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要時刻提防自己可能犯的各種錯誤,因為往往,一個很小的錯誤就會導致滿盤皆輸的結果。
以下是20條創業大忌,創業者可以對照自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哥們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中國企業最常見的聚散模式——公司創辦之初,合伙者們以感情和義氣去處理相互關系,制度和股權或者沒有確定,或者有而模糊。
企業做大后,制度變得重要,利益開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銀、論榮辱”,企業不是劍拔弩張內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2.企業支柱親信化。
一個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國式組織。
起源于農民打江山的傳統,泛濫于信任危機加重的當代商業社會,是中國以情感為紐帶的企業走向規范治理的主要瓶頸。
3.面子大于真理。
面子是:我已經這樣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這個方向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彎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
愛面子的老板說:他MD就這么去,誰不執行誰下課,玩也要玩到底。
4.盲目崇拜社會關系。
關系推動生產力,因此社會關系的建立和運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關系不等于生產力,把社會關系當成解決企業發展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忘記了“打鐵還須自身硬”的真理,則企業本末倒置,大患遲早降臨。
5.投資極端主義。
三月前興奮地投下錢來,三月后沮喪地要抽身離去,前腳踩油門,后腳踩剎車,企業振蕩,落英繽紛……投資者的常見毛病,主要原因是對產業投資縱深化及企業競爭復雜化的估計不足。
6.公司小皇帝心態。
人人三呼萬歲,事事溜須拍馬,恭順者提拔,意見者遭殃,“我的地盤我作主”。
與此對應的是,公司內部泛官僚化。
企業內從老板到管理者,每一個人都像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干部,講究程序、等級,習慣擺譜、弄權。
此類現象嚴重的企業多半服務心態缺乏,學習能力欠缺,僵化保守,忙而效率低下。
7.擦邊球情結。
總是在法律允許和禁止的邊緣徘徊,總是希望利用政策的漏洞漁利。
這些歷史上打慣了擦邊球的人們,在不用擦邊更有勝算的新規則里,反而顯得茫然失措,舉手投足連連丟分。
8.強烈的政治情節。
提到政治就興奮,靠近政治就愉悅,企業里面玩政治,人生目標搞政治;經商只是為當官做準備——屬中國傳統價值觀“當官才能光宗耀祖”的新時代折射。
然而經驗證明,政治是把雙刃劍,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可以懂政治、學政治,但不可玩政治。
9.提著褲子找廁所。
做企業沒有預見性,事到臨頭才忙找對策。
具體表現在:不儲備人才,不建立良好和諧的公共關系,不開發換代產品,不準備足夠的現金流等。
10.大企業形態小企業心態。
規模已經夠大,心態依然很小:沒有戰略,缺乏人才,對員工能省則省,科研費用能推就推。
本來已有大資本,偏偏又是土財主。
因為來不及知道怎么做大企業,于是往往在堂皇外表下面露出留著泥巴的腳。
一旦有風吹草動,那顆小小的心臟就會被龐大的身軀累死。
11.營銷唯一癥。
企業的生死成敗、資源重心,全壓在市場營銷一個環節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經驗證明,這類企業即便超速成長也多如“塑料大棚”,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風光三年以上者寥寥無幾。
12.企業浮夸風。
浮夸風害死人,國家如此,企業也如此。
很多企業家喜歡到處吹牛,一些所謂的企業家高峰論壇往往成了數字吹噓論壇。
同時,四處招兵買馬,動輒搞跨越式發展,超常規躍進,幾年之內要進入世界500強行列。
久而久之,形勢一片大好,老子天下第一,精神面貌飽滿,從上到下陷入自我吹噓自我滿足的陷阱。
13. 不能戰術、戰術兩條腿走路。
如果強于戰術弱于戰略,那么創業者的才華,幾乎都表現在挽救一個錯誤的戰略計劃上了。
強于戰略弱于戰術。
通俗地說,是想象力很夠,行動力不夠。
當然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是,一個偉大的構想總是因為執行不到位而夭折。
14.運動式管理。
一種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管理。
比如紀律不嚴明了,質量下滑了,營銷不得力了,總是靠發動一場企業內部運動來突擊解決。
企業老板成消防隊員,隨時撲向失火的角落。
最大的好處在于立竿見影;最大的壞處在于擾亂了企業經營的正常軌跡,透支了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
15.外行管死內行。
企業雪球越滾越大,公司開始分隔為越來越多的精細領域,而每一個領域都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去加以管理。
此時,創業者已經從原來的內行變成外行,但他仍然保持著內行的心態,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管理企業。
很多時候,企業活力就這樣慢慢窒息。
16.習慣性擺闊。
前些年脖子上的金項鏈一個賽一個的粗,這些年屁股下的坐駕一個賽一個的牛;動輒“周末去巴黎購物”,聚會永遠聊高爾夫球場見聞……殊不知,面子害人,刻意要面子害死人:太工于擺闊的心計,往往讓經營瞻前顧后;太重于擺闊的場面,往往讓人生如履薄冰。
17.朋友式管理。
在不少企業中,很多中干甚至高管都是和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礙于情面,老板不好將朋友和下屬兩種角色截然分開。
最后導致老板沒有權威,管理層相互較勁,員工無所適從,企業一片混亂。
18.碰壁拐彎習慣化。
一遇到困難,不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而是馬上停止投資,調轉方向另尋出路。
這類投資者就像含羞草,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縮成一團。
這種看似謹慎的做法,往往卻因不善于堅持而錯過了真正的商業機會。
19.聽喜不聽憂。
只喜歡聽員工匯報公司的正面消息,而不愿意聽公司的負面情況。
這是一種微妙的心理,一方面老板不愿意也不相信自己的企業會運作不佳,另一方面又害怕真的出事。
最終的結果是人人報喜不報憂,中干會上歌舞升平,企業根基漸漸糜爛。
20.權力控制欲。
極盡政治家才能,牢控企業每一個角落的權力不被流失——每一分錢的開支、每一個人的進出、每單生意的決策、每場會議的主持……此類習慣對小老板而言是美德,對大老板而言則是危機和病態。
下一篇:羅永浩、周鴻祎告訴你如何將影響力變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業者吶喊:孵化器不是動物園,創業者不是小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