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詞典網 創業知識學習分享
有些事隆重地開幕,結果卻是一場鬧?。挥行┦麻_場時是喜劇,結果卻變成了悲劇。
一幕幕開場的鑼鼓,一曲曲落幕的悲歌,如今都已隨風而去,唯有那輕輕的一聲嘆息依然留在王慶坨那些自行車廠商老板們的心里!如今,圖窮匕見,隨著資本收縮,政策收緊,行業加速洗牌、市場猶如大浪淘沙,產業鏈生銹...這一切,給王慶坨自行車廠商的老板們上了一堂刻骨銘心的課。
寒蟬凄切10月16日,獵云網記者輾轉來到了位于天津西北方向武清區面積僅有54平方公里的小鎮——王慶坨。
據悉,2013年9月,王慶坨鎮被中國自行車協會授予“中國自行車產業基地”的稱號,但它的產業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初。
改革開放后,王慶坨抓住機遇,一批從國營自行車大廠出來的技術員選擇到王慶坨創業,自己組裝制造自行車開辦自行車工廠吸,很快淘到了第一桶金,也引了數以千計的外來務工人員,這些工廠相互合作,彼此依存,形成了一個閉環的自行車業生態圈,也為王慶坨成為中國自行車產業基地打下基礎。
據《天津日報》報道,2015年王慶坨全鎮自行車及相關行業實現產值39.2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
2015年全年自行車產量1300多萬輛,占天津自行車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國自行車總產量的10%以上。
驟雨初歇記者從車輛川流不息的津霸公路向北沿著王慶坨鎮的一條主干街道走,兩旁除了一家中型超市開著門,縱深坐落在兩旁的工廠顯得格外安靜,整條街都見不到一個人,有一種肅殺的氣氛。
現在,王慶坨鎮的人“談車色變”。
“哎,王慶坨這些人啊,成也單車,敗也單車“,47歲的出租車司機馬凱忠操著一口俏皮的天津話告訴獵云網記者。
一年前的今天,共享單車的訂單量如同雪花一般地海量飛向王慶坨,鎮上的自行車廠商“接單接到手軟” 自行車的需求量迅速增長,讓一度慘淡的自行車市場重燃生機,王慶坨鎮的自行車生產商老板們拿著甲方十幾萬以至幾十萬的大額訂單樂得合不攏嘴。
一年后的今天,王慶坨鎮的自行車生產商老板們,手中依然拿著甲方的訂單,卻愁得一聲嘆息。
“被坑慘了”“共享單車就是騙子”“不敢再碰共享單車”,這些感嘆紛紛出自王慶坨鎮自行車廠商之口,市場和現實的沖擊充滿了讓他們無奈。
有人形容共享單車的訂單如一劑春藥,讓自行車產業這個遲暮的老人,又重新煥發生機,然而,春藥終究是春藥,藥效一過,結果可想而知。
暮靄沉沉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共享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國內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約1600萬輛;而據王慶坨鎮官方網站數據統計,2015年王慶坨全鎮自行車年產量1300多萬輛,產量占全國自行車產量的10%以上。
一方面是行業內部的分化開始越發激烈。
單車過量投放嚴重擠壓了王慶坨鎮自行車廠商們原有的生意,讓整個共享單車行業一步步走向了血海。
6月,重慶悟空單車、3Vbike等小型共享單車公司宣布倒閉;7月,南京町町單車傳出跑路,車還在,老板和用戶的押金不見了;8月,北京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先后傳出押金難退的問題,9月28日,北京酷騎單車因押金風波CEO高唯偉被罷免,即將被收購。
10月21日,北京小鹿單車宣布在北京停止運營。
另一方面是地方監管政策的收緊。
今年3月,中央環保監督小組的治污政策以及天津各級政府實施“散亂污”企業整治取締的舉措,又給了王慶坨鎮的自行車生產企業、零配件廠商、小作坊沉重一擊。
