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你是“高富帥”嗎?你是“白富美”嗎?在即將到來的痛并快樂著的光棍節里,有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將來做些打算?調查顯示,已婚者的人均財富積累通常要高于單身者。
所以,無論你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20歲小單身,還是年齡偏大的40歲“鉆石王老五”,理財都是生活的必修課程。
那么,20歲、30歲、40歲,單身的你要怎樣理財呢?理財師建議,不妨從今天開始,單身的你趕快收支規劃、儲蓄、投資和保險“多管齊下”,開始自己的快樂理財生活。
20歲強制儲蓄:定額儲蓄+健康保單 單身1:王小姐,24歲,外企工作,月薪5000元,算上其他獎金和年終獎,年收入近10萬元。
盡管無貸,但朋友間往來、娛樂消費,這方面的開銷并不小,每月光光,且對理財毫無概念。
根據王小姐目前的狀況,銀行理財師建議,先從強制儲蓄開始。
理財產品、申購基金……這些都需要起步資金,但王小姐的工資卡里卻只有將近兩個月的工資可供支配。
“當務之急是聚財!”王小姐說,從今年年初她就開始了強制儲蓄。
每月從工資中取出1000元存入一年定期,一年下來積累的12張存單,連本帶息再計入下一個存款周期。
這種“滾雪球”的存款方式既保證了定存利息,還能實現化零為整。
另外,購買定期壽險也很重要。
由于年齡低,可用較低保費獲較高保額。
現在年輕人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一旦出現意外,父母將無任何保障。
一年繳納五百元左右的保費,可獲得二三十萬的保額,受益人可定為父母。
30歲大膽投資:基金定投+銀行理財 單身2:齊先生,33歲,IT企業的技術骨干。
工作八年,有十幾萬存款,股票2萬,月收入8000元,現每月開支在5000元左右。
想在近兩年參加在職碩士課程,預算3萬元。
30多歲人群正屬于青壯年,這類人群工作、收入都已基本穩定,手頭有些存款,但眼前幾年的計劃也會很多。
所以建議先做風險測評,根據自身的類型進行投資。
由于齊先生自身年齡并不大,投資膽量可放大些。
眾所周知,定投基金分攤了風險,而且兼備儲蓄的功能。
這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所以齊先生可以試試基金定投。
有理財專家建議齊先生應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再適當配置一些滾動發售的短期理財產品,其收益既高于活期存款利息,同時也較為靈活,以便突發狀況下資金周轉。
40歲穩健投資:組合投資+大病醫療 單身3:錢先生,44歲,某單位行政工作,月收入4500元。
離異后與小學五年級女兒一起生活。
有100㎡住房,無貸款。
前妻每月支付女兒1000元撫養費。
個人資產主要是7萬元的銀行存款和4萬元國債,想為自己購買保險。
對于單身爸爸(媽媽)這部分特殊人群,理財思路要區別于“單身貴族”,注重穩健,盡量降低風險投資比例,以存款、債券理財為主。
以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還應分散投資,抵御股市風險。
除了一兩萬元活期存款作為應急資金,其余總資產的55%存銀行,10%投債券,25%投基金,10%投股票。
這樣才能分攤風險,多重獲利。
另外,人到中年的錢先生為自己投保重大疾病險也尤為重要。
-小貼士 單身一族理財需注意 一、做好風險規劃 單身族群最怕生病或意外事件致使工作中斷,或者龐大的醫藥費用支出。
因為單身,所以基本的壽險投入不必太高,應優先考慮“醫療險”。
二、合理投資 單身白領因為沒有家庭負擔,為了追求生活品質,消費時常沒有節制。
建議選擇購買一些收益率穩定、風險較低的分紅類理財產品。
這樣不僅能夠強制儲蓄,獲得的分紅還可以不斷累積投資,獲得更大的收益,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三、留足應急準備金 在資產配置上除了保險及投資外,還要預留至少六個月的生活費以備不時之需。
在人才流動較快的情況下,建議單身白領提前預留緊急備用金以度過“跳槽”時的收入空窗期,避免沒米下鍋的窘境。
下一篇:如何招到最適合自己的花錢方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白銀炒家豪擲100萬一周賺7萬 專家稱白銀易被炒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