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如今,到處可見某集團收購or控股某農業企業,某某養豬,某某種大米……電商如何涉足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應該如何在電商競爭中轉型?今天,B座12樓將從歸嶺茶業的創始人葉金章的創業經歷說起,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作為一個自稱要做“F2C”,即Farmer/Factory到Customer的企業,葉兄第一產業涉足電商領域有著頗為大膽的嘗試和理解。
他認為中國農業既不應該“做有錢人的二奶”,也不能堅守成為“幼稚的村姑”,而應有志于回歸農業的本質,認認真真的向現代化轉型。
而他的任務,則是做好農戶與客戶的直接對接,細化行業標準,把控產品品質,為中國茶葉品質達到世界級水平做出自己一點的努力。
我們足足倒了三次公交和地鐵,步行了很遠才來到這個偏僻的濱江小樓。
葉先生一見到我們就露出了他標志性得得憨笑:對不起,我的車在武夷山,沒有辦法去接你們。
他離職創業的時候,為了省掉一年兩三萬的養車費用,開始改用步行上下班,后來原單位的同事湊份子錢給他買了輛自行車。
遠遠望去,談笑間,他似乎有一絲儒將的風范;定睛一瞧,光頭之外,實在貌不驚人。
他是一個祖祖輩輩做茶葉、賣茶葉人家的兒子,也是一個女兒才五歲的年輕父親。
很難想象,在波瀾不驚的外表之下,他其實一直都像汪峰的“勇敢的心”里唱的那樣:在布滿力量的大地上帶著痛狂奔!虧了嗎?歸零,重新開始“有一次本科同學打電話來,很生氣地質問我:‘你怎么淪落到這種地步?居然親自做推銷員,賣茶葉!’”營銷科班出身,浙大MBA,多年電商職業經理人。
創業開始,全部“歸零”。
那為什么還要創業呢?因為他看到了兩個讓他熱血沸騰的案例。
一個是T-vana,一個美國老夫婦從東方旅行歸來后創立的風靡世界的茶品牌。
中國最好的茶居然被冠上外國的名字,他感到不值。
二是立頓,把茶葉這種非標品做成了工業化、可大規模生產的標品,而實際上用的都是低端的茶源。
這時候,他說“中國并不需要再多一家茶企業,但是中國缺少有責任感的能夠打造出世界級品牌的茶企業。
”他知道其中的競爭,也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電商將顛覆所有的行業,但是目前受影響和顛覆最小的是第一產業,農業。
”于是他放下電商高管的身份,回到童年時的深山茶園和老家的茶廠,一家家拜訪茶農,關注起了農業的現代化轉型。
經常奔走于山野和城市,他已經不太像那個浙大MBA的風流君子,更像是一個篳路藍縷的實業家了。
為了說服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輩的同意,他花了不少心思。
但是最難過的一關是自己。
他為自己的品牌取名“歸嶺”,就是歸零——回歸心中的故鄉,回歸最初的正念,堅信自己播種正因,傳遞正果。
“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機會實現轉型了——跳出以前的生活框架,從零開始新的探索。
我就是這么跟他們說的。
”可以預知的艱辛,追求臨界1%的完美“轉型,第一個改變的,就是我不能再按時上下班、要能夠接受工作與生活界限模糊了。
”100平米不到的辦公空間里堆滿了貨物;選址偏遠,設施不全,地板有十幾種花色的木材邊角料;五個人的團隊,每個人身兼數職——這是可以預知的創業的節儉和艱辛。
“能夠為自己的興趣和理想而戰,我們都將沒有日夜,沒有假日,不辭辛勞,這就是完美人生。
”他每天花8個小時和團隊一起做好分內工作,再額外花8個小時來追求那1%的完美。
他堅信,“這1%才是我們的價值”,那一份藝術性和建設性的堅持。
于是,每天晚上十點之前從沒有回過家,這是創業以來每一天他的生活。
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只能第二天早上才能見到自己剛五歲的女兒——一次送她上學,她說“爸爸再見!”回頭轉身又補了一句“爸爸明天見!”頓時令他心如刀割,決心晚上早點回家。
但是……歸嶺團隊和文化,一群不要命的打拼者“如果團隊在成長,那沒你消耗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積蓄能量;如果團隊不不進步,那你投資每一分錢都是在消耗生命。
”每當提到有一個員工剛剛加入的時候對紅茶不屑一顧,到如今成了紅茶的品鑒高手,他就會十分欣慰地露出他特有的憨憨笑容。
曾有一段時間,他連續幾天下令團隊每天必須晚上七點之前下班,但是沒有人停下來。
這是一種鞭策和感動他的力量。
大家每天在公司吃兩頓飯,一張大桌子上,叫五份米飯、幾個菜,所有人一起分享。
這讓見慣了一人一份外賣、各自對著電腦吃的我十分感慨。
另一方面,他堅信“溺愛是對孩子最殘忍的虐待,‘和諧’是團隊最殘忍的團體性自殺。
”于是激烈的討論與磨合中,這個團隊成長的速度驚人。
旗艦店正式在天貓上線之前,他已經被提前下單的朋友們催了一個多星期。
他愿意為了一單差評而親自登門道歉,他希望為一個魚龍混雜的行業建立標準。
他最好的茶也沒有標過“特級”,老老實實的寫“一級”。
時至今日,他的店鋪三個動態評分均比同行高出80%上下,在“紅茶”搜索中排在第一頁,而卻從來沒有購買過流量。
行商者思歸的初心——專注,戒貪,精益“孟子曰:‘人有無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不為為戒,而后定,而后慧。
”這句話曾經出現在他的人生信條之中。
他只做武夷茶里最高檔的無添加茶,這是一個非常細分的產品領域,一次有志于“小而美”的精益創業。
而這,也和我們之前文章中提倡的“專注”不謀而合。
他不想鋪攤子。
“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戒除自己的貪念。
”在這一個非標準化的行業里,如果盲目做大,就會失去對品質的控制,就會偏離自己的品牌定位。
但是在這個行業里,處處皆是“做大”的誘惑。
做大很容易,做小很難。
盲目做大因為貪婪,不敢做小是因為恐懼。
所以,他需要“一邊追求完美,一邊忍耐寂寞,方可變廢為寶,成為不朽的傳奇。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放棄了50萬年薪創業時,他已經吃齋一百余天,改變了三個十二年的生活習慣。
世界級的中國茶品牌,這條路上,他走的很慢,卻已經打算好走三十年。
創業,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場修行。
“歸零,才可以包容萬物;歸零,才可以重新出發。
”這是他自己切切追尋的,也是他向所有行商者呼求的:思歸的初心。
電商+農業的創業機會廣大,理想的形式有很多,葉兄只正在嘗試著自己的一種探索,前面的路,自己也說不來。
在農業現代化轉型的歷史契機之下,電商同仁們如果能夠擔當大任、敢于突破,又能篳路藍縷、忍受寂寞,相信必能有一番作為。
下一篇: 錘子手機被迫更換代工廠 產量不足良品率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唯品會何以“獨善其身” 成“電商第一妖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