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最最最權威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近日出爐。
為什么在權威前面加這么多“最”字?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雖然有近10年的時間,但銀行理財產品的統計都是由民間機構來完成的,一個機構一個說法,普遍存在著統計不全面、數據不準確的問題。
因此,從去年6月份開始,由銀監會指導、中登公司操刀的理財登記系統正式運行,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必須在這個平臺上報告、登記。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就是由這個系統權威發布的。
所以,這份報告的準確性不容置疑。
這5個省市的人最愛理財《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顯示,上海、北京、廣東(除深圳外)、江蘇、浙江的居民最愛理財,他們認購的理財產品金額最高。
根據統計數據,2013年這五個省市的居民買入的銀行理財產品總額超過了18萬億元,占到了全國理財產品銷售總額的52.61%。
其中,最愛理財的當屬上海人,一年買入的銀行理財產品超過4.62萬億元,位居第一;北京人緊跟其后,購入的銀行理財產品為4.56萬億元。
土豪們加碼銀行理財產品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以為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普通老百姓買的,土豪大戶們投資的都是高精尖?真不是,雖然大眾投資者占的份額最高,但是私人銀行客戶投入的資金量增長最快,2014年上半年,私人銀行客戶購買理財產品增幅為110%!不僅如此,機構大戶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2013年末機構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在全市場的比例為25.88%,今年6月末這個比例提高到了30.76%。
上半年理財產品高于去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共有82,450只理財產品進行了兌付,共兌付客戶收益2,561.30億元,理財產品加權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5.20%。
這個數據比2013年有了很顯著的增長,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加權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4.51%。
可是,小編為什么覺得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不斷走低呢?原來,2014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最高點出現在2月份,達到了5.47%。
掐指一算,那正是兌付春節錢荒的最高潮啊!在這之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有所走低。
預期收益率基本靠譜僅31只產品虧損在這次報告中專門強調了“預期收益兌付實現率”。
解釋一下,這個比率是指理財產品到期兌付收益率不低于預期最低收益率的產品數占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兌付總數的比例。
在2014年上半年兌付的產品中,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有66,098只,市場“預期收益兌付實現率”達到了96.91%。
其中,還有10.44%的理財產品實際兌付客戶的收益率要高于預期的最高收益率(掌聲起)。
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例也非常低,上半年兌付的產品中,僅31只產品發生了虧損,約占兌付產品總數的0.04%。
報告顯示,虧損的31只產品大部分是結構性產品和代客境外理財產品。
下一篇:大學3000元入股市三年賺近10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趙薇套現10億港元 減持阿里影業股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