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7月2日,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披露了小米手機今年上半年的銷量為3470萬臺,同比增長了33%。
至此,小米已經連續5個季度穩居國內手機銷量第一。
不過,外界對此的反應卻異常平靜,因為與前幾年的增長率相比,小米的步伐已經放慢了不少。
部分外媒甚至認為,小米高速增長的勢頭可能維持不了多久了。
最近筆者跟手機行業的一些朋友聊天,大家普遍認為:小米在手機領域已經遭遇了眾多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苦戰。
前不久,此前一直強調“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雷軍,竟然在發布會上不點名炮轟樂視(雖然不點名,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雷軍炮轟的是樂視),結果引來了一場口水大戰,以至于旁觀者都倒了胃口。
筆者認為,小米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著急了,急著在電視上打開局面。
至于小米一直都在積極布局的物聯網和智能家庭領域,小米推出的產品不算少。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物聯網和智能家庭這個市場至少還需要兩年才能走向成熟并爆發,小米過早地站在了風口上,而風卻還沒有來。
小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苦戰 總而言之,目前小米已經進入了平臺期,正在苦苦尋求新的突破。
那么,小米如何才能實現這個突破呢?筆者認為,小米需要變法,而且是整體戰略上的改變。
具體來說,小米急需做這么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盡快啟動上市 小米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5年3個月;而從推出第一部手機小米1算起,也馬上要4周年了。
在這么長的時間里,眾多小米員工跟著雷軍等幾位創始人,一直都在超負荷工作,一開始甚至是持續的6*12小時地拿繩命在工作。
這種工作熱情是由創業激情推動的,當然物質上的激勵也不可少——不少骨干員工都是小米的股東。
問題是小米一直宣稱不上市,當股份的兌現遙遙無期、而外面的世界又更加精彩的時候,小米的員工是否還有那么大的干勁繼續拼下去? 這個時候,給大家一個希望是最重要的。
既然小米不久前已經請來了CFO,雷軍實在沒必要再遮遮掩掩堅持說小米不上市,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說小米準備啟動上市,至于是兩年三年還是五年上市,還不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只要給大家一個希望就好了。
小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苦戰 第二件事情:重新確定主攻產品 創業伊始,小米就確定了手機、路由器、電視“三大件”作為自己的主攻產品。
從目前來看,手機取得了巨大成功,路由器和電視的表現都差強人意。
路由器是很重要的連接核心,但是并不具備與用戶直接打交道的界面,小米希望繼手機之后,能夠把電視打成爆品。
而老冀竊以為,電視并不具備這樣的特質。
此前小米在手機上的成功,其實在于雷軍所說的“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帶來的綜合用戶體驗,而從目前來看,“鐵人三項”在電視上根本不成立。
筆者認為,即使小米能夠在電視上做到手機同樣的性價比,但是小米卻無法在電視上拷貝“軟件+互聯網服務”,也無法直達用戶,原因倒不是因為雷軍所說的缺內容,還是因為廣電總局對整個電視內容產業鏈的嚴格管理,使得小米的任何內容和服務,都需要通過“集成播控平臺”才能到達用戶。
況且即使沒有廣電總局,要打通這個產業鏈也是困難重重,以至于直到目前,小米的學習榜樣蘋果也沒有做電視。
再換個角度,現在年輕人又有多少還看電視呢?本來就是個正在走向沒落的產業,何必還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做它? 筆者認為,小米倒不如放棄電視,而將主攻方向調整到其他智能設備領域,既然雷軍說過,手機就是小電腦,小米干嘛不下決心把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這些“小電腦”作為新的突破口?這些產品領域沒有廣電總局,競爭對手都是些簡單的硬件OEM廠商,小米只需要拿出“鐵人三項”的實力,應該能夠殺出條血路。
其實更早一些,從海爾獨立出來的“雷神”筆記本電腦就在“游戲本”這個細分品類脫穎而出,如今又通過硬件殺入了游戲產業鏈,軟件和互聯網服務能力更強的小米為什么不能如法炮制? 第三件事情:收縮外部戰線 雷軍在很多場合都說過,小米要在不同的產品領域扶持100個“小米”。
不過筆者認為,這么做的話,一來小米的戰線拉得太長,二來小米品牌會由于過分延伸而貶值。
據筆者觀察,由于小米在一個細分產品領域一般只扶持一家公司,往往會激起該領域的公憤,從而引發群毆,而這一家孤零零的“小米系”公司要在該領域突破,其實并不容易。
筆者覺得,小米與其分散兵力到100個產品,不如以手機為圓心選擇10-20個與手機深度相關的產品,就像小米電池和小米手環那樣,投入更多的資源把這些產品做到極致。
這么做的話,這些產品與小米手機也能夠形成更好的互補效應。
例如更多的用戶開始用小米手環了,就會進一步促進他們對小米手機的需求。
而對于剩下的80-90個產品領域,小米完全沒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資源,而且還要拿小米品牌背書。
筆者認為,小米應該開放小米網和小米之家等渠道,在每個產品領域引入多個產品進行銷售。
畢竟小米已經是第三大電商了,多賣些產品、增加一些SKU有何不可?這些產品既能夠給小米貢獻流量,也能夠為小米創造利潤,還解除了行業的圍攻,何樂而不為? 第四件事情:鞏固小米手機的王者地位 筆者之所以把手機放在最后,恰恰是因為手機對于小米太重要了,它是小米整個公司和商業模式的基礎和根本。
而據筆者觀察,今年小米在手機上不夠專注,以至于出現了半年時間里,一款小米NOTE竟然發布6次的怪事。
筆者認為,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一年只發布一款高端機型的模式已經不夠了,小米必須盡快完成一年發布一款高端機型到兩款高端機型的切換。
小米還必須盡快通過小米5直至后續機型的發布,突破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價格區間,從而在高端產品線形成新的利潤奶牛。
要知道,目前小米在低端產品紅米上的利潤,在競爭對手們瘋狂的進攻下已經不復存在。
為了保持小米的王者地位,小米需要更廣泛的渠道覆蓋。
如今的小米完全沒有必要拘泥于電商渠道,而應該大張旗鼓地與國包商、連鎖零售商等線下渠道進行廣泛合作,同時加緊建設自己的零售店體系,以實現最為廣泛的渠道覆蓋。
當然,全球化也是小米手機不得不走的路線。
小米在海外市場尤其是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俄羅斯、南非、墨西哥等重點國家的布局得抓緊了,要爭取早日在其中的一兩個國家做到前三名。
古人云“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更何況是在如今變化如此之大的手機和移動互聯網領域。
小米,該變法了!
下一篇:盤點社區轉型在線教育的8大成功案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阿里巴巴“惡名市場”危機卷土重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