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漫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主播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亚洲_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故事 > 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

他60多歲轉型再創業,80歲收獲一個中國好萊塢,又砸300億復活“

分類: 創業故事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0-04

閱讀 :545

浙江橫店,一個戶籍人口只有8.9萬的小鎮,每天有超過10個劇組在這里取景拍攝,每年2/3的國產古裝劇在這里完成。

美國《好萊塢》雜志將它稱為“中國的好萊塢”,而僅論規模,它比好萊塢還大。

一手打造出這個世界級影城的,是80多歲、至今仍以農民自居的徐文榮。

  從1996年為謝晉的《鴉片戰爭》搭第一個影視拍攝基地,到在“爭議”中投入300億修建圓明新園,60多歲、在別人“你沒有文化”的質疑中“非要做文化”的徐文榮,在應該退休的年紀,讓一個不起眼的鄉村,變成了與美國好萊塢齊名的影視文化旅游重鎮。

就連馬云進入影視圈,也得先找他“拜碼頭”。

  被貨郎挑進橫店  雖然一輩子的事業都離不開橫店,但嚴格來說,徐文榮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橫店人。

  徐文榮1935年出生于浙江東陽的新東村,他3歲時,家里決定南遷橫店。

媽媽和哥哥姐姐們輪流抱著徐文榮搬家,抱一會、歇一會,最后找了個貨郎幫忙將他挑進了橫店。

  ▲徐文榮出生地新東村  徐文榮的童年在窮苦和自卑中度過。

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靠父親做點小生意維持,兵荒馬亂的年代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家中常常揭不開鍋。

  父親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糖餳,年幼的徐文榮拿著一個口袋、一桿秤跟在后面,換來的稻谷由他來背。

