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淘寶+天貓”跨過萬億門檻后的思考 2012年11月30日21時50分18秒,這是一個讓阿里巴巴公司載入史冊的日子,也是中國電商行業邁過的一道門檻。
此時此刻,阿里旗下電商平臺淘寶+天貓的銷售總額突破1萬億元——這也是中國第一家銷售規模達到13位數的民營企業。
在這1萬億元背后,許多問題值得思考——它意味著什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它讓中國的零售業、流通業和制造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1萬億意味著什么 “富可敵國”的阿里巴巴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想到1萬億元對企業而言意味著什么。
因為除中石油、中石化等極少數央企外,中國再也沒有哪個企業的年營業額可以達到萬億級別,這其中不僅包括零售企業,也包括規模型制造企業和被看做暴利的房地產業。
只有在提到省際GDP比拼的時候,媒體才會用“萬億俱樂部”來衡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GDP超過萬億的省市數量達到23個,而如果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去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萬億的省份僅有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四個省。
這也就意味著,淘寶網和天貓超過1萬億元的銷售額可以排在去年省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5位,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排名最靠后的云南、貴州、甘肅、新疆、海南、寧夏和青海這7個省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總和。
在業內人士看來,阿里巴巴足可稱得上“富可敵國”的企業。
而在企業層面,1萬億元則意味著民營企業對央企的趕超。
據財報顯示,中石油營業收入在去年首度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36.7%。
中石化去年營業收入2.5萬億元,同比增長31%。
在可查數據中,這是僅有的兩個年營業收入在萬億級別的企業。
而按照現有增速計算,阿里巴巴將在數年內趕超“兩桶油”,成為國內經營規模最大的企業。
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表示,集團內部對“1萬億”相對淡定,因為“知道它一定會到來”,但對于社會而言則意義重大。
“因為很多人還是不明白互聯網對于整個商業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電子商務的潛力有多大。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標志性的事件讓更多人了解電子商務的力量。
” 在阿里巴巴方面看來,阿里網購平臺的1萬億元交易額也折射出國內消費增量所在。
“1萬億元的交易額不僅折射出中國巨大的消費增量,更是新經濟主體的代表。
更主要的是,這一增量還在不斷急速上升中。
”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阿里集團數據顯示,消費增量的重心開始逐漸從一線城市轉移到三四線城市。
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中,消費增速達到60%以上,遠遠高于作為傳統消費主力的一二線城市不足40%的消費增速。
1萬億影響了誰 商業生態圈被顛覆 在1萬億元的銷售數據背后,是中國零售業、流通業和制造業正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
淘寶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消費者在淘寶和天貓的服飾鞋包類消費超過3000億元,占淘寶和天貓總交易額的30.3%。
對比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發現全國約36%的服飾鞋包消費都是在淘寶和天貓上完成的。
在服飾鞋包之后,3C數碼類商品和話費及游戲充值成為淘寶和天貓總交易額二三名,消費金額分別超過1860億元和860億元。
這意味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被改變。
隨之改變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環境。
十幾年前,電子商務模式剛剛在中國出現時,不少零售業人士斷言電商將無法逾越“信用”、“支付”和“物流”三座大山。
而現在,以淘寶為代表的網上信用體系的建立、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網上支付體系的安全快捷以及社會化大物流體系的成型,讓電子商務正在驅動和形成一場新浪潮。
進一步而言,電子商務也在改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
“從互聯網創造的第一天開始,它對社會行為、商業運作模式就發生著沖擊。
從廣告模式的顛覆,到電商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和變革,以及社會化物流體系的突破性發展、信息共享等。
同樣,互聯網將在未來會繼續改造企業的采購流程、定單實現的流程、生產的流程以及整個供應鏈管理體系。
”曾鳴認為,電子商務正在促使整個社會商業效率提升。
來自淘寶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淘寶和天貓創造的直接就業達到467.7萬,拉動間接就業1333萬,這其中包括網絡支付、快遞物流、網絡代購、電商運營服務及淘女郎等。
曾鳴提道,阿里巴巴將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提供更多新的就業機會。
“我們希望在未來兩年,會有100萬淘寶賣家年銷售額能夠超過100萬元;在更遠的將來,我們希望‘大阿里體系’中能有1000萬個客服人員和1000萬個物流快遞人員,創造10萬億元的電子商務藍圖。
” 1萬億背后的隱憂 一家獨大和稅收漏洞 數日前,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剛宣布,今年前三季度網絡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超過40%,他同時預計,今年電商將“輕松突破萬億大關”。
僅僅過了一周,淘寶和天貓的銷售額就超過1萬億元。
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統計,2012年三季度中國C2C(不含C2C推出的B2C商城)網購市場份額中,淘寶網占到94.53%;在B2C市場中,天貓占比達到54.6%,均凸顯出絕對優勢。
事實上,阿里巴巴在電商行業中的一家獨大已屬常態。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上就能看出,去年網絡零售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而天貓和淘寶獨占3.44%,占比高達80%。
“阿里的一家獨大雖然不能構成壟斷,但在電商世界,尤其是C2C領域,游戲規則基本上由其一家制定。
其規則的變更會讓從業者毫無還手之力,就像去年發生的‘淘寶傷城’事件。
”一位B2C從業人員表示。
除獨大隱憂,淘寶的稅收問題也已被看做老生常談。
據記者了解,目前包括京東商城、當當網、亞馬遜中國在內的大多數自主營銷型B2C已經完善稅收制度,但淘寶卻一直被看做“被國家稅收遺忘的角落”。
淘寶網方面表示,淘寶網作為平臺,交易額是平臺賣家產生的,并非企業本身營收。
按照國家政策和各地方政策,平臺商家應自覺繳稅并接受政府監督。
但北京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在平臺商不介入的前提下,淘寶網600萬小賣家的稅收問題將難以解決。
