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漫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主播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亚洲_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業資訊 > 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拆穿銀行理財不為人知的隱性暴利

分類: 投資理財 創業詞典 編輯 : 創業知識 發布 : 10-20

閱讀 :581

理財產品的投資管理費究竟收多少?精于計算的銀行大多交出的是一份“糊涂賬”,多數投資者不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實際取得了多少投資收益,更不知道自己究竟為理財產品繳納了多少手續費。

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走低,部分銀行的投資管理費卻并未相應“瘦身”——某城商行一款9月11日剛剛到期的理財產品的兌付公告顯示,客戶實際收益與銀行收費的比值約為3.03:1,也就是說,在產品的投資總收益中,銀行無需占用資金、更無需承擔風險,卻抽走了近四分之一的收益。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走低對于投資者來說,在重要時點購買理財產品收益率高的“小竅門”漸漸失效。

春節后至今,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高點僅在5月底6月初之際有所反彈,其余時間呈現出穩中有跌的態勢。

下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維持在5%上下。

而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發布的《中國銀行[-0.74% 資金 研報]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理財產品(不含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為投資者實現收益約2561.30億元,加權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5.20%。

據分析,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保持向下運行的步調。

部分產品管理費利潤率驚人“銀行不缺錢,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在這種背景下,部分銀行還截留高額投資管理費就令人不解了”,投資者劉女士吐槽。

劉女士所吐槽的產品是西南部地區某城商行發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該產品已經于9月上旬到期。

兌付公告顯示,產品發行額度為3億元,存續期為43天,共獲得投資收益259.86萬元。

其中,兌付給客戶的收益204.98萬元,客戶表面上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為5.8%,銀行收取托管費和投資管理費合計54.88萬元,按照3億元的發行額度計算,年化收益率為1.55%,客戶實際收益與銀行收益的比值約為3.74:1。

這并不是偶然的現象。

該行另一款9月11日剛剛到期的理財產品的兌付公告顯示,客戶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為5.75%,獲得的投資收益為56.71萬元,而銀行收取的費用合計為18.74萬元,折合年化收益率高達1.9%,客戶實際收益與銀行收益的比值約為3.03:1。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劉女士購買的表面上收益率為5.8%的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恰逢中秋節之前,而銀行約定的兌付日期為“產品到期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由總行統一上賬”,也就是說,產品實際的到賬時間已經在中秋節之后,客戶的被動持有時間遠遠超過了43天,最長可能達到51天(考慮到不同投資者獲得兌付的時間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投資者實際的年化收益率甚至已經遠遠達不到5.8%,甚至可能達不到5%。

而銀行收取的投資管理費早已經落袋為安,并不會被兌付時間攤薄,因此客戶收益與銀行收費之間的比值還無形中被進一步拉低。

對于投資管理費,目前商業銀行的約定比較類似——“投資管理費的收取與理財資金的投資結果掛鉤,如果實際投資收益扣除其他各項費用后高于客戶可獲得的預期最高收益,則超出部分作為投資管理費,如果未能超過客戶可獲得的預期最高收益,則不收取投資管理費”。

這種看起來不一定能產生的管理費,一度并未引起投資者注意。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曾表示,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實際收益高于預期收益率的情況。

也正是受類似觀點誤導,投資者此前對于銀行的“霸王條款”多數情況下并未表示太多反感。

“其實大量的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都高于預期,但銀行輕易不會告訴客戶”,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部分管理費多數情況下是隱身存在的”。

上述城商行投資管理費高占比的情況雖然不一定在每家銀行的每個理財產品上發生,但是鑒于銀行理財產品現在客戶端和投資端的市場情況比較透明,同類型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投資業績差距不大,因此投資管理費“暴利”不太可能是個別銀行的偶發現象。

超額投資收益究竟應該屬于誰對于銀行收取投資管理費究竟是否“于法有據”,業界一直存在爭論。

從銀行的角度而言,“合同事先約定”無疑是其王牌的抗辯理由,從目前的實踐來看,監管部門對此也暫未表示異議。

“超預期收益變成銀行的投資管理費涉及兩個法律問題,其一是歸屬問題。

由于它是通過投資者資金的投資行為產生的,所有權其實應該屬于投資者,商業銀行目前是通過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改變了所有權;其二是信息披露問題,即便商業銀行在合同中約定了歸屬權的轉移,也應該事先明確告知投資者超預期收益可能有多少,投資者可以根據以往同類產品的超預期收益情況判斷是否接受銀行變更所有權的約定”,法律界人士示。

“銀行即使要收取投資管理費,也不應該收那么高,畢竟合同同樣約定了我們投資者承擔本金和收益全部損失的風險,而銀行幾乎是無風險套利,在最壞的情況下銀行還能夠收取銷售費用。

按照風險與收益對等原則,銀行應該將絕大多數的投資收益返還給投資者,留下與其風險對等的很小部分作為業績獎勵就應該可以了,而不是現在是‘3:1’左右”,投資者劉女士的觀點顯然兼顧了效率與公平。

10-20

下一篇:五一理財購買貨基要提前 提前關注節前理財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大高危理財產品半年涉資45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澄江县| 罗甸县| 蒲江县| 汝南县| 阿拉尔市| 堆龙德庆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建阳市| 谷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葫芦岛市| 承德县| 团风县| 谢通门县| 乌兰县| 麻江县| 平阴县| 合水县| 通州市| 衡阳县| 兴城市| 隆昌县| 灵石县| 万全县| 龙岩市| 谷城县| 邯郸县| 秦安县| 隆德县| 东方市| 湖口县| 漠河县| 兰州市| 体育| 富源县| 九龙县| 青河县| 竹山县| 广水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