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采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銷率估值法、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采用折現方法,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等。
一、企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估值模式1. 重資產型企業(如傳統制造業),以凈資產估值方式為主,盈利估值方式為輔。
2. 輕資產型企業(如服務業),以盈利估值方式為主,凈資產估值方式為輔。
3. 互聯網企業,以用戶數、點擊數和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以市銷率為主。
4. 新興行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以市銷率為主。
二、市值與企業價值無論使用哪一種估值方法,市值都是一種最有效的參照物。
①市值的意義不等同于股價市值=股價×總股份數市值被看做是市場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認可,側重于相對的“量級”而非絕對值的高低。
國際市場上通常以100億美元市值作為優秀的成熟大型企業的量級標準,500億美元市值則是一個國際化超大型企業的量級標準,而千億市值則象征著企業至高無上的地位。
市值的意義在于量級比較,而非絕對值。
②市值比較既然市值體現的是企業的量級,那么同類企業的量級對比就非常具有市場意義。
常見的市值比較參照物:同股同權的跨市場比價,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場上的市值比較。
如:AH股比價。
同類企業市值比價,主營業務基本相同的企業比較。
如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比較。
相似業務企業市值比價,主營業務有部分相同,須將業務拆分后做同類比較。
如上海家化與聯合利華比較。
③企業價值企業價值=市值+凈負債EV的絕對值參考意義不大,它通常與盈利指標組合,用來反映企業盈利、凈負債與市值之間的關系。
如:EBITDA/EV指標用來比較相近企業價值的企業的獲利能力。
三、估值方法①市值/凈資產(P/B),市凈率考察凈資產必須明確有無重大進出報表的項目。
凈資產要做剔除處理,以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性資產結構。
市凈率要在比較中才有意義,絕對值無意義。
找出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的歷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檔市凈率區間。
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個完整經濟周期。
若是新上市企業,必須有至少3年的交易歷史。
找出同行業具有較長交易歷史的企業做對比,明確三檔市凈率區間②市值/凈利潤(P/E),市盈率考察凈利潤必須明確有無重大進出報表的項目。
凈利潤要做剔除處理,以反映企業真實的凈利潤。
市盈率要在比較中才有意義,絕對值無意義。
找出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的歷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檔市盈率區間。
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個完整經濟周期。
若是新上市企業,必須有至少3年的交易歷史。
找出同行業具有較長交易歷史的企業做對比,明確三檔市盈率區間③市值/銷售額(P/S),市銷率銷售額須明確其主營構成,有無重大進出報表的項目。
找出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的歷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檔市銷率區間。
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個完整經濟周期。
若是新上市企業,必須有至少3年的交易歷史。
找出同行業具有較長交易歷史的企業做對比,明確三檔市銷率區間。
④PEG,反映市盈率與凈利潤增長率間的比值關系PEG=市盈率/凈利潤增長率通常認為,該比值=1表示估值合理,比值>1則說明高估,比值<1說明低估。
這種方法在投資實踐中僅作為市盈率的輔助指標,實戰意義不大。
⑤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長股估值公式價值=年收益×(8.5+預期年增長率×2)公式中的年收益為最近一年的收益,可以用每股收益TTM(最近十二個月的收益)代替,預期年增長率為未來3年的增長率。
假設,某企業每股收益TTM為0.3,預期未來三年的增長率為15%,則公司股價=0.3*(8.5+15*2)=11.55元。
該公式具有比較強的實戰價值,計算結果須與其他估值指標結合,不可單獨使用。
以上方式均不可單獨使用,至少應配合兩種聯合研判,其絕對值亦沒有實戰意義。
估值的重點是比較,尤其是相似企業的比較,跨行業亦沒有意義。
下一篇:華大回應熱點問題 華大基因最近到底怎么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蘋果第三財季業績發布 凈利潤同比降13%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