  他的鄰居做火腿生意,兩家人時常走動。

一次趕上火腿腌曬的季節,院里一排排火腿在太陽底下曬著,油一滴滴往下淌。

母親見狀,趁著跟女主人講話的空檔,讓徐文榮趕緊回家拿空碗來接油,然后拿回家炒菜做飯吃。

  “我頂著太陽、舉著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鉆來鉆去。

那時候雖然還小沒有上學,但是心里非常傷心。

”徐文榮回憶說。

因為家境貧寒,他經常得幫忙干活,并因此被同齡人嘲笑,自卑的情緒就此蔓延。

  后來,徐文榮自卑到不愿出門,因為一家大染坊主的兒子見面就嘲笑他。

時間一長,自尊心極強的徐文榮堅定了一個想法:“苦難不解決,人生一世,活著沒什么意義。

”  ▲截至2015年底,在橫店演員公會注冊的人員已達3.1萬人,明星美女在橫店成了街景  1950年抗美援朝,全國各地積極響應。

迫切要走出貧窮和自卑的徐文榮未滿16周歲,但也偷偷報了名。

他僥幸過了初審,卻因“全連個頭最矮”被帶兵軍官退回原籍。

  回到原籍的徐文榮由此開始了在橫店的打拼。

他先是在公社里當了7年的“小干部”,后來辭職跟著父親做游商、搗騰一些小買賣。

這段經歷激發了徐文榮自己做生意的想法。

  游商期間,徐文榮發現地廣人稀的安文山區肥料奇缺,而此前他在上海聽說有一種比尿素肥力還高的農家肥“馬桶砂”(人體排泄物積在馬桶壁上的固狀結晶體)。

憑借信息的優勢,徐文榮向安文公社提出“以肥料換糧食”,得到對方同意后,他數次北上上海,收集了1500多斤“馬桶砂”,運回來交換了同等重量的玉米。

除留少量給家里應急外,徐文榮將大部分糧食分給了橫店的低產戶們。

  做成這筆“大買賣”后,徐文榮又打起了用廢鉛提煉真鉛的主意。

他憑借當時的土風箱和鐵爐,再次一路收購到上海,還用賺來的錢坐上了飛機,成了當地社員心目中的“大人物”。

   曾經備受嘲笑和奚落的窮小子,轉身贏得了橫店人的廣泛信任,1966年,徐文榮成為橫店大隊黨支部書記,他的商場傳奇正式拉開序幕。

  論本事可以做“皇帝”,論錯誤可以槍斃  徐文榮身上有兩個標簽:敢為人先、不服管。

當地一位鄉黨副書記曾說:“我們鄉里有個人,論本事可以做皇帝,論錯誤可以槍斃。

”  這個鄉干部眼里“可以槍斃”的人,后來靠著“敢為人先”成了市長的座上賓,更一手主導了橫店的經濟騰飛。

  橫店集團的萌芽始于徐文榮創辦東陽橫店絲廠,據《徐文榮口述風雨人生》一書記述,1975年4月18日,在徐文榮多次跑到省里催問后,東陽橫店絲廠的批文終于發了下來。

  企業創辦資質有了,錢從哪兒來卻成了大問題。

思前想后,徐文榮想到了一個如今被說濫的手段——眾籌。

他來回游說于全公社39個大隊,最終籌集了50254元的三年無息借款。

然而,這筆錢對于絲廠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不得已之下,徐文榮只好去求銀行。

  為了討好當時的銀行行長,徐文榮幾乎盯在了行長家門口,他使盡了各種方法做“公關”,甚至去給行長的夫人找過胎盤。

最終,他從銀行拿到了26萬元的貸款,絲廠的啟動資金終于有了著落。

  絲廠投產是橫店走向規模經濟的起點。

徐文榮不是個墨守成規的人,總能抓住大勢,跟著潮流走,他將之形容為“個人的命運,總是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  借助國家政策東風,徐文榮將絲廠升級為現代化的輕紡和針織廠,隨即又涉足當時即便是大企業也不敢輕易進入的磁性材料領域。

此后,他又帶領橫店將商業版圖擴展至醫藥、化工、汽車等領域。

  改革開放之初,橫店已經成了中國鄉鎮企業的標桿,受到經濟、社會學家的矚目。

1988年,社會學家費孝通專程考察橫店,總結稱:蘇南以集體經濟為主,溫州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橫店模式則是兩者的結合。

  在橫店模式中,徐文榮不斷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橫店打造成了年營收近500億的超級鄉鎮企業。

他先后參與創辦了700多家公司,電氣、電子、醫藥、化工是其中的“大頭”,而給他帶來巨大名聲的橫店影視城,產值只占橫店帝國的10%左右,僅僅是冰山一角。

  “你這點文化,做什么文化產業”  徐文榮殺入影視文化領域,源自一個讓他頗為苦惱的現象:橫店人富裕起來之后,卻缺乏娛樂休閑的地方,外來的人才也很難留住。

“那時,我就想把橫店裝修一下,裝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  做文化產業需要政策的支持,徐文榮為此天天往省里跑,一位副省長對于他不斷登門拜訪的行為不勝其煩,說:“你真是走火入魔,你要做工業我們支持你,你這點文化,做什么文化產業。

”  徐文榮較上勁了,非要搞文化,反正他已經有了錢,別人也“攔不住他”。

他的“執拗”給橫店帶來了新的蛻變,起初,徐文榮建影劇院、體育館、歌舞廳、文化村,這些文化設施雖然常見,但在橫店還很新鮮,很快在鄉民中引發轟動。

之后,徐文榮又趁熱打鐵,搞了神話薈萃、封神宮等建筑。

  起初,徐文榮投建文化產業的目的是讓橫店更多彩、有活力,但小項目做多了之后,他意識到文化產業同樣很有經濟潛力,到影劇院、歌舞廳消費的鄉民們絡繹不絕。

徐文榮想:這樣“自產自銷”的生意不成氣候,如果能依靠文化產業吸引外面的人來消費,那一定是個大買賣。

  ▲謝晉和徐文榮經典一握  徐文榮想將文化產業當做一門生意來經營,但很長時間內他都不得要領,直到已故著名導演謝晉找上門來。

  1996年,謝晉為香港回歸獻禮,準備拍攝大片《鴉片戰爭》。

他在全國各地選景,第一站選擇了廣州,但廣州已是高樓林立,并不適合。

  跑了多個城市和景點,謝晉還是沒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最后,“病急亂投醫”的他回了原籍地浙江,考察了正在搞文化產業的橫店。

  謝晉在橫店見到了徐文榮,兩人的見面情景很有意思。

“沒文化”的徐文榮不怎么看電影,也不認識謝晉。

旁邊人給他介紹說:“這是謝晉。

”徐文榮聽后一臉茫然。

  “你是干什么的?”“我是拍電影的。

”“你拍過什么電影?”……  雖然不了解謝晉,也不了解電影,但是一番溝通過后,在商海翻云覆雨數十載的徐文榮立馬意識到,這是橫店做大文化產業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一天徐文榮和謝晉簽了協議,第二天看現場,第三天就炸掉了三座山。

