息化水平低,運營難度高,很難挖掘數據的價值,加上服務同質化嚴重,規模小且人效極低,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未來這種模式會逐漸消失,要么做全新模式的轉型,要么效仿市場上其他模式或者成為其他模式的加盟商。
第二類是工廠模式,將票據集中處理,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在溝通及用戶體驗方面欠缺,且中國各地的網上申報系統都有強烈的屬地差別,目前沒有一個線上財稅工具可以解決各地方申報身份認證及與各地國地稅線下互動的問題,基本在現階段被各家放棄。
第三類是基礎工具模式,如易代賬、云帳房、大賬房等,將重點放在基礎工具研發及推廣上,但在工具成熟度、運營、培訓等方面是短板,而且這些軟件工具不一定能滿足代理記賬公司的需求,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對客戶需求分析、產品設計以及技術等方面的能力。
未來有可能通過并購代理記賬公司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未來還可以向金融、人力資源、大數據等方面拓展服務。
第四類是平臺模式,如神州易橋、快法務等,打造撮合平臺,成為代理記賬機構、會計、用戶之間的“橋梁”,通過中介模式快速擴張入駐服務商,可以有效解決區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是自身不具備實際財稅服務能力,需要持續導入客戶流量并解決用戶需求精準分析匹配的問題。
撮合平臺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如很難做強管控、服務商撬單、簽單續費率難以把握、交互服務體驗較難管理等。
第五類是依靠自主研發的SaaS平臺提供代記賬和報稅服務,如慧算賬、噼里啪、輕松財稅等,直接聚焦中小微企業用戶,把握企業用戶的需求,通過自身的信息化平臺服務能力和完善財稅服務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客戶的滿意度和黏性。
由于財稅服務一定要結合地域屬性,而中國的區域稅制會存在差異,需要布局全國市場,準備時間會很長,不同區域可能存在業務服務流程的不同,所以需要對不同的場景進行分析,對財稅服務企業的技術能力要求會更高。
在未來,憑借客戶的高粘度和積攢的大量數據,可以挖掘更多相關增值服務(如企業內控、商機、互聯網金融、社保等)。
從行業資本布局統計表中,可以看出資本更加青睞第三種和第五種服務模式。
第三類軟件工具服務商只提供具有記賬和報稅功能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提供專業的財稅活動服務,接觸的更多是代理記賬公司,產品迭代更新能力差。
代理記賬公司的需求是經過提煉后的個性化需求,并不一定是行業通用的標準,不同代理記賬公司需求可能不同,需求分析和運營難度大。
財稅服務受區域屬性的影響,更加注重不同客戶的需求分析與實現,產品與技術的研發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如噼里啪日前聯合普華永道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以尋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財稅業務的落地。
又如慧算賬在其精細化運營服務體系下構建了一支百余人的研發團隊,通過對技術的多年打磨,能夠精準把握客戶需求,將應用場景快速迭代到SaaS服務平臺中,迅速地進行產品與服務的優化升級。
只有在解決客戶痛點的基礎上,持續升級其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才能有效地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黏性。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將成為歷史的產物,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轉型或全新的服務模式。
但筆者認為現階段,擁有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完善財稅服務、具備信息化技術能力、融資能力等特點的創新財稅服務企業具有更大的商業潛能,或許有望成為行業的獨角獸。
下一篇:快播王欣將重見光明!或重回互聯網視頻創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再見了,快遞員!京東物流北京打響第一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