此前,某大型B2C電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方面自主營銷型電商企業每單都在繳稅,但另一方面淘寶網的賣家卻無人納稅,對于其他電商企業而言難言公平,國家應在這方面予以統一對待。
1萬億是如何煉成的 十年時間交易額猛增5萬倍 時代造英雄。
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所言,阿里巴巴“很幸運,能夠適逢互聯網這個時代,一起見證并參與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給我們社會帶來的一次次驚喜和改變”。
在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先鋒。
從數據圖上,人們會發現淘寶和天貓的發展趨勢與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發展趨勢幾乎吻合。
事實上,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淘寶和天貓的發展歷程幾乎就是一部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發展史。
從2003年至今,阿里網購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不斷提升。
據淘寶網方面介紹,這個比例在2010年是2.55%,去年達到3.44%。
而據商務部門的數據顯示,中國網絡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例也基本按照這個速率在上升,而阿里巴巴在其中占到的比例一直在80%左右。
截至今年10月,阿里巴巴旗下電商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已達4.79%,按原比例計算,今年網絡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有望逼近6%。
中國社科院專家姜奇平認為,網購一旦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就會越過臨界點,呈現爆發之勢,并開始產生全局影響,成為改變中國零售業格局的起點。
數據顯示,2003年淘寶網剛剛創立時,當年的交易額只有2000萬元。
由于當年淘寶網推出支付寶和阿里旺旺,解決了此前一直困擾中國網購市場的信任、支付和溝通的問題,隨后淘寶網的發展迅速呈現爆發式增長的趨勢。
2004年,淘寶交易額迅速攀升至10億元,2005年則達到80億元。
這樣的增長勢頭一直保持至今。
截至2012年11月30日,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
從2000萬元到1萬億元,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在十年內增長了5萬倍。
淘寶網相關負責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以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為標志開始,打造網絡消費中最關鍵的一環——信用體系構建。
至此,淘寶網從2005年的80億元一路沖高至2012年的1萬億元,與此同時,整個互聯網領域的支付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萬億元。
1萬億的未來在哪兒 電商時代正在到來 從1999年阿里巴巴雛形初建,到今年銷售規模突破1萬億元,阿里巴巴走過了13年。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今天往前的十年只是電商“蓄勢待發”的十年。
不久前,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曾提道,站在商業、運營、市場、消費來看,電子商務尚處于發展早期。
電子商務的特性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電子商務的人口紅利沒有釋放出來,電子商務量能的釋放還遠未開始。
面向未來,阿里巴巴提出了“10萬億”的目標,但并未給這個目標加上具體期限。
曾鳴在回答問題時表示“感覺8-10年能夠到這個目標”,并同時認為這是“最讓人興奮的地方”。
曾鳴認為,如果說1萬億元是一個戰略轉折點,讓大家能感受到電子商務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和對于社會的未來影響,那么當阿里集團銷售達到10萬億元的時候,這個游戲就已經結束了。
“那時商務將全部都是互聯網化的商務,所以10萬億元作為我們下一個目標,它表示整個社會基礎已經全面互聯網化了。
”曾鳴說,“站在1萬億元的坎上,我們看到10萬億元的未來,看到一個更有生命力的社會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全新商業模式,這是讓我們最興奮的”。
馬云則認為,互聯網環境下電子商務的本質,絕不是以前很多人理解的“虛擬經濟”。
“實際上,電子商務是實實在在的新經濟,是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傳統實體經濟完美融合的一種新經濟模式,這種新經濟模式能有效整合當下的現有資源,切實降低企業發展的成本,提升小企業的競爭實力,極大地提高社會整體效率。
當下千萬級的網商以及互聯網環境下的每個消費者,是新經濟時代第一批移民,他們將引導中國經濟的轉型。
” 他同時表示,未來社會將產生1000萬家依網而生的小企業,服務10億消費者;產生千萬數量級的快遞人員及千萬數量級的網絡客服人員。
“1萬億只是剛剛開始,我們正在步入10萬億的時代。
” 商報記者 崇曉萌/文 張彬/制表 記者手記 電商成經濟轉型催化劑 在高速發展十年后,淘寶網用1萬億元的銷售額給電商從業者帶來了一股“正能量”,也讓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如聞驚雷。
這就是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興商業模式,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加快傳統商業模式的升級和轉變。
正如阿里人所言,集團內部對銷售額破萬億相對淡定,但由此帶來的符號意義卻對社會意義重大。
在未來的時間里,也許會有更多行業嘗試用互聯網思維去思考,會有更多傳統企業對電商的印象進行改觀,會有更多消費者對日趨完善的網絡零售環境放心。
站在2012年向前看,現在的電商生存環境已經比十年前大有改觀。
這來自先行者們對電商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這些先行者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目前仍在快速奔跑的規模企業,也包括此前建立起來或曾經建立過的所有電商企業。
這些先行者作為中國電商的組成部分,帶動了全業態在經濟和環境上的提升。
在先鋒者們的不斷呼喊下,在今天,越來越多的行業已經認識到,電子商務已經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岔路口。
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新消費方式驅動下,電子商務正在從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走向主流成熟的商業模式。
誠如業界所說,電商企業憑借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蓬勃態勢,必將成為拉動現代物流等相關行業高速發展,零售和服務行業深刻變革,直至推動整個供應鏈體系深刻變革的巨大力量,是拉動內需、促進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巨大動力。
下一篇:互聯網女皇2012年趨勢報告:移動行業仍處早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桶裝方便面外包裝陷“熒光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