徐文榮以3個月為期限接下了謝晉建“南粵廣州街”的單子,包括120棟房子、一條珠江、一座塔。

他派了120支工程隊同時進山,每支隊造一棟房子,白天晚上、下雨下雪不停工。

為了解決訪舊建材緊缺的問題,他們甚至買了從墳墓中拆下來的舊石板鋪路,找工廠用柴火燒制舊瓦。

  3個月后,建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19世紀南粵廣州街”拍攝基地落成,這是橫店影視城的開端。

  ▲廣州街一景  《鴉片戰爭》一炮打響后,影視圈的導演都知道了浙江橫店和橫店的徐文榮。

正在籌劃《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也慕名前來。

當時,這部電影的美工師已經就秦王宮設計了3年,但受困于場地和資金,這項工程始終沒有落實。

  陳凱歌和徐文榮商談后,后者決定拿出1億元,炸掉5座山,來支持這部電影。

預定1年建成的秦王宮,8個月就搞定了。

建好當天,電影的美工師激動得大哭了一場。

  這兩次合作堅定了徐文榮將文化產業做成橫店招牌的念頭,此后的時間里,他相繼投資30億元,打造了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大智禪寺、屏巖洞府、華夏文化園等13個影視基地。

據此建立了文化、旅游相結合,可持續的橫店新模式。

  請你免費拍電影  橫店在影視文化圈的名頭越來越響,徐文榮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的決定——任何劇組到橫店拍戲一律免費。

當時,集團的成員大多持反對意見,但徐文榮堅持己見:“影視城一建起來,至少有1:5的帶動效應。

”  徐文榮算的是另外一筆賬:除了門票,拍戲的人住在橫店一年得消費多少錢?他有個老鄰居叫王大良,老夫妻4間房子,每年靠房租就能收入32萬。

而房租,只是橫店影視經濟中的一環。

  因為堅持免費,初期橫店影視基地每年的運營虧損高達2000萬,但徐文榮的前瞻和眼光卻給整個橫店帶來了十億級別的利潤。

2010年的統計顯示,是年,橫店影視城幫助當地居民增收30億。

  高舉免費大旗后,不計其數的劇組擁向橫店,大量演員畢業直奔橫店,由此誕生了一個新名詞——橫漂。

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來了,李連杰的《功夫之王》來了,甚至好萊塢的《木乃伊3》也找上門來。

  堅持免費的同時,徐文榮還在“客戶服務”上精益求精。

張紀中拍攝新版《鹿鼎記》期間,認為清宮苑有點“寒酸”。

徐文榮聞言后二話不說,掏出100萬做了一套紅木家具,瞬間讓皇宮金碧輝煌。

“老徐”有求必應的作風,因此很快在影視圈傳開。

  劇組選擇橫店,游客們也蜂擁而至。

為了留下游客,徐文榮又著手打造了橫店的表演秀。

《夢幻太極》、《神往華夏》、《夢回秦漢》等20多臺大型演藝秀在橫店輪番“轟炸”,白天看明星、晚上看表演已經成為橫店影視城的常態。

  從1996年接待游客23萬,到近幾年突破千萬級別,橫店累計接待游客已經過億。

  2004年初,橫店被國家廣電總局確立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6年之后,國家旅游局正式授予橫店影視城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徐文榮在文化產業上的最大貢獻,并不是為國家添設了一處新的5A級景區,而是大幅削減了影視的投資,讓整個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低成本是橫店影視城和中國影視共同繁榮的根基。

比如在故宮中拍戲,一天只能拍3小時,耗資得30萬。

而橫店的仿“故宮”則完全免費且沒有時間限制。

  一位影視投資人解讀說:“沒有橫店,中國電影至少倒退10年。

”鄧文迪也曾評價橫店“布景很漂亮,而且便宜,這個價格在美國根本造不出來。

”  ▲劉德華在橫店拍攝  橫店創造了遠低于行業的成本,也締造世界最大的影視基地規模,其占地面積相當于1410個足球場,比美國的環球影城和派拉蒙影城二者之和還要大。

