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不到50歲便身家千萬,成為名噪一時的“上海首富”;55歲被判無期徒刑,服刑期間,丈夫離去,女兒自殺;70多歲出獄后以掃公廁為生,73歲再創(chuàng)業(yè)被騙70萬。
很多人遭此變故,也許早就尋了短見,而吳勝明,一位七旬的老太卻再創(chuàng)業(yè)賺得千萬, 她說,是愛如至寶的女兒生前的遺愿,讓她穿越生死,堅持走到了今天,她活下去的意義,就是為了完成女兒的遺愿——蓋一座養(yǎng)老院或孤兒院。
鳳凰衛(wèi)視《魯豫有約》近日講述了這位傳奇女性的傳奇故事。
吳勝明1932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市,吳家世代是做生意的大富之家,家人從小為她訂了一門親事,性格倔強的她覺得命運不應該被人安 排。
在16歲要辦婚禮那天,吳勝明逃到了上海。
為了生存,她到了一戶人家當保姆。
在上海漂泊4年后,吳勝明回到老家,用存下的2000多元開了一間雜貨 鋪。
25歲時,吳勝明和對面修理鋪、比她小7歲的張林確定了戀愛關系。
吳家嫌張林家境不好,一直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性格倔強的她,選擇了和男友私奔,逃到 青海,在那里開了一間小小的電器修理部為生。
第二年,吳勝明懷孕了,然而在一次搬重物時,她突然摔倒后流產(chǎn)了,兩個月后她再次懷孕,竟然又流產(chǎn)了。
醫(yī)生說她是習慣性流產(chǎn),懷疑與高原反應有關。
于是她同丈夫到了河南鄭州,但她依然自然流產(chǎn)。
經(jīng)歷10次流產(chǎn)后,1975年,第11次懷孕的吳勝明已是42歲高齡,在醫(yī)院躺了6個多月,終于順利生下女兒張艷。
由于從小失去了母親,吳勝明知道母親對于孩子的重大意義,吳勝明把女兒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為給女兒更好的生活,夫妻倆決定回 老家嵊州發(fā)展,當時剛剛改革開放,吳勝明看準了時機,她傾盡多年的積蓄,又貸款1.5萬元,在嵊州開了一家公司,并取名為愛艷商貿(mào)公司,意思是對女兒深深 的愛意。
吳勝明首先從收音機、尼龍服裝做起,生意很快紅火。
她穿梭于鄭州、福建、上海等城市,短短兩年公司就積累資金100多萬元。
到1984年,吳勝明的事業(yè)達到人生最高點,在紹興、鄭州、南充都開有自己的公司,業(yè)務涉及鋼材、建材、輕紡、機械、家電、化工等諸多行業(yè),遍及大江南北諸多省市。
生意上每個月進賬幾百萬元。
在當時的中國,作為原本就數(shù)量有限的私營業(yè)主,吳勝明的名氣如日中天,被上海商界譽為“上海首富”。
“那時候我的生活可謂奢侈,不用考慮錢的多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她說,上世紀90年代的她身家已有兩千多萬元。
吳勝明為自己買了進口高級轎車,購置了幾套豪華住宅。
在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吳勝明出入高級賓館,交結各界名流,一擲千金,極盡奢華。
女兒過9歲生日時,吳勝明在當時鄭州最高檔的國際飯店設宴30桌。
“人對金錢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錢乃萬惡之源,在我身上得到了驗證。
”吳勝明說,由于生意上的往來,她結識了一些“特殊人物”,在這些“特殊人物”的幫助下,她可以更容易地賺取大筆金錢,但這也為她后來跌進犯罪的深淵埋下了隱患。
1985年,她通過疏通關系,在南京拿到了進口48輛高級轎車的計劃,這一單掙了幾百萬元。
由于她沒有經(jīng)營汽車生意的資格,1986年11月1日,上海市中級法院以走私罪、合同詐騙罪等數(shù)罪并罰,判處吳勝明死刑。
經(jīng)上訴,一年后,高院將她改判無期徒刑。
入獄那一年,她54歲,“萬念俱灰”四個字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吳勝明當時的心情。
然而,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頭。
吳勝明剛入獄一年,丈夫張林就和女兒的保姆住在了一起,并向吳勝明提出了離婚。
兩人辦完離婚手續(xù)后,張林再婚,女兒則寄養(yǎng)在了江蘇楊舍鎮(zhèn)的伯父家。
“女兒的信,就是我活下去的支柱。
”善解人意的女兒經(jīng)常寫信鼓勵媽媽,她頹廢的心漸漸振作了起來,由于表現(xiàn)異常出色,1993年,吳勝明受到減刑嘉獎,刑期變?yōu)?8年。
禍不單行,不幸再次降臨到吳勝明身上,女兒16歲生日那天,從伯父口中才得知媽媽被判死判,絕望地喝農(nóng)藥自殺。