據媒體報道,王慶坨已有15家電泳、氧化、烤漆企業完成“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理原料、清理產品、清理設備),18家企業完成原料清運,16家企業完成產品清運,19家企業設備均正在清拆中。
8月以來,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南京等眾多一二線城市宣布禁止繼續投放共享單車,市場“上已封頂”的效應也在王慶坨鎮及其周邊企業迅速擴散。
這一輪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擠壓,導致一半左右的企業已經關閉停產或等待通知。
據央視財經報道,今年五六月份至今,不少自行車生產廠商接到的共享單車訂單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共享單車企業不讓發貨、拖欠尾款,有些訂單被突然暫停。
鎮上的自行車工廠人士也坦言,有公司熬不到收貨就倒閉了。
從5月以來共享單車的訂單減少,甚至不少工廠被拖欠貨款,金額從10多萬到200萬元不等。
“共享單車坑了不少人”,王慶坨鎮一家單車工廠人士大吐苦水。
貨還沒發,那邊公司就跑路了,而這些代工廠大多數都是預付款的方式,企業先支付30%左右的預付款給工廠,在完成生產后,再付尾款,而如今公司跑路,很多代工廠的尾款收不回來,虧損幾十、上百萬在行業里是很普遍的事情。
如今共享單車停止市場投放,這些代工廠都將面臨停工停產的尷尬境地,然而,隨著自行車廠的減產、停工和關閉,也導致大量員工的下崗、轉行或離開。
對長亭晚為了一探究竟,獵云網來到鎮政府旁邊的米格自行車廠,剛走近大門口時,顯得格外安靜,從廠內時不時傳來機器的噪音。
在門衛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米格二樓辦公室,發現辦公室外面大約有100平米的展廳內,停放了數十部電動車,只有零星的幾輛自行車。
米格工作人員告訴獵云網:“共享單車把我們的生意沖淡了好多,生意挺不好做,我們現在只做電動車,出口海外印尼市場”。
記者提起外面停放的小黃車時,米格負責人從辦公室走出來補充說道:“以前在王慶坨有人給小黃車坐配件,現在都不做了,你們到前面再看看吧。
”從米格二樓下來,記者來到一樓生產車間,兩名員正工正在那里閑聊,四周堆滿鐵架子與大量零配件,記者查看發現,這些都是電動車的零配件,問及工作人員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做自行車時,他們回答是從今年3月份,業務轉型。
接著記者走訪了米格附近的天津洛達自行車廠,記者還沒走進大門,就聽見洛達自行車廠工人們忙碌的聲音和機器的噪名聲,沿著工廠大門往里走,四周堆滿了自行車零配件:單車支架、輪胎、前叉……和來來往往搬運自行車的工人。
很快記者看到了洛達自行車生產車間,這是一條流水線,工人們正在嫻熟的圍繞流水線安裝自行車每一個部位的配件,廠房里噪音很大,他們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每個人負責一道工序。
一輛自行車,經過十幾道工序,差不多十分鐘時間就能組裝完成。
“這些安裝好的自行車是客戶的加急訂單,不是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不好做”。
正在一旁給自行車安裝輪轂條的吳師傅笑著告訴獵云網。
吳師傅是地道的王慶坨人,今年57歲了,朝八晚五做了20多年的自行車,鑒別一個自行車的好壞,他有著自己的一些經驗看輪轂和軸承。
他現在做的活兒比較輕松,給自行車輪轂安裝輻條,這道工序機器仍然無法替代手工。
“一分鐘一個,按計件,一個輪子一塊三毛錢,月收入在7000元左右,提及當下的共享單車時,他停下來點上一支煙,揮著手笑著說:“做了半輩子自行車,共享單車真不好做,難就難在輪胎上,發泡胎不好整。
”獵云網了解到,吳師傅口中的“不好做”要從4個月前說起。
今年5月份,洛達接到了一批訂單:1500輛共享單車,每輛車單價是303,甲方預先交付了30%定金,剛發過去500輛自行車,地方監管就不讓投放了,剩下這1000輛自行車在洛達壓了倆月,后面的尾款至今未結清。