1996年至今,這里出產了1300多部影視劇,用掉的電影膠片連起來可以從北京拉到上海。

  在橫店街頭隨便一個小店里吃飯,都能聽到隔壁桌眉飛色舞地講,“上次跟劉德華一起演戲,我飾演的角色一次就通過了。

”“最近我演的角色是有臺詞的……”  300億復活“圓明園”  2001年,徐文榮宣布退休。

彼時,橫店影視城已經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但是,忙碌了一輩子的徐文榮并不習慣頤養天年的生活,2004年,69歲的他決定重新出山,將“全球最大影視基地”的規模推向新的高度。

  回歸之際,徐文榮提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計劃:“復活”圓明園。

這個念頭很早就有,但因為工程量太大,一直沒有落成。

“很多影視界的朋友希望我們建一部分圓明園的景,特別是西洋樓。

但是地理環境和財力都不足以支撐這項工程,所以只做了規劃,沒有投建。

”徐文榮說。

  這個計劃擱置了很長時間,直到徐文榮讀了一本書。

法國作家伯納-布立賽出版了名為《1860:圓明園大劫難》的書刊,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為這本書的中文版寫了序,其中寫到:“我們有我們所稱的‘記憶’責任,這意味著必須承認和不忘記過去的錯誤與罪行,不論它們是他人還是自己所犯的。

”  這本書給了徐文榮極大的觸動。

“我想圓明園被洗劫,這是中國的恥辱,現在,法國人都承認錯誤了,為什么不重建起來呢?我要建的圓明新園,是要讓現在的孩子們認識到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讓各國的朋友見識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這個基礎上讓人們認識到和平的重要性,化悲痛為對和平的向往。

”  徐文榮找到時任東陽市委書記作匯報,領導聽后當即拍板;“這個事如果做成了,是了不起的大事,會轟動世界,能辦就一定要辦起來。

”  “我要在有生之年完成這件事。

”徐文榮說。

這之后,建成圓明新園成了他“此生最后一個夙愿”。

  “如果中國不能造,那我去國外造”  2008年2月18日,73歲的徐文榮出現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在橫店投資200億建設圓明新園。

其中,130億元用于文物回收和復制,70億元屬于建設資金。

  發布會后,徐文榮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說他純粹是“商業炒作”,有人說他“勞民傷財”,甚至還有人罵他是“商人沾滿銅臭味的破壞”……建園之事長期爭議不斷。

  ▲獲贈圓明園流失文物  負面評價外,圓明新園也一度遭遇政策難題。

但徐文榮還像以前一樣認準了目標就一往無前。

他對外說:“如果在浙江不能造,那我到外省去建;如果中國不能造,那我去國外造。

”  “我的傷感與遺憾,就是那些明明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的事情為什么不讓你做。

”徐文榮說。

  他的堅持最終為橫店帶來了新的地標。

2015年5月10日,占地6200多畝、實際投資300億,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筑群的“圓明新園”正式開園。

這項工程,為橫店創造了35000個工作崗位。

  開園當天,有人問徐文榮:你60歲已經功成名就了,非要轉型做文化產業,如果對20年前的徐文榮說一句話,你會講什么?  “徐文榮永遠是窮人,本質還是一個農民。

”他回答說。

  ▲浙江橫店的八面山  這個“窮人”和“農民”,引領橫店創造了裨益當地數代人的產業集團,在橫店人看來,徐文榮是領袖,甚至是神話。

  有人稱:當地有座八面山,山頂水源豐沛,傳說是因為山下藏著一頭金水牛,只有拿放了3000年的“陳稻草”才能牽出,而徐文榮就是牽出金水牛的那個人。

10-04

下一篇:IT博士跨界做拉面 兩次辭職變身互聯網廚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她2次創業外賣只送面,如今饞師兄估值達2000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SHOW| 伊春市| 新昌县| 丽水市| 广水市| 晋州市| 班玛县| 荆州市| 安陆市| 沙雅县| 怀远县| 太原市| 松滋市| 漳平市| 出国| 永仁县| 修水县| 博白县| 南漳县| 莆田市| 运城市| 缙云县| 浦城县| 宣汉县| 和林格尔县| 延寿县| 乐业县| 新乡县| 南城县| 漳平市| 宁蒗| 渭南市| 紫云| 井研县| 平武县| 镇远县| 临高县| 双柏县| 威远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