兩年后,吳勝明才知道女兒去世的消息。
“我當時只想跟著女兒一起走,再也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
”因為過度悲傷暈倒數(shù)次,準備結束生 命。
獄警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并轉達了她女兒遺愿:“盡量去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吧。
建一所孤兒院或養(yǎng)老院,照顧和我一樣無依無靠的人。
假如您不答應, 我是不會瞑目的……”吳勝明說,正是女兒的這幾句話,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
吳勝明更積極地接受改造,直到2003年,她共獲得8次減刑。
吳勝明還以自己的經(jīng)歷為素材,寫出了長達6萬字的小說《囚路》,在監(jiān)獄自辦的小報上發(fā)表。
上海劇作家黃允偶然看到這篇小說后,大為感慨,以此為藍本改編制作了8集電視劇《罪犯與女兒》。
該電視劇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
現(xiàn)年77歲的吳勝明現(xiàn)在的頭銜是陜西楊凌紅陽果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jīng)理,在楊凌擁有170畝葡萄園,身價上千萬。
然而,70歲時,坐了18年牢出獄的她在鄭州市以掃公廁為生。
2003年7月28日,已經(jīng)70歲的吳勝明終于走出高墻。
她被安排回戶籍所在地鄭州市銘功路,派出所和街道辦為她聯(lián)系了一份打掃公 廁的工作,每月工資400元,社區(qū)為她安排了一間18平方米的小屋。
懷著對女兒的愧疚,吳勝明無數(shù)次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目標還很遙遠。
2004年 吳勝明被所在街道評為優(yōu)秀清潔員。
2005年3月,吳勝明在勞動間隙寫下了20萬字自傳小說,經(jīng)媒體報道后引來如潮反響,吳勝明與女兒的故事打動了很多 人。
慕名而來的人,其中一部分后來成了吳勝明的“干兒子”、“干女兒”,正是他們在吳勝明這幾年的奮斗歷程中起了關鍵作用。
“我這個老太太搞事業(yè)、種葡萄全是為了女兒。
”為了完成女兒的心愿,2006年,她在陜西楊凌種植了170畝葡萄。
現(xiàn)在她創(chuàng)辦了楊 凌紅陽果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吳媽媽興農(nóng)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楊凌保健雞種雞場、吳媽媽連鎖聊吧、飯莊等。
5年間,吳勝明掙了600萬。
她最新運作的項目, 是引資在葡萄園所在的楊凌園區(qū)建一個生態(tài)園,集旅游、觀光、種植為一體,打造成當?shù)厣鷳B(tài)農(nóng)業(yè)開發(fā)的一大亮點。
據(jù)說,目前她身家已上千萬。
但是她的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她投資葡萄園起家并非偶然。
2005年9月,吳勝明遭遇了從商以來的第一次上當。
騙子張京強邀請她到 湖北襄樊共同種植葡萄園。
結果張某不僅騙了吳勝明借來的30多萬元,還打著吳勝明的旗號,以投資葡萄園為名,騙走了吳勝明幾位朋友的30多萬元,共計近 70萬元。
但她并沒有消沉下去。
“既然已經(jīng)種植葡萄了,那就種下去吧,沒有他我一樣能搞好。
”吳勝明說。
巨大的人情債和女兒的遺愿已經(jīng)讓她沒有退路了,她 必須要給老友們一個交待,并完成女兒的遺愿。
據(jù)了解,楊凌葡萄園的項目從運作開始,就有眾多好心人支持她。
其中,上海的陳女士投入了50萬元;開封的一位 先生投了約10萬元,成都一家具店老板楊鉆友還做了她的“干兒子”,多次飛來鄭州看望她,雖然他不太贊成葡萄園項目,但仍然拿出了3萬元。
“為了你的心愿,拿了那么多好心人的錢,沒擔心過賠了怎么辦?”有記者問她,吳勝明解釋:“我做的事有價值,我有這個能力,他們相信我,愿意幫我。
” 如今,她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楊凌的葡萄園。
有曾經(jīng)的經(jīng)商經(jīng)驗,她做起管理者來依然寶刀不老。
下一篇:兩市近300股跌停 熊市賺的錢在牛市賠光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0后小主婦5年理財規(guī)劃:從華麗麗到簡單質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