接單時開始眼睛一亮,接到手自己都傻了。
“都糟蹋了好東西啦”。
洛達負責人老馬提起這件事,氣得直拍腿,已經無法接受,他的公司不大,承擔不了任何風險,目前的利潤已經降到了最低,他現在的想法是“給錢就做,沒錢別扯談。
”對于共享單車這個行業,老馬有著自己的看法“說白了做這個生意的,有的是正兒八經的做,但大部分都是以套現為主,我今年做了幾單, 800輛車投放7天,上來200多萬,他們并不在乎車子的質量好壞。
以一開始就在尋求代工廠的ofo為例,雖然在公開表述中,ofo多次宣傳其合作伙伴為飛鴿、鳳凰等大廠,但自發展之初,ofo的供應商一直很雜,供應商體系中至今還存在著一些年產能只有數萬的小廠。
這其中的問題在于,各個代工廠之間的生產線質量并不一致。
據騰訊科技報道,由于短時間內需求爆發,天津的多家工廠幾乎同時收到了某單車企業的訂單;由于需求迫切,加之初入行的共享單車廠商缺乏經驗,多家工廠產出的單車不僅質量參差不齊。
共享單車都是大同小異,材料完全一樣,價格比大廠便宜一大截。
老馬向記者算了筆賬:如果用打氣胎,損耗率高,一個人維護500輛車打氣,500輛車一年六七萬夠了;如果采用發泡胎,他的壽命在一年左右,最值錢的就是車輪轂,一個車輪轂價值80到100元左右,外加上車架,鎖都與普通自都是采用特制材料,“即使這樣還老是被損壞”,老丁無奈的說。
記者發現,在洛達自行車廠廠房里,推積了不少五顏六色的自行車,十幾個人正在圍著一條組裝線生產。
這家工廠同時還為一家叫做“公共小黃車”的單車公司供貨,但他也并不看好共享單車,“都糟蹋了好東西了。
”在這個4萬人口的小鎮上,有兩萬多是自行車從業者,但自有知名品牌甚少。
這里曾被譽為共享單車主戰場,但從實際情況看,只有相對較大的車廠才是贏家,留給小廠的,多是車廠分發下來的二手單甚至三手單。
情緒激動的老馬還向獵云網透露了在王慶坨共享單車企業下訂單時的交易內幕:吃回扣。
“我們這“騎驢”的太多了,(獵云注:騎驢為當地方言,對委托人的欺騙,一般指騙取一定的財物,同時被欺騙的人也被稱為“被騎驢”)層層盤剝,真正能直接給共享單車企業對接做共享單車的不多,這些騎驢的都是大部分在自行車配置上和發貨前做手腳,比如應該裝800輛,騎驢者會偷偷摸摸糊弄司機裝700輛“。
面對騎驢者的“剝削”,老馬忍氣吞聲,畢竟“薄利多銷。
”“我從不給OFO做,那都是“騎驢”的單子,都是中介爺,中介為了從中賺錢要求供應商降低配置,不讓供應商與訂單企業接觸。
“據了解,共享單車企業給“騎驢者“15%提成,“騎驢者”給供應商12%。
“可是甲方接著后,發現東西不行,中介還會找供應商,這種單子風險性很大,很多場子吃的虧太多了,人性太壞了,”老馬說道。
“一輛車300,輪子、架子就占190,這兩樣零售批發都沒人要啊,所以我們的風險系數太高了對方在給了30%的定金之后,扔下了已經造出來的車,再也聯系不上。
”老馬告訴獵云網,在過去的半年中,受共享單車的影響,自行車零配件的成本大概上漲了30%左右,受益最多的是自行車零配件的供應商。
有的還沒發貨,企業卻倒閉了;有的造好了車,企業卻不要了。
老馬6月份的1500輛單車訂單,至今還有1000輛全部放在了洛達自行車廠的在二樓,老丁接下來把客戶單子和出口單子忙完,就著手處理。
一塹一智共享單車的拖欠付款糾紛讓王慶坨鎮的商人變得更加謹慎小心。
獵云網了解到,王慶坨鎮上有企業一次性接下20萬個共享單車的車座訂單,風風火火馬不停蹄地加班生產,但后來該品牌單車升級換代,這些車座不再適應新的型號,至今70%的尾款還未結算,損失高達幾十萬元。
美邦自行車公司負責人向獵云網透露,此前美邦接到小藍單車做40萬訂單,面對近期單車行業不斷倒閉和跑路的現象和一些自行車廠因甲方欠款倒閉,美邦開始謹慎起來,吃一塹長一智,因此他更改了條款,凡是共享單車企業要求造車,訂單不再是交付30%定金,而是,你給我多少錢,我給你做多少車據當地多名從業者證實,因共享單車有相應標準,想拿到兩者訂單的車廠必須具備一定規模和技術實力。
摩拜單車曾在王慶坨鎮訂購車架,ofo小黃車訂購前叉、車架和組裝等。
即便如此,這些車廠也只是承接了總量中相對較少的一部分,“當時那些較大的車廠實行三班倒,也接過百萬訂單,但忙不過來,做起來費勁,所以有時會分給小廠”。
雷格薩斯是王慶坨鎮的一家整車生產企業,公司正在加班加點趕做一批單車, “我們簽了2000輛的訂單,需要在3個內生產完成。
目前,一條生產線一天可以生產100臺,過些日子準備再追加一條生產線,主要做一拼來自香港的共享單車訂單,即將投放到香港市場的。
”雷格薩斯負責人梵經理說。
雷格薩斯接這下這個訂單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負責人梵經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自行車行家,梵經理是西安人,來天津之前他曾在深圳一家自行車公司做管理,具有豐富的海外市場經營,2013年來到天津王慶坨鎮,創辦雷格薩斯,主要聚焦兩塊業務,海外市場和高端自行車定制。
雷格薩斯也生產一些小品牌的共享單車,主要用于投放旅游景區,僅有的兩條生產線,有一條專門用于生產共享單車。
“一天大約也有幾百輛。
”2016年11月,共享經濟大潮來襲,催生了一大批共享單車創業公司,梵經理接到了來自OFO的訂單,第一次嘗到甜到后,陸陸續續接到很多單車訂單,“業務一上來,最缺乏的就是人手”,開始擴張布局,增加了兩條生產線,短短半年時間,雷格薩斯自行車廠效益大增。
梵經理告訴記者,他與OFO的幾次合作后,OFO看重了他的管理能力和背景,幾次拋出橄欖枝,讓他加入OFO,梵經理都委婉拒絕了。
但在王慶坨鎮,像雷格薩斯這樣接了下共享單車訂單的企業并不算多,與天津其他車企動輒一年數百萬輛甚至上千萬輛的訂單比起來,也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共享單車企業亂象橫生,再給用戶帶來1公里騎行的方便的同時,更多的是單車的亂停亂放,給交通和城市面貌帶來了不便,各地政策開始收緊。
雷格薩斯負責人梵經理告訴獵云網,由于全國查環保的原因,自行車的零配件和烤漆工藝很受影響,因此上游供給不上來,下游自然也就斷了糧。
由于共享單車的訂單大,許多工廠專注于生產共享單車,而減少了其他單量。
“我們隔壁的一家,為了承接幾萬單利潤更高的共享單車,停掉了原先所有的生產線,并重新購買了設備、租用廠房、擴招工人,一下投資了幾百萬,這個數字可能是該廠一到兩年的全額收入。
“雷格薩斯負責人梵經理說道。
梵經理最后向獵云網表示,今年已經有幾十萬輛的海外高端自行車訂單,車間里有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這筆訂單,要不是因為擴建車間有了更多產能,他也不會接共享單車的訂單,共享單車與國內銷售的普通自行車相比價格比較高,目前最便宜的車子出廠價也在300元左右,但與外海訂單相比,共享單車訂單的利潤就沒什么優勢了。
圖窮匕見隨著共享單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單車的毀壞數量也逐漸增多。
下午五時左右,記者來到距離王慶坨鎮5公里處的一家自行車廠,工廠門口堆積了大量不同程度報廢的小黃車,期間還有人員不斷拉著單車過來,場面壯觀。
該廠負責人郝某告訴獵云網,這些車子都是他們從水溝里面打撈上來報廢自行車,并稱是受OFO總部委托修理,統一送歸公司。
問及修理費用,郝某向獵云網表示,加上打撈成本或者人力成本,維修成本是大約是400元左右,有的共享單車車轱轆被弄破了,僅僅把一輛共享單車從河溝里打撈起來,再修好,上好車轱轆、智能鎖、支架。
截至記者發稿前,記者致電ofo單車相關負責人求證是否委托王慶坨一些廠商維修單車,均無人回應。
正如文章開頭出租車司機師傅所說:成也單車,敗也單車;而今,對于王慶坨而言,共享單車給它帶來的只是一個“短暫的春天”,因此,所有戲劇般的宿命,都是為了迎接新生。
下一篇:共享充電寶遇洗牌 為啥那么多共享充電寶企業倒下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日本鋼鐵造假驚人 日本制造丑